【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挑梁智能拆卸装置及其拆卸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平台拆除
,具体地涉及一种悬挑梁智能拆卸装置及其拆卸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和建筑业的高速发展,高层、小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作为施工作业的辅助工作平台,工程用脚手架在现代化建筑体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常采用悬挑的方式搭设脚手架,每6~8个楼层为一个悬挑层,它具有可容作业范围大、节省材料、造价低、防护可靠和搭设简单方便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悬挑脚手架普遍采用型钢作为支承,用以支撑建筑物外的脚手架,并将脚手架的载荷传递给建筑结构,型钢多为工字钢,此型钢即为悬挑梁。当施工工序结束,悬挑脚手架的拆除遵守“由上而下”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后拆横杆、立杆等,其中每段悬挑脚手架的悬挑梁及卸荷钢丝绳要待其上的脚手架全部拆完,方可进行拆除。按照国标规定,悬挑梁的锚固端长度应不小于伸出端长度的1.25倍,悬挑梁的锚固端处于主体建筑结构上,悬挑梁的伸出端用于支撑脚手架。在工程应用中,高层施工用悬挑脚手架分段搭设。高层位置的悬挑梁拆除时,塔吊往往尚未拆除,悬挑梁的拆除可以由塔吊作业的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挑梁智能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平台、第二工作平台、第一升降机、第二升降机与移动平台,所述第一工作平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机的顶部,所述第一升降机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平台,所述第二工作平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机的顶部,所述第二升降机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平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挑梁智能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平台、第二工作平台、第一升降机、第二升降机与移动平台,所述第一工作平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机的顶部,所述第一升降机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平台,所述第二工作平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机的顶部,所述第二升降机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平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梁智能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平台包括夹持传送机构、第一滚柱与第一支撑平台,两个所述夹持传送机构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的两侧,复数个所述第一滚柱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机的顶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挑梁智能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传送机构包括夹紧块、液压油缸、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第四支杆与基座,所述第一支杆的头端与所述夹紧块铰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头端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第一支杆的尾端、所述第二支杆的尾端均与所述液压油缸的伸缩端铰接,所述第三支杆的头端与所述夹紧块铰接,所述第四支杆的头端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第三支杆的尾端、所述第四支杆的尾端均与所述液压油缸的固定端铰接,所述基座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梁智能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平台包括第二支撑平台与第二滚柱,复数个所述第二滚柱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平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机的顶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挑梁智能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搭载平台、横向导轨与纵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搭载平台的上端,所述移动平台的下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横向导轨,所述纵向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平台的上端,所述第一升降机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升降机的底部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纵向导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悬挑梁智能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反馈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绍鹏,杨润洁,黄尚敏,黄诗琨,张世忠,孔类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