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源模组及其安装结构、面板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59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源模组及其安装结构、面板灯,涉及面板灯领域,能够实现对面板灯的驱动电源的便捷更换。其中驱动电源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模组外壳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相接的侧壁上设有开口,第二腔室的底部敞口,模组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用于将驱动电源模组可拆卸地安装于待安装驱动电源模组的部位;安装于第一腔室内的电路板组件,包括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二者经所述开口由第一腔室伸出至第二腔室内,以便于待安装驱动电源模组的部位的导电元件由第二腔室的敞口的底部伸入与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实现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电源模组及其安装结构、面板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源模组及其安装结构、面板灯。
技术介绍
面板灯具有照度均匀性好、光线柔和舒适、材料环保、功耗小等优点,是目前广受欢迎的一种室内照明灯具。面板灯的基本结构包括:灯体组件、后背板及驱动电源,灯体组件安装于后背板上,驱动电源安装于后背板背向灯体组件的一侧。面板灯中,驱动电源用于驱动灯体组件发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也是非常容易损坏的部件。但是,现有技术中,驱动电源依靠设置于后背板朝向灯体组件一侧的螺丝固定安装于后背板上。一旦驱动电源需要维修或者更换,首先需要将整个面板灯从吊顶或者墙体等安装部位拆卸下来,然后将后背板从灯体组件上拆卸下来,再将后背板朝向灯体组件一侧的螺丝去掉,才能使驱动电源与后背板分离,进而进行驱动电源的更换;并且,驱动电源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灯体组件的电路连接,这造成维修或者更换驱动电源需要专业人员、专用工具,且步骤繁琐,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增加时间和人力成本的开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源模组及其安装结构、面板灯,以实现对面板灯的驱动电源的便捷拆卸。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源模组,所述驱动电源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外壳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相接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敞口;所述模组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源模组可拆卸地安装于待安装驱动电源模组的部位。安装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电源元件、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和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经所述开口由所述第一腔室伸出至所述第二腔室内,以便于待安装驱动电源模组的部位的导电元件由所述第二腔室的敞口的底部伸入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和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实现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组外壳包括:外壳上盖,所述外壳上盖包括:顶面,围设于所述顶面周边的侧壁,及设置于所述顶面上的内隔板,所述内隔板将所述外壳上盖分割成对应所述第一腔室的区域和对应所述第二腔室的区域。与外壳上盖相扣合的外壳下盖,所述外壳上盖的顶面在所述外壳下盖所确定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外壳下盖的面积,以配合所述外壳上盖围成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其中,所述内隔板与所述外壳下盖相接合处设有豁口,以形成所述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隔板上设有两个豁口;所述外壳下盖包括底面,及围设于所述底面周边的侧壁;其中,所述外壳下盖中对应所述内隔板的侧壁上部设有两个豁口,以配合所述内隔板上的两个豁口形成两个所述开口,便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分别从两个所述开口伸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卡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模组外壳的第二腔室的内侧壁上;第一螺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模组外壳的第一腔室的外侧壁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卡块或卡槽,所述第一螺接结构包括螺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和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为导电片状结构,或者为电连接器的公端子,或者为电连接器的母端子。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源模组的安装结构。所述驱动电源模组的安装结构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驱动电源模组;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电源模组的电源底座;所述电源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电源模组的第一连接结构相匹配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源底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驱动电源模组的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相匹配的第二负极连接端和第二正极连接端;在所述驱动电源模组安装于所述电源底座上时,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由所述驱动电源模组的第二腔室的敞口的底部伸入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所述驱动电源模组的第二腔室的敞口的底部伸入与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源模组的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卡接结构,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源模组的第二腔室的内侧壁上;第一螺接结构,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源模组的第一腔室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螺接结构相配合的第二螺接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卡块,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卡槽;或者,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卡槽,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卡块;所述第一螺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螺接结构均包括螺孔,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螺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螺接结构各自所包括的螺孔,固定所述第一螺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螺接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为导电片状结构,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为导电弹片状结构;或者,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为电连接器的母端子,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为电连接器的公端子;或者,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为电连接器的公端子,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为电连接器的母端子。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板灯,包括:灯体组件和后背板,所述灯体组件安装于所述后背板上,所述面板灯还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驱动电源模组的安装结构,所述驱动电源模组的安装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后背板的背向所述灯体组件的一侧。本技术所提供的驱动电源模组及其安装结构、面板灯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模组外壳上设置第一连接结构,使得驱动电源模组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电源底座上;同时,通过在模组外壳中设置侧壁具有开口的第一腔室和底部敞口的第二腔室,使得安装于第一腔室内的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能够经第一腔室侧壁上的开口由第一腔室伸出至第二腔室内,从而当驱动电源模组安装于电源底座上时,电源底座上的第二负极连接端和第二正极连接端能够由第二腔室的敞口的底部伸入与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实现电连接。可见,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维修或更换驱动电源模组时,快速简单地从面板灯的后背板上拆卸下来并安装上去,而无需先将后背板从面板灯上拆卸下来,再将驱动电源模组从后背板上拆卸下来,从而用户自身便能进行驱动电源模组的更换,无需专业人员,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的开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电源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电源模组的模组外壳中外壳上盖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模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电源模组的安装结构中电源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驱动电源模组的安装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面板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面板灯的爆炸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面板灯的组装侧视图;图9为图8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源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外壳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相接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敞口;所述模组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源模组可拆卸地安装于待安装驱动电源模组的部位;安装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电源元件、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和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经所述开口由所述第一腔室伸出至所述第二腔室内,以便于待安装驱动电源模组的部位的导电元件由所述第二腔室的敞口的底部伸入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和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实现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源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外壳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相接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敞口;所述模组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源模组可拆卸地安装于待安装驱动电源模组的部位;安装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电源元件、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和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经所述开口由所述第一腔室伸出至所述第二腔室内,以便于待安装驱动电源模组的部位的导电元件由所述第二腔室的敞口的底部伸入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和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实现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外壳包括:外壳上盖,所述外壳上盖包括:顶面,围设于所述顶面周边的侧壁,及设置于所述顶面上的内隔板,所述内隔板将所述外壳上盖分割成对应所述第一腔室的区域和对应所述第二腔室的区域;与外壳上盖相扣合的外壳下盖,所述外壳上盖的顶面在所述外壳下盖所确定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外壳下盖的面积,以配合所述外壳上盖围成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其中,所述内隔板与所述外壳下盖相接合处设有豁口,以形成所述开口的至少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板上设有两个豁口;所述外壳下盖包括底面,及围设于所述底面周边的侧壁;其中,所述外壳下盖中对应所述内隔板的侧壁上部设有两个豁口,以配合所述内隔板上的两个豁口形成两个所述开口,便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分别从两个所述开口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卡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模组外壳的第二腔室的内侧壁上;第一螺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模组外壳的第一腔室的外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卡块或卡槽,所述第一螺接结构包括螺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和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为导电片状结构,或者为电连接器的公端子,或者为电连接器的母端子。7.一种驱动电源模组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清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公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