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用阻尼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905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6:19
一种桥梁用阻尼支座,涉及一种桥梁支座。底座上表面设有滑槽且两端设有挡板,挡板开设有穿孔,挡板上端面凹设有安装槽,顶板滑动连接于滑槽中段,阻尼装置包括行星齿轮机构、阻尼外壳及丝杠杆,阻尼外壳与安装槽固定连接,行星齿轮机构同轴设置于阻尼外壳内,行星轮通过定位轴固定在阻尼外壳的两个圆板之间,齿圈与阻尼外壳的外环之间填充有粘滞液体,圆板内表面嵌入固定有密封圈,太阳轮的中心孔制为螺纹孔,圆板中心设有通孔,丝杠杆中段与螺纹孔螺纹配合,丝杠杆内侧端与顶板连接进行固定。具有极强的水平荷载的耗能能力,而且能够适应较大的水平位移,提高了结构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用阻尼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支座,尤其是一种桥梁用阻尼支座。
技术介绍
为避免地震灾害等外力对桥梁造成较大破坏,桥梁在建设时需要采取抗震措施,而传统依靠增强结构提高抗震能力的方式,经诸多事实证明难以起到较好的抗震作用,甚至会扩大地震效果,已经逐渐被淘汰,目前通常是在梁体与桥墩之间设置可耗能减震的阻尼支座,通过耗能减震技术降低地震力对结构的破坏。然而,现阶段桥梁
应用较为广泛的阻尼支座,对水平荷载的耗能能力较低,当水平位移较大时则会对阻尼支座造成严重破坏,使其能力失效。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水平荷载进行有效耗能,同时保证在较大水平位移条件下仍然有效的桥梁用阻尼支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梁用阻尼支座,它具有极强的水平荷载的耗能能力,而且能够适应较大的水平位移,提高了结构的有效性。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桥梁用阻尼支座,包括底座、顶板以及两个阻尼装置,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两端分别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板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穿孔,挡板上端面凹设有安装槽,所述顶板下方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中段,所述两个阻尼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用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顶板(2)以及两个阻尼装置,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有滑槽(1‑1),且所述滑槽(1‑1)两端分别设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板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穿孔(1‑3),挡板(1‑2)上端面凹设有安装槽(1‑4),所述顶板(2)下方通过滑块(2‑2)滑动连接于滑槽(1‑1)中段,所述两个阻尼装置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槽(1‑4)内,阻尼装置包括行星齿轮机构(3)、阻尼外壳(4)及丝杠杆(5),所述阻尼外壳(4)与安装槽(1‑4)固定连接,阻尼外壳(4)包括外环(4‑1)及两个圆板(4‑2),所述两个圆板(4‑2)同轴固定在所述外环(4‑1)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用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顶板(2)以及两个阻尼装置,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有滑槽(1-1),且所述滑槽(1-1)两端分别设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板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穿孔(1-3),挡板(1-2)上端面凹设有安装槽(1-4),所述顶板(2)下方通过滑块(2-2)滑动连接于滑槽(1-1)中段,所述两个阻尼装置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槽(1-4)内,阻尼装置包括行星齿轮机构(3)、阻尼外壳(4)及丝杠杆(5),所述阻尼外壳(4)与安装槽(1-4)固定连接,阻尼外壳(4)包括外环(4-1)及两个圆板(4-2),所述两个圆板(4-2)同轴固定在所述外环(4-1)两端,所述行星齿轮机构(3)同轴设置于阻尼外壳(4)内,行星齿轮机构(3)的行星轮(3-2)通过定位轴(3-4)固定在两个圆板(4-2)之间,行星齿轮机构(3)的齿圈(3-3)与外环(4-1)之间留有填充间隙(8),所述填充间隙(8)内填充有粘滞液体,两个圆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钧沈义刘仁涛邹永超李丽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