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建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30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隔音建筑板,其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板层、第一隔音层、第二隔音层以及面板层;第一隔音层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紧密贴合的第一隔音棉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层以及第二隔音棉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包括纤维部和镂空部;第二隔音层包括具有贯穿隔音建筑板长度方向的通槽的泡沫玻璃板和设置在通槽内的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隔音效果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建筑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板
,尤其涉及一种隔音建筑板。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墙板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现在好多的墙板都是用打孔砖或煤灰砖砌成的,这样的话施工强度大、施工现场易造成污染,而且墙板本身并无隔音防火的功能,严重影响居住的正常生活,目前市场上也有好多隔音板,但是这种隔音板多为单层结构,隔音效果非常的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隔音建筑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隔音建筑板,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板层、第一隔音层、第二隔音层以及面板层;所述第一隔音层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紧密贴合的第一隔音棉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层以及第二隔音棉层,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包括纤维部和镂空部;所述第二隔音层包括具有贯穿隔音建筑板长度方向的通槽的泡沫玻璃板和设置在所述通槽内的木板。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隔音棉层和第二隔音棉层靠近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一面均向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形成多个凸起,所述凸起均能够置入相应的所述镂空部。一方面凸起置入镂空部内相互贴合,可以一定程度地加强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强度,提高第一隔音棉层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在不增加隔音建筑板的厚度以及不影响隔音棉的隔音质量的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隔音棉的体积来达到更好的隔音效果。进一步优选,所述镂空部为相同的方格。方便加工操作,可以快速生产第一隔音层。进一步优选,所述方格的边长为10~20mm。作为优选,所述镂空部内设有隔音填充颗粒。生产第一隔音层时,先将玻璃纤维网格布层覆盖在第一隔音棉层或第二隔音棉层上,再往镂空部内填入一些多孔的隔音填充颗粒,比如陶瓷、膨润土,再覆盖上另一个隔音棉层,压制成第一隔音层。这样操作可以进一步提高隔音的效果,另外提高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保温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木板与通槽的上下两面间均具有空隙。给予木板一个震动的空间,可以进行一定的隔音,泡沫玻璃板又能进行一部分的吸音,使得第二隔音层不管是对于内部传出的声音和外面传进的声音都能起到很好地隔音效果。进一步优选,所述通槽竖直的两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木板的凹槽。进一步优选,所述凹槽均设置在所述通槽竖直的两侧的正中间。进一步优选,所述木板设有安装在所述凹槽内的安装块。这样木板的厚度就可以不局限于凹槽的大小,只需要木板上的安装块与凹槽相匹配,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所搭建,选择不同厚度的木板达到最好的隔音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隔音层与第二隔音层之间设有3M胶层。通过实施上述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第一隔音层由第一隔音棉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层以及第二隔音棉层紧密贴合而成,一方面第一隔音棉层和第二隔音棉层具有隔热的作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具有保温的作用,这样就可以降低内外的冷热交替。冬天,室内的热量不易出去;夏天,外面的热量不易进来。而且,这样的设计还能够提高隔音的效果和整个隔音建筑板的稳定性。2.第二隔音层的设置,将吸音的泡沫玻璃板与隔音的木板相结合,不但隔音效果优于单纯的两者相加,而且能够提高整个隔音建筑板的稳定性,使得使用寿命延长。3.第一隔音棉层和第二隔音棉层靠近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一面均向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形成多个凸起,一方面凸起置入镂空部内相互贴合,可以一定程度地加强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强度,提高第一隔音棉层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在不增加隔音建筑板的厚度以及不影响隔音棉的隔音质量的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隔音棉的体积来达到更好的隔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第一隔音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第二隔音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位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第一隔音层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第二隔音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到4所示的一种隔音建筑板,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板层1、第一隔音层2、第二隔音层3以及面板层4。