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孔铝板与聚碳酸酯板的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97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6:33
一种穿孔铝板与聚碳酸酯板的复合结构,包括穿孔铝板,穿孔铝板上设置有镂空的图案,穿孔铝板上种钉有多个螺柱,穿孔铝板的螺柱一侧设置聚碳酸酯板,聚碳酸酯板上设置上、中、下三排孔,穿孔铝板包括上中下三排螺柱,聚碳酸酯板的上排孔和下排孔的孔径大于螺柱的直径,聚碳酸酯板的中排孔包括两侧的腰型孔和正中心的定位孔,定位孔的孔径与螺柱的直径相同,穿孔铝板和聚碳酸酯板贴合后,穿孔铝板的四边都设置折边,聚碳酸酯板和折边通过角铝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既能满足建筑师的穿孔铝板效果要求,又能起到防水功能及灯光透射要求的工艺,复合板组装简单,且安装工艺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孔铝板与聚碳酸酯板的复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幕墙装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孔铝板与聚碳酸酯板的复合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穿孔铝板幕墙一般应用于装饰外墙中,建筑师利用对穿孔板的穿孔率及图案控制来达到效果要求,这种方式连接形式比较简便,是穿孔铝板构造的首选,但现今随着建筑师对幕墙形式的高要求,异型轮廓的穿孔铝板造型应用也越来越多,建筑师要求采用穿孔铝板来满足建筑效果,但在实际使用功能上来讲还应满足防水及灯光透射要求,显然仅采用穿孔铝板是无法满足要求的,现采用一种穿孔铝板+聚碳酸酯板复合板构造,既能满足建筑师对效果的要求,又能实现防水功能及灯光透射要求,因聚碳酸酯板具有较高的透光率且能防水,复合板组装简便,且施工安装方法与传统做法无异,既能避免采用其他高成本材料,节约成本,而且对施工工艺要求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穿孔铝板与聚碳酸酯板的复合结构,既能满足建筑师的穿孔铝板效果要求,又能起到防水功能及灯光透射要求的工艺。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穿孔铝板与聚碳酸酯板的复合结构,包括穿孔铝板,所述的穿孔铝板上设置有镂空的图案,所述的穿孔铝板上种钉有多个螺柱,所述的穿孔铝板的螺柱一侧设置聚碳酸酯板,所述的聚碳酸酯板上设置上、中、下三排孔,所述的穿孔铝板包括上中下三排螺柱,所述的聚碳酸酯板的上排孔和下排孔的孔径大于螺柱的直径,所述的聚碳酸酯板的中排孔包括两侧的腰型孔和正中心的定位孔,定位孔的孔径与螺柱的直径相同,所述的腰型孔的宽度和长度都大于螺柱的直径,所述的穿孔铝板和聚碳酸酯板贴合后,在聚碳酸酯板开孔塞入螺柱后所有的上、中、下三排孔采用密封胶注满填实,所述的穿孔铝板的四边都设置折边,所述的聚碳酸酯板和折边通过角铝连接。采用一种3mm穿孔铝板+4mm聚碳酸酯板的复合板材料,两种材料正面紧密贴合,聚碳酸酯四周与穿孔铝板间隙宽度根据聚碳酸酯板温度变形值确定,并注满密封胶防水,板材间采用铝板加强筋固定,且四周采用铝合金角铝与铝板折边采用铆钉固定,聚碳酸酯板在铝板加强筋固定采用的种钉螺栓处应设置开孔,且开孔处同样需要注满密封胶,密封胶必须与聚碳酸酯板相容。作为优选,所述的聚碳酸酯板的上排孔和下排孔的孔径是螺柱的直径的两倍。作为优选,所述的聚碳酸酯板与穿孔铝板的折边间隙间注满密封胶。作为优选,所述的穿孔铝板和聚碳酸酯板贴合后,在上、中、下三排孔位置处设置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上开设有加工孔,所述的加工孔与螺柱通过螺栓拧合,所述的加强筋呈U形。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强筋的开口处设置铝合金扣盖。作为优选,所述的角铝的一端与折边通过铆钉固定,另一端通过螺柱和螺母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既能满足建筑师的穿孔铝板效果要求,又能起到防水功能及灯光透射要求的工艺,复合板组装简单,且安装工艺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4mm聚碳酸酯板加工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3mm穿孔铝板加工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穿孔铝板与聚碳酸酯板组装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3mm穿孔铝板与4mm聚碳酸酯板复合板连接固定构造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3mm穿孔铝板与4mm聚碳酸酯板复合板连接固定构造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