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毒气处理池的综合管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26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综合管廊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毒气处理池的综合管廊结构,包括燃气舱、给水舱、电缆舱、通信舱、雨水舱、污水舱、蓄水舱、污水初步净化舱、检修孔、排水连通系统、控制水管、导水管、滤水管、备用输水管、毒气处理池、导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燃气舱、给水舱、电缆舱、通信舱位于管廊结构的上层部分,其中燃气舱在下层污水舱的正上方,且两舱体大小相同,管廊结构的下层部分从左到右依次为雨水舱、蓄水舱、污水初步净化舱、污水舱,结构最右侧设置毒气处理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污水舱与燃气舱设置在综合管廊结构的边侧,且上下对应、尺寸相同,管廊外设置毒气处理池,对燃气舱易爆且释放燃气、污水舱释放毒气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毒气处理池的综合管廊结构
本技术涉及综合管廊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毒气处理池的综合管廊结构。
技术介绍
燃气舱与污水舱进廊的一个问题在于燃气舱中的燃气是易爆气体,污水舱会产生有毒气体,因此这两个舱体需要特殊装置进行对气体的处理以保障对进入舱内的检修人员的保护。因此可以设置一个毒气处理的装置作为两个舱体的辅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毒气处理池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对燃气舱、污水舱中的气体进行处理,将燃气舱与污水初步净化舱连通,燃气泄漏发生火灾时可以快速调用内部水进行紧急救援。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毒气处理池的综合管廊结构,包括燃气舱、给水舱、电缆舱、通信舱、雨水舱、污水舱、蓄水舱、污水初步净化舱、检修孔、排水连通系统、控制水管、导水管、滤水管、备用输水管、毒气处理池、导气管;一种带有毒气处理池的综合管廊结构,包括上层、下层二部分;上层部分从左到右依次为通信舱、电缆舱、给水舱、燃气舱;下层部分从左到右依次为雨水舱、蓄水舱、污水初步净化舱、污水舱;燃气舱在污水舱的正上方,且两舱体大小相同;连接一种带有毒气处理池的综合管廊结构上层部分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毒气处理池的综合管廊结构,包括燃气舱(1)、给水舱(2)、电缆舱(3)、通信舱(4)、雨水舱(5)、污水舱(6)、蓄水舱(7)、污水初步净化舱(8)、检修孔(9)、排水连通系统(10)、控制水管(11)、导水管(12)、滤水管(13)、备用输水管(14)、毒气处理池(15)、导气管(16);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下层二部分;上层部分从左到右依次为通信舱(4)、电缆舱(3)、给水舱(2)、燃气舱(1);下层部分从左到右依次为雨水舱(5)、蓄水舱(7)、污水初步净化舱(8)、污水舱(6);燃气舱(1)在污水舱(6)的正上方,且两舱体大小相同;连接一种带有毒气处理池的综合管廊结构上层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毒气处理池的综合管廊结构,包括燃气舱(1)、给水舱(2)、电缆舱(3)、通信舱(4)、雨水舱(5)、污水舱(6)、蓄水舱(7)、污水初步净化舱(8)、检修孔(9)、排水连通系统(10)、控制水管(11)、导水管(12)、滤水管(13)、备用输水管(14)、毒气处理池(15)、导气管(16);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下层二部分;上层部分从左到右依次为通信舱(4)、电缆舱(3)、给水舱(2)、燃气舱(1);下层部分从左到右依次为雨水舱(5)、蓄水舱(7)、污水初步净化舱(8)、污水舱(6);燃气舱(1)在污水舱(6)的正上方,且两舱体大小相同;连接一种带有毒气处理池的综合管廊结构上层部分和下层部分的是水平布置的隔板,燃气舱(1)与污水舱(6)、通信舱(4)与雨水舱(5)之间的隔板上均设有检修孔(9),检修人员进入燃气舱(1)与通信舱(4)并通过检修孔(9)从而进入污水舱(6)与雨水舱(5);电缆舱(3)、通信舱(4)与雨水舱(5)之间设置排水连通系统(10),雨水舱(5)中设置液位传感器与水泵,液位传感器与水泵与控制水管(11)相连;蓄水舱(7)与污水初步净化舱(8)之间通过导水管(12)连通;污水初步净化舱(8)与污水舱(6)之间通过滤水管(13)连通,并设置备用输水管(14);毒气处理池(15)设置在综合管廊外,污水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马向楠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