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8139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利用中央处理装置、湿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旋转编码器、红外传感器、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比对模块、报警器、显示器、远程监测端以及电源模块对电梯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湿度传感器设置于电梯轿厢顶端,用于探测电梯顶部的湿度信号,通过联轴器把旋转编码器设置在电机转轴上,用以检测电梯运行速度,红外传感器设置于电梯轿厢内,红外传感器用于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于电梯轿厢内,用于采集电梯轿厢内的图像信息,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显示器和远程监测端实时获知电梯运行速度、湿度信号、红外线信号以及电梯轿厢内的图像信息。

An Elevator Operation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vator operation status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elevator operation status is monitored by using central processing device, humidity sensor,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rotary encoder, infrared sensor, image acquisition module, image processing module, comparison module, alarm, display, remote monitoring terminal and power module. The humidity sensor is installed in the elevator operation status monitoring system. The top of the elevator car is used to detect the humidity signal on the top of the elevator. The rotary encoder is set on the motor shaft through the coupling to detect the speed of the elevator. The infrared sensor is set in the elevator car. The infrared sensor is used to detect the infrared radiation emitted by the human body. The image acquisition module is set in the elevator car to collect the image information in the elevator car. Personnel can get real-time information of elevator speed, humidity signal, infrared signal and image information in elevator car through display and remote monitoring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标准号GB50096-2011),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必须设置电梯U1。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很多二至六层的商业建筑也安装了电梯。自上世纪80年代电梯被大规模引入我国,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安装的电梯总量己经超过900万部。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电梯市场。按照20年的设计寿命计算,早期安装的电梯己经进入老龄化阶段。电梯事故频频发生,使得电梯的安全运行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大部分的电梯仅仅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护,只有出了问题才由维修人员上门处理。由于电梯分布区域一般比较广,这种做法的效率并不高。此外,电梯出现事故时,往往由于救助不及时而对被困乘客造成二次伤害。因此,研究如何对电梯实施有效的监控是十分迫切的。现有的智能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仅通过对电梯的运行速度等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参数信息以判断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发生故障,此类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不仅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包括中央处理装置(1)、湿度传感器(2)、信号处理电路(3)、旋转编码器(4)、红外传感器(5)、图像采集模块(6)、图像处理模块(7)、比对模块(8)、报警器(9)、显示器(10)、远程监测端(11)以及电源模块(12);其中,所述湿度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3)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4)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5)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包括中央处理装置(1)、湿度传感器(2)、信号处理电路(3)、旋转编码器(4)、红外传感器(5)、图像采集模块(6)、图像处理模块(7)、比对模块(8)、报警器(9)、显示器(10)、远程监测端(11)以及电源模块(12);其中,所述湿度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3)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4)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5)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6)的输出端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处理模块(7)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显示器(10)的输入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对模块(8)的输入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对模块(8)的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器(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与所述远程监测端(11)无线通讯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2)设置于电梯轿厢顶端,用于探测电梯顶部的湿度信号,通过联轴器把所述旋转编码器(4)设置在电机转轴上,用以检测电梯运行速度,所述红外传感器(5)设置于电梯轿厢内,所述红外传感器(5)用于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所述图像采集模块(6)设置于电梯轿厢内,用于采集电梯轿厢内的图像信息,所述电源模块(12)为所述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提供电力支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联轴器把所述旋转编码器(4)设置在电机转轴上,用以检测电梯运行速度,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将电梯运行速度传输至所述比对模块(8),所述比对模块(8)将接收到的电梯运行速度与存储于所述比对模块(8)内的预设速度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比对模块(8)接收到的电梯运行速度大于存储于所述比对模块(8)内的预设速度阈值,则所述比对模块(8)控制所述报警器(9)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湿度传感器(2)设置于电梯轿厢顶端,用于探测电梯顶部的湿度信号,并将湿度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3),所述信号处理电路(3)对接收到的湿度信号依次进行信号放大和信号滤波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至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所述红外传感器(5)设置于电梯轿厢内,所述红外传感器(5)用于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所述图像采集模块(6)设置于电梯轿厢内,用于采集电梯轿厢内的图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所述图像处理模块(7),所述图像处理模块(7)对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依次进行图像增强、图像锐化、图像平滑以及图像降噪处理,所述图像处理模块(7)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将接收到的电梯运行速度、湿度信号、红外线信号以及图像信息传输至所述显示器(10)进行显示,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将接收到的电梯运行速度、湿度信号、红外线信号以及图像信息通过天线传输至所述远程监测端(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2)设置于电梯轿厢顶端,用于探测电梯顶部的湿度信号,将采集的湿度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V0,并将电压信号V0传输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3),V1为经过所述信号处理电路(3)处理后的电压信号,所述信号处理电路(3)包括信号放大单元和信号滤波单元,所述湿度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滤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的ADC端口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单元包括集成运放A1-A3、电阻R1-R14、电容C1-C5以及三极管T1-T4;其中,所述湿度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电容C1的一端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2)的输出端还与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集成运放A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还与集成运放A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还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电容C3的一端接地,电容C3的另一端与三级管T2的基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15V电源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瑷吴晗张岩王学良牛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凯瑞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