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地区花生用生态降解地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54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鲁西南地区花生用生态降解地膜,包括94wt%~99wt%的聚乙烯和1~6wt%的生态塑料母料EBP‑1603。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鲁西南地区气候特征、当地花生栽培习惯以及花生作物生长对温度、湿度的需求特点,通过选用合理的聚乙烯原料、生态降解母料,科学配比,控制专用型地膜的降解诱导期长短,以适应鲁西南地区花生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降解地膜根据当地花生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设计,有利于花生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并能够减少田间操作步骤,节省投资,从而提高收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鲁西南地区花生用生态降解地膜
本专利技术属于降解塑料
,尤其涉及一种鲁西南地区花生用生态降解地膜。
技术介绍
鲁西南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充裕的光能资源,年平均气温13.3℃-14.1℃,年均降水量597-820毫米左右,势东高西低,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和水稻为主,花生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中济宁市是最大的花生种植区,种植面积约60万亩,总产量18万吨左右,主要分布在曲阜、泗水和邹城等东部丘陵山区。鲁西南地区花生种植主要以春播花生为主,品种以普通型大果为主;平地以垄作方式为主,起垄种植全部实行地膜覆盖,地膜覆盖面积达49万亩,占花生种植面积的82%。据调查,该地区花生播种时间一般集中在4月底;收获期一般在8月底到9月中旬。降解地膜应用于花生生产中,具有与普通地膜相似的增温保墒增产效果,既可发挥普通地膜的增温增产作用,又可节省人工拾膜用工,还能有效地对花生秧进行开发,用于喂养牛羊等,更能防止地膜残留对土壤造成的环境污染。因此,降解膜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目前,市场上的降解地膜主要有光降解地膜、生物降解地膜和光/生物双降解地膜以及生态降解地膜几种类型。光降解地膜是在高分子聚合物中引入光增敏基团或加入光敏性物质,使其在吸收太阳紫外光后引起光化学反应而使大分子链断裂变为低分子质量化合物的一类地膜。光降解地膜分为添加型光降解地膜和合成型光降解地膜两大类。光降解地膜的降解主要是地膜中的光敏剂吸收了来自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在其他助剂的协同作用下引发光氧化反应,聚乙烯分子链开始断裂,地膜变脆,物理机械性能下降,最后破裂破碎和消失。但是光降解地膜也存在不足:一是降解受光照强度、地理环境、季节气侯、农作物品种等因素的制约较大。降解速率很难准确控制;二是大田覆盖使用时,埋入土壤中的部分不能被降解。而且其分解物对大气、水质、土壤是否产生二次污染尚不明确,因此它的应用受到限制。生物降解地膜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而进行降解的一类地膜。生物降解地膜分为化学合成高分子基地膜、天然高分子基地膜两大类;从降解机理看,生物降解地膜又可分为不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和可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其中,不完全生物降解地膜是指在通用塑料(PE、PV、PVC等)中通过共混或接枝混入一定量的(10%-30%)具有生物降解性的物质;可完全生物降解地膜是使用中保持与现有塑料相同程度的功能,使用后能为自然界中细菌、真菌、海藻等微生物作用分解成低分子化合物,并最终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的高分子材料。尽管这类地膜能够降解,但都存在加工困难、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差的问题,目前难以推广和应用。光/生双降解地膜是在通用高分子材料(如PE)中添加光敏剂、自动氧化剂、抗氧剂和作为微生物培养基的生物降解助剂等制作而成的一类地膜。光/生双降解地膜的特点是把地膜降解成小颗粒,短期内对作物生长不会有太明显的负面影响,不过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土壤中塑料颗粒逐渐增加,会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甚至减产。另外,降解后的塑料小颗粒用人工方法无法清除,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降解地膜技术是一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降解塑料技术。该技术是由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及国内知名院校的数十位化学、材料学、环境学、土壤学及生物学等专业的博士历经数年努力研发出的成果。