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下腹主动脉栓塞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687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肾下腹主动脉栓塞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装置,包括机箱、操作台、放置台板、升降机构、控制装置,所述的操作台设于机箱上,所述的放置台板设于操作台上方,所述的放置台板底部边角处设有半球壳套,且半球壳套内设有滑球,所述的升降机构设于机箱内,且升降机构的顶部穿过操作台与滑球连接,使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放置台板升降,所述的控制装置与升降机构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放置台板具有倾斜功能,能够根据实验需要,方便、快速调节实验鼠的腹部朝向,有效解决了建立肾下腹主动脉栓塞的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时,实验鼠变换体位麻烦的问题。

Experimental device of 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odel in rats with infrarenal abdominal aortic embol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rat 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odel induced by infrarenal abdominal aortic embolization, including a chassis, an operating table, a platform,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control device. The operating table is arranged on the chassis, the platform is arranged above the operating table, the bottom corner of the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hemispheric shell sleeve, and a sliding ball is arranged in the hemispheric shell sleeve.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chassis, and the top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ball through the operating table, so that the lifting mechanism can drive the platform board to rise and fall. The control devic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mechanism. The placement board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tilting function, can conveniently and rapidly adjust the abdominal orient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rat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experiment, and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the difficulty of changing the body posi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rats when establishing the 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odel of rats with infrarenal abdominal aortic embol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肾下腹主动脉栓塞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实验设备
,具体涉及肾下腹主动脉栓塞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肾下腹主动脉栓塞的大鼠脊髓缺血模型制作实验前后分了三步骤,第一步:建立改良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建立“经肾下腹主动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改良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第三步:“建立经肾下腹主动脉进行CNTF抗体封闭的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模型的建立时用的体位是先仰卧位置,术中需要调整大鼠腹部朝向,使大鼠转为右侧卧位,然而术中体位调换比较麻烦,容易影响正常实验操作。为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肾下腹主动脉栓塞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肾下腹主动脉栓塞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机箱、操作台、放置台板、升降机构、控制装置,所述的操作台设于机箱上,所述的放置台板设于操作台上方,所述的放置台板底部边角处设有半球壳套,且半球壳套内设有滑球,所述的升降机构设于机箱内,且升降机构的顶部穿过操作台与滑球连接,使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放置台板升降,所述的控制装置与升降机构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放置台板具有倾斜功能,能够根据实验需要,方便、快速调节实验鼠的腹部朝向,有效解决了建立肾下腹主动脉栓塞的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时,实验鼠变换体位麻烦的问题;半球壳套与滑球的连接方式可实现较大方位的转动,利于放置台板倾斜;2、本专利技术的可移式捆绑柱具有锁止功能,便于在实验鼠四肢被捆绑后,张紧实验鼠的四肢,有效提高实验鼠捆绑稳固性,利于实验操作,并且适合不同大小的实验鼠;3、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可通过伸缩杆调节主照明灯的高度,不影响正常实验;金属定型软管可任意弯曲,调节辅助照明灯的照明位置,便于实验人员进行实验操作;4、阻隔皮套起到隔离灰尘、杂物的作用,避免产生卫生死角,便于实验后清洁操作台以及放置台板;按键控制盘上覆盖透明隔水膜,便于清洁,防止细小灰尘进入按键控制盘缝隙内,避免造成细菌滋生以及干扰手术实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操作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捆绑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机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放置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框图;图中:1-机箱,2-操作台,3-放置台板,4a-气动升降杆,4b-气泵,4c-分气阀,4d-电磁阀,5-半球壳套,6-滑球,7-按键控制盘,8a-滑槽,8b-捆绑柱,8c-空腔,8d-倒V形弹片,8e-锁止部,8f-卡槽,8g-弹簧,8h-按压块,9a-伸缩杆,9b-锁紧螺栓,9c-主照明灯,9d-金属定型软管,9e-辅助照明灯,10-阻隔皮套,11-透明隔水