1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2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穿孔铝板与聚碳酸酯板的复合结构,包括穿孔铝板2,所述的穿孔铝板2上设置有镂空的图案10,所述的穿孔铝板2上种钉有多个螺柱5,所述的穿孔铝板2的螺柱5一侧设置聚碳酸酯板1,所述的聚碳酸酯板1上设置上、中、下三排孔,所述的穿孔铝板2包括上中下三排螺柱5,所述的聚碳酸酯板1的上排孔和下排孔的孔径大于螺柱5的直径,所述的聚碳酸酯板1的中排孔包括两侧的腰型孔12和正中心的定位孔121,定位孔121的孔径与螺柱5的直径相同,所述的腰型孔12的宽度和长度都大于螺柱5的直径,所述的穿孔铝板2和聚碳酸酯板1贴合后,在聚碳酸酯板1开孔塞入螺柱5后所有的上、中、下三排孔采用密封胶4注满填实,所述的穿孔铝板2的四边都设置折边,所述的聚碳酸酯板1和折边通过角铝7连接,所述的聚碳酸酯板1的上排孔和下排孔的孔径是螺柱5的直径的两倍,所述的聚碳酸酯板1与穿孔铝板2的折边间隙间注满密封胶4,所述的穿孔铝板2和聚碳酸酯板1贴合后,在上、中、下三排孔位置处设置加强筋3,所述的加强筋3上开设有加工孔31,所述的加工孔与螺柱5通过螺栓拧合,所述的加强筋3呈U形,所述的加强筋3的开口处设置铝合金扣盖6,所述的角铝7的一端与折边通过铆钉固定,另一端通过螺柱5和螺母固定连接。如图1、图2、图3所示,根据设计要求规格尺寸准备3mm穿孔铝板2及4mm聚碳酸酯板1,3mm穿孔铝板2依据短边方向设置加强筋3的原则,按设计间距种钉螺柱5,以便固定聚碳酸酯板1及加强筋3,4mm聚碳酸酯板1在与螺柱5配合处应开孔,因此分为上、中、下三排孔,因聚碳酸酯板材料的特殊性,其膨胀系数较大,导致因温度变化值同样会越大,故对聚碳酸酯板1开孔的设计尤为重要,针对该问题,首先考虑在板块中间位置设置与种钉螺柱5直径相同的定位孔121,中间排其他孔设置长腰孔12便于聚碳酸酯板1因温度变形时可以向两边伸缩,上下两排孔均设置大于螺栓孔直径2倍的圆孔,以便满足聚碳酸酯板伸缩要求。安装过程中,首先将穿孔铝板及聚碳酸酯板密闭贴合,贴合后,在聚碳酸酯板1开孔塞入螺柱5后所有的上、中、下三排孔采用密封胶4注满填实,然后安装铝合金加强筋3,加强筋3的加工孔套入螺柱5,通过螺栓固定,在U形加强筋3的开口位置处设置铝合金扣盖6,铝合金扣盖6和加强筋卡扣连接,最后在聚碳酸酯板1的四周与铝板折边间隙间同样注满密封胶以达到防水要求,然后在折边处安装铝合金角铝7将两种板材固定住,角铝7的一端与折边通过铆钉固定,另一端通过螺柱5和螺母固定连接,此时两个板结合的复合板的组装便已完毕。复合板的固定连接构造同传统铝板构造无异,同样通过连接角铝9采用自攻螺钉连接到幕墙横龙骨91和幕墙竖龙骨92上,两个复合板之间设置泡沫垫条8,板缝间采用密封胶。此方案施工简便,安装工艺简单,不仅节约成本,也能加快施工进度。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孔铝板与聚碳酸酯板的复合结构,包括穿孔铝板(2),所述的穿孔铝板(2)上设置有镂空的图案(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孔铝板(2)上种钉有多个螺柱(5),所述的穿孔铝板(2)的螺柱(5)一侧设置聚碳酸酯板(1),所述的聚碳酸酯板(1)上设置上、中、下三排孔,所述的穿孔铝板(2)包括上中下三排螺柱(5),所述的聚碳酸酯板(1)的上排孔和下排孔的孔径大于螺柱(5)的直径,所述的聚碳酸酯板(1)的中排孔包括两侧的腰型孔(12)和正中心的定位孔(121),定位孔(121)的孔径与螺柱(5)的直径相同,所述的腰型孔(12)的宽度和长度都大于螺柱(5)的直径,所述的穿孔铝板(2)和聚碳酸酯板(1)贴合后,在聚碳酸酯板(1)开孔塞入螺柱(5)后所有的上、中、下三排孔采用密封胶(4)注满填实,所述的穿孔铝板(2)的四边都设置折边,所述的聚碳酸酯板(1)和折边通过角铝(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孔铝板与聚碳酸酯板的复合结构,包括穿孔铝板(2),所述的穿孔铝板(2)上设置有镂空的图案(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孔铝板(2)上种钉有多个螺柱(5),所述的穿孔铝板(2)的螺柱(5)一侧设置聚碳酸酯板(1),所述的聚碳酸酯板(1)上设置上、中、下三排孔,所述的穿孔铝板(2)包括上中下三排螺柱(5),所述的聚碳酸酯板(1)的上排孔和下排孔的孔径大于螺柱(5)的直径,所述的聚碳酸酯板(1)的中排孔包括两侧的腰型孔(12)和正中心的定位孔(121),定位孔(121)的孔径与螺柱(5)的直径相同,所述的腰型孔(12)的宽度和长度都大于螺柱(5)的直径,所述的穿孔铝板(2)和聚碳酸酯板(1)贴合后,在聚碳酸酯板(1)开孔塞入螺柱(5)后所有的上、中、下三排孔采用密封胶(4)注满填实,所述的穿孔铝板(2)的四边都设置折边,所述的聚碳酸酯板(1)和折边通过角铝(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增建易英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建工建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