该技术的核心是将传统塑料转变为可快速自然分解的环境友好材料,在自然环境丰富的光、热、氧和微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首先通过氧化降解将塑料中的大分子变成小分子,然后通过生物降解将塑料分子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有机质,回归生态圈进行循环,从而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鲁西南地区花生用生态降解地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降解地膜用于鲁西南地区种植花生时,能够明显促进花生的生长,提高花生的百果重和荚果产量,而且能够降解,不会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鲁西南地区花生用生态降解地膜,包括94wt%~99wt%的聚乙烯和1~6wt%的生态塑料母料EBP-1603。其中,EBP-1603为生态塑料母料,购自山东天壮环保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根据鲁西南地区气候特征、当地花生栽培习惯以及花生作物生长对温度、湿度的需求特点,通过选用合理的聚乙烯原料、生态降解母料,科学配比,控制专用型地膜的降解诱导期长短,以适应鲁西南地区花生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降解地膜根据当地花生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设计,有利于花生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并能够减少田间操作步骤,节省投资,从而提高收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选自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97wt%的聚乙烯和3wt%的生态塑料母料EBP-1603。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96wt%的聚乙烯和4wt%的生态塑料母料EBP-1603。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占聚乙烯和生态塑料母料EBP-1603总量3wt%~8wt%的黑色母料。在一个实施例中,宽度为700mm~1200mm,优选为900mm;厚度为0.004mm~0.008mm,优选为0.004mm。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生态降解地膜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限制,采地膜吹膜机制备即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降解地膜的使用方法如下,即花生的种植方式如下:精细整地是地膜覆盖栽培高产稳产的基础,耕后及时耙耢保墒,达到土壤细碎无坷垃、地面平整无根茬。全部有机肥与2/3的化肥在早春结合耕地,深施在20~30cm土层内,剩余1/3的化肥在花生起垄前撒施在地面上,并包施在垄内。种子播壳前先带壳晒种2~3天,播壳后对种子进行分级粒选,选一级健米作种。春花生一定要足墒播种,确保种子出苗期和幼苗期对水分的需求。可采用先起垄覆膜保墒,适期时在膜上打孔播种的种植方式。在垄上开两条深3cm的种沟,沟心距垄边10~12cm,墒情稍差的,可先顺沟浇少量水,待水下渗后,每穴并粒平放2粒种子,穴距16~19cm。然后施生物肥或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各50~70kg/hm2,随即覆土。覆膜时要求垄面平,垄坡陡,膜两边压实,垄面地膜无皱褶。有条件的情况下,提倡机械覆膜。进行人工覆膜或机械覆膜时禁止对地膜横向与纵向过度拉伸,以保证生态降解地膜符合花生必要覆膜期,与降解诱导期设定时间一致。实行膜上覆土引苗栽培的,覆膜后,从垄沟内取土在播种行上方盖厚5cm的土堆,以引升花生子叶节升至膜面以上,苗前如遇雨,土堆结块,应及时加以整理,消除结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降解地膜的降解诱导期与鲁西南地区花生生长期高度吻合,不影响花生的产量及经济效益,而且收获时,不缠绕花生秧苗,使花生秧苗可再加工利用,创造经济效益。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降解地膜用于鲁西南地区花生覆膜种植时,花生产量高于不覆膜、覆普通聚乙烯膜和覆光降解地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生态降解地膜铺设照片;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生态降解地膜破裂情况照片;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覆盖普通聚乙烯膜和实施例1制备的生态降解地膜在花生收获后的破裂情况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鲁西南地区花生用生态降解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94wt%~99wt%的聚乙烯和1~6wt%的生态塑料母料EBP‑16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鲁西南地区花生用生态降解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94wt%~99wt%的聚乙烯和1~6wt%的生态塑料母料EBP-16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降解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选自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降解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97wt%的聚乙烯和3wt%的生态塑料母料EBP-160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红党向敏王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