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自动断电的电力通信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340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自动断电的电力通信杆,包括电线杆、扶手、脚踏槽、第一横坦、第二横坦、辅助支架、第一抱箍、底座、地脚环、接地环、第一接地柱、第二接地柱、螺纹、第三接地柱、第二抱箍、第三抱箍、电缆固定箱、接线柱、导片、一种组装式自动断电的电力通信杆一种组装式自动断电的电力通信杆箱体、弹簧、碗槽和绝缘重力球。该装置采用二段式结构设计,置于底座表面的地脚环可以有效的将底座稳定的埋于地下,且置于电线杆与底座内部的第一接地柱、第二接地柱、第三接地柱和接地环可以有效的将电流引入地下;置于横坦表面的电缆固定箱,在出现自然灾害等情况后,置于箱体内部的绝缘重力球滚落,碗槽被弹簧弹起,从而将电路断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自动断电的电力通信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线杆,具体为一种组装式自动断电的电力通信杆,属于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早期的各种电线杆,都是从木杆起步的,甚至包括电压等级不是太高的高压线电杆;后来由于钢筋和混凝土的发展,结合技术上的探究,运用离心力的原理制造,钢筋混凝土锥形水泥杆、等径水泥电线杆代替了大部分木杆,水泥电杆坚固耐用、耐腐蚀、耐温差、高强度、抗裂。目前,电线杆大都采用一体式设计,埋入底下的部分与支撑电缆的部分都同为一根杆,为了使得电线杆稳定,不易于拆卸,同时在电线杆横坦处拉一根钢丝辅助固定,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倒下的电线杆拉动电线电缆,极易造成火灾,对人的生命造成一定威胁。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组装式自动断电的电力通信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组装式自动断电的电力通信杆。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组装式自动断电的电力通信杆,包括电线杆和通过螺纹连接于电线杆底端的底座,所述电线杆表面均匀设置成对的扶手,且所述电线杆表面均匀设置脚踏槽;所述电线杆顶端通过第二抱箍连接第一横坦,且所述电线杆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式自动断电的电力通信杆,包括电线杆(1)和通过螺纹(13)连接于电线杆(1)底端的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杆(1)表面均匀设置成对的扶手(2),且所述电线杆(1)表面均匀设置脚踏槽(3);所述电线杆(1)顶端通过第二抱箍(15)连接第一横坦(4),且所述电线杆(1)顶端通过第一抱箍(7)、辅助支架(6)和第三抱箍(16)连接第二横坦(5);所述电线杆(1)顶端设置第一接地柱(11);所述第一接地柱(11)底端焊接第二接地柱(12)顶端;所述第二接地柱(12)底端通过螺纹(13)连接置于底座(8)内部的第三接地柱(14)顶端;所述第三接地柱(14)底端焊接于接地环(10);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自动断电的电力通信杆,包括电线杆(1)和通过螺纹(13)连接于电线杆(1)底端的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杆(1)表面均匀设置成对的扶手(2),且所述电线杆(1)表面均匀设置脚踏槽(3);所述电线杆(1)顶端通过第二抱箍(15)连接第一横坦(4),且所述电线杆(1)顶端通过第一抱箍(7)、辅助支架(6)和第三抱箍(16)连接第二横坦(5);所述电线杆(1)顶端设置第一接地柱(11);所述第一接地柱(11)底端焊接第二接地柱(12)顶端;所述第二接地柱(12)底端通过螺纹(13)连接置于底座(8)内部的第三接地柱(14)顶端;所述第三接地柱(14)底端焊接于接地环(10);所述接地环(10)置于底座(8)底部;所述底座(8)表面均匀设置若干地脚环(9);所述第一横坦(4)与所述第二横坦(5)两端安装相同的电缆固定箱(17);所述电缆固定箱(17)内部设置箱体(173);所述箱体(173)底部内壁焊接弹簧(1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以珍胡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仟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