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空冷发电机组多级乏汽梯级利用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8663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接空冷发电机组多级乏汽梯级利用供热系统,解决了间接空冷发电机组在对外采暖供热中存在的充分利用机组余热能力差和运行维护成本及难度高的问题。采暖热用户(1)通过回水管(9)与水水换热器(3)的换热输入水口连通在一起,水水换热器(3)的换热输出水口通过循环水泵(4)与第一级喷射式热泵凝汽器(5)的输入端连通在一起,第一级喷射式热泵凝汽器(5)的输出端与第二级喷射式热泵凝汽器(6)的输入端连通在一起,第二级喷射式热泵凝汽器(6)的输出端与尖峰加热器(7)的输入端连通在一起,尖峰加热器(7)的输出端通过供水管(10)与采暖热用户(1)的供水口连通在一起。降低了供热能耗及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接空冷发电机组多级乏汽梯级利用供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对间接空冷发电机组的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间接空冷发电机组通过多级乏汽梯级利用技术,实现余热充分利用的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间接空冷发电机组在实现对外采暖供热过程中,由于间接空冷机组较直接空冷机组存在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冷凝方式的特殊性,造成间接空冷机组乏汽余热直接利用较为困难,使其在进行对外采暖供热时,可以采用的技术比较单一,余热利用率低,供热成本较高。目前,间接空冷发电机组主要采用的供热技术有两种:第一种为仅采用汽轮机中压缸排汽,作为加热介质的一级加热系统,其特点是供热系统简单,运行方便,系统可靠性高,被大多数间接空冷发电机组所采用,但由于此技术使用品质较高的中压缸排汽作为加热介质,存在供热能耗及成本较高的缺陷,并且由于高中压缸排汽可用汽量有限制要求,造成可用汽量较小,限制了机组的供热能力;第二种为采用吸收式热泵提取间冷循环水余热和汽轮机中压缸排汽直接加热技术的两级加热系统,其特点是实现了对机组余热的利用,降低了供热能耗及成本,提升了机组供热能力,但由于此系统中使用了吸收式热泵,受其技术特点所限,其能从间冷循环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接空冷发电机组多级乏汽梯级利用供热系统,包括采暖热用户(1)、水水换热器(3)、喷射式热泵凝汽器、尖峰加热器(7)、汽轮机低压缸(21)、汽轮机中压缸(2)和冷却塔(8),其特征在于,采暖热用户(1)通过回水管(9)与水水换热器(3)的换热输入水口连通在一起,水水换热器(3)的换热输出水口通过循环水泵(4)与第一级喷射式热泵凝汽器(5)的输入端连通在一起,第一级喷射式热泵凝汽器(5)的输出端与第二级喷射式热泵凝汽器(6)的输入端连通在一起,第二级喷射式热泵凝汽器(6)的输出端与尖峰加热器(7)的输入端连通在一起,尖峰加热器(7)的输出端通过供水管(10)与采暖热用户(1)的供水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接空冷发电机组多级乏汽梯级利用供热系统,包括采暖热用户(1)、水水换热器(3)、喷射式热泵凝汽器、尖峰加热器(7)、汽轮机低压缸(21)、汽轮机中压缸(2)和冷却塔(8),其特征在于,采暖热用户(1)通过回水管(9)与水水换热器(3)的换热输入水口连通在一起,水水换热器(3)的换热输出水口通过循环水泵(4)与第一级喷射式热泵凝汽器(5)的输入端连通在一起,第一级喷射式热泵凝汽器(5)的输出端与第二级喷射式热泵凝汽器(6)的输入端连通在一起,第二级喷射式热泵凝汽器(6)的输出端与尖峰加热器(7)的输入端连通在一起,尖峰加热器(7)的输出端通过供水管(10)与采暖热用户(1)的供水口连通在一起;水水换热器(3)的热水输入口通过间接循环供水管(11)与汽轮机凝汽器(14)的输出水口连通在一起,水水换热器(3)的热水输出口通过间接循环回水管(12)与冷却塔(8)连通在一起,冷却塔(8)的出水口通过冷却循环水泵(13)与汽轮机凝汽器(14)的输入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斌王远清刘冲张婷赵瑞平郝相俊崔俊杰王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意迪光华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