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附图1~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机箱1、操作台2、放置台板3、升降机构、控制装置,所述的操作台2设于机箱1上,所述的放置台板3设于操作台2上方,所述的放置台板3底部边角处设有半球壳套5,且半球壳套5内设有滑球6,所述的升降机构设于机箱1内,且升降机构的顶部穿过操作台2与滑球6连接,使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放置台板3升降,所述的控制装置与升降机构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气动升降杆4a、气泵4b、分气阀4c、电磁阀4d,所述的放置台板3底部四个边角处均设有半球壳套5,每个半球壳套5分别设有滑球6,所述的气动升降杆4a有四个,所述的气动升降杆4a与放置台板3底部边角一一对应,且气动升降杆4a分别与对应的滑球6连接,所述的电磁阀4d有四个,所述的电磁阀4d与气动升降杆4a一一对应,所述的分气阀4c的出气端有四个,所述的气泵4b、分气阀4c、电磁阀4d均设于机箱1内,所述的气泵4b的出气端通过气管与分气阀4c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的分气阀4c的出气端通过气管分别与电磁阀4d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的电磁阀4d的出气端通过气管与气动升降杆4a的气口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分别与气泵4b、电磁阀4d电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按键控制盘7,所述的按键控制盘7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放置台板3上从放置台板3的中心向放置台板3的四个边角呈放射状分别设有滑槽8a,捆绑柱8b的下端位于滑槽8a内,且与滑槽8a滑动配合,所述的捆绑柱8b内设有空腔8c,空腔8c内设有倒V形弹片8d,倒V形弹片8d的下端分别向外侧水平延伸形成锁止部8e,且锁止部8e穿出至捆绑柱8b外,所述的滑槽8a内壁设有卡槽8f,锁止部8e卡入卡槽8f内,所述的倒V形弹片8d内设有弹簧8g,所述的倒V形弹片8d的两侧分别设有按压块8h,且按压块8h穿出至捆绑柱8b外。优选地,所述的卡槽8f有若干个,依次沿滑槽8a内壁的长向设置。优选地,所述的按压块8h与弹簧8g处于同一水平线。优选地,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的照明装置包括伸缩杆9a、锁紧螺栓9b、主照明灯9c,所述的伸缩杆9a的下端与操作台2侧面固结,上端与主照明灯9c连接,所述的锁紧螺栓9b设于伸缩杆9a的中部。优选地,还包括金属定型软管9d、辅助照明灯9e,所述的金属定型软管9d与伸缩杆9a上部连接,另一端与辅助照明灯9e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操作台2与放置台板3之间包裹有阻隔皮套10。优选地,所述的控制装置为PLC控制器。优选地,所述的PLC控制器输出端分别与气泵4b输入端、四个电磁阀4d输入端、主照明灯9c输入端、辅助照明灯9e输入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的PLC控制器的型号为CP1E-N60SDR-APLV。优选地,所述的按键控制盘7上设置有透明隔水膜11,防止灰尘进入按键控制盘7按键缝隙内,便于清洁擦拭。优选地,所述的半球壳套5底部横切圆直径小于滑球6的直径,避免滑球6从半球壳套5中掉出。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先将实验鼠的四肢通过绳索捆绑在捆绑柱8b上;然后用手捏住并按压按压块8h,使倒V形弹片8d两侧收缩,即锁止部8e从卡槽8f中退出;再推拉捆绑柱8b,使实验鼠四肢被拉紧并紧固后,松开按压块8h,弹簧8g在复位过程中,使锁止部8e插入到对应的卡槽8f中,即完成实验鼠固定,此时实验鼠呈仰卧位,即可开始进行实验;当需要将实验鼠调整为侧卧位时,通过控制按键控制盘7的按钮,打开对应的电磁阀4d以及气泵4b,使实验鼠一侧的两个气动升降杆4a同时升起或降下,即放置台板3向一侧倾斜,使实验鼠的侧面朝向上方,即可继续进行实验;同时,也可根据需要对应调节放置台板3的倾斜方向,满足实验不同需求;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可先拧松锁紧螺栓9b,然后调节伸缩杆9a的长度,使主照明灯9c升降至合适位置时,再拧紧锁紧螺栓8b;也可打开辅助照明灯9e,并通过掰动金属定型软管9d,调节辅助照明灯9e的照明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肾下腹主动脉栓塞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装置,包括机箱(1)、操作台(2)、放置台板(3)、升降机构、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操作台(2)设于机箱(1)上,所述的放置台板(3)设于操作台(2)上方,所述的放置台板(3)底部边角处设有半球壳套(5),且半球壳套(5)内设有滑球(6),所述的升降机构设于机箱(1)内,且升降机构的顶部穿过操作台(2)与滑球(6)连接,使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放置台板(3)升降,所述的控制装置与升降机构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肾下腹主动脉栓塞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装置,包括机箱(1)、操作台(2)、放置台板(3)、升降机构、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操作台(2)设于机箱(1)上,所述的放置台板(3)设于操作台(2)上方,所述的放置台板(3)底部边角处设有半球壳套(5),且半球壳套(5)内设有滑球(6),所述的升降机构设于机箱(1)内,且升降机构的顶部穿过操作台(2)与滑球(6)连接,使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放置台板(3)升降,所述的控制装置与升降机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下腹主动脉栓塞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气动升降杆(4a)、气泵(4b)、分气阀(4c)、电磁阀(4d),所述的放置台板(3)底部四个边角处均设有半球壳套(5),每个半球壳套(5)分别设有滑球(6),所述的气动升降杆(4a)有四个,所述的气动升降杆(4a)与放置台板(3)底部边角一一对应,且气动升降杆(4a)分别与对应的滑球(6)连接,所述的电磁阀(4d)有四个,所述的电磁阀(4d)与气动升降杆(4a)一一对应,所述的分气阀(4c)的出气端有四个,所述的气泵(4b)、分气阀(4c)、电磁阀(4d)均设于机箱(1)内,所述的气泵(4b)的出气端通过气管与分气阀(4c)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的分气阀(4c)的出气端通过气管分别与电磁阀(4d)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的电磁阀(4d)的出气端通过气管与气动升降杆(4a)的气口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分别与气泵(4b)、电磁阀(4d)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肾下腹主动脉栓塞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按键控制盘(7),所述的按键控制盘(7)与控制装置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下腹主动脉栓塞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放置台板(3)上从放置台板(3)的中心向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珊珊易敏春普跃昌周国忠韩米华胡毅
申请(专利权)人: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