本技术中面板层涂有防水耐磨的涂层。第一隔音层2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紧密贴合的第一隔音棉层21、玻璃纤维网格布层22以及第二隔音棉层23,第一隔音层这样的设计,一方面第一隔音棉层和第二隔音棉层具有隔热的作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具有保温的作用,这样就可以降低内外的冷热交替。冬天,室内的热量不易出去;夏天,外面的热量不易进来。而且,这样的设计还能够提高隔音的效果和整个隔音建筑板的稳定性。玻璃纤维网格布层22包括纤维部221和镂空部222。第二隔音层3包括具有贯穿隔音建筑板长度方向的通槽311的泡沫玻璃板31和设置在通槽311内的木板32,第二隔音层这样的设置,将吸音的泡沫玻璃板与隔音的木板相结合,不但隔音效果优于单纯的两者相加,而且能够提高整个隔音建筑板的稳定性。木板32与通槽311的上下两面间均具有空隙312。给予木板一个震动的空间,可以进行一定的隔音,泡沫玻璃板又能进行一部分的吸音,使得第二隔音层不管是对于内部传出的声音和外面传进的声音都能起到很好地隔音效果。通槽311竖直的两侧设有用于安装木板的凹槽313。凹槽313均设置在通槽311竖直的两侧的正中间。实施例2:如图1、3、6、7所示的一种隔音建筑板,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板层1、第一隔音层2、第二隔音层3以及面板层4。本技术中面板层涂有防水耐磨的涂层。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隔音棉层21和第二隔音棉层23靠近玻璃纤维网格布层22的一面均向玻璃纤维网格布层22形成多个凸起5,凸起5均能够置入相应的镂空部222。一方面凸起置入镂空部内相互贴合,可以一定程度地加强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强度,提高第一隔音棉层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在不增加隔音建筑板的厚度以及不影响隔音棉的隔音质量的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隔音棉的体积来达到更好的隔音效果。镂空部222为相同的方格。方便加工操作,可以快速生产第一隔音层。方格的边长为10~20mm。本技术选择15mm。木板32设有安装在凹槽313内的安装块33。这样木板的厚度就可以不局限于凹槽的大小,只需要木板上的安装块与凹槽相匹配,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所搭建,选择不同厚度的木板达到最好的隔音效果。实施例3:如图3、5到7所示的一种隔音建筑板,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板层1、第一隔音层2、第二隔音层3以及面板层4。本技术中面板层涂有防水耐磨的涂层。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镂空部222内设有隔音填充颗粒。生产第一隔音层时,先将玻璃纤维网格布层覆盖在第一隔音棉层或第二隔音棉层上,再往镂空部内填入一些多孔的隔音填充颗粒,比如陶瓷、膨润土,再覆盖上另一个隔音棉层,压制成第一隔音层。这样操作可以进一步提高隔音的效果,另外提高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保温效果。第一隔音层2与第二隔音层3之间设有3M胶层6。3M胶层设置在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之间,一方面3M胶层应力分布均匀,可以使得整个隔音建筑板更加稳定;另一方面3M胶具有吸音和减振的作用,弥补泡沫玻璃板的吸音不足,减少木板隔音时振动幅度大对整个隔音建筑板的不良影响。基板层与第一隔音层以及第二隔音层与面板层之间也可以选用3M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建筑板,其特征在于: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板层(1)、第一隔音层(2)、第二隔音层(3)以及面板层(4);所述第一隔音层(2)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紧密贴合的第一隔音棉层(21)、玻璃纤维网格布层(22)以及第二隔音棉层(23),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层(22)包括纤维部(221)和镂空部(222);所述第二隔音层(3)包括具有贯穿隔音建筑板长度方向的通槽(311)的泡沫玻璃板(31)和设置在所述通槽(311)内的木板(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建筑板,其特征在于: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板层(1)、第一隔音层(2)、第二隔音层(3)以及面板层(4);所述第一隔音层(2)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紧密贴合的第一隔音棉层(21)、玻璃纤维网格布层(22)以及第二隔音棉层(23),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层(22)包括纤维部(221)和镂空部(222);所述第二隔音层(3)包括具有贯穿隔音建筑板长度方向的通槽(311)的泡沫玻璃板(31)和设置在所述通槽(311)内的木板(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音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音棉层(21)和第二隔音棉层(23)靠近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层(22)的一面均向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层(22)形成多个凸起(5),所述凸起(5)均能够置入相应的所述镂空部(22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隔音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222)为相同的方格。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升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