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定位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844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5 23:56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超声定位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以及设置在其前部的充气导囊,其中充气导囊连接有导囊充气管,超声定位导囊设置在充气导囊后方的导管本体上,并连接有定位导囊充气管,在超声定位导囊的囊壁内周向填充有成网格状分布的金属粉末。导囊充气管和定位导囊充气管设置在导管本体一内侧,后段则从导管本体内引出。导管本体另一内侧设有冲洗管和吸引管,并在管体上设有开口。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很方便,而且成本低廉适用于一次性的医护使用,能够极好的协助各类医护人员简便直接的判定气管插管的位置,规避了术中气管导管误入食管的风险,此外本装置在术中可对气管与导管之间的间隙进行冲洗,减少感染的发生,并适用于各种体位。

An Ultrasound-Oriented Tracheal Tube

The technical scheme discloses an ultrasonic positioning tracheal tube, which includes a tube body and an inflatable guide bag arranged in the front of the tube. The inflatable guide bag is connected with an inflatable guide tube. The ultrasonic positioning guide bag is arranged on the catheter body behind the inflatable guide bag, and is connected with an inflatable tube of the positioning guide bag. The wall of the ultrasonic positioning guide bag is surrounded by a grid-shaped metal powder. The inflatable tube of the guide bag and the inflatable tube of the positioning guide bag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catheter body, and the posterior segment is drawn out from the catheter body. The other inner side of the cathet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lushing tube and a suction tube, and an opening is arranged on the tube body. The device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manufacture and low cost, and is suitable for one-time medical use. It can help all kinds of medical personnel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tracheal intubation simply and directly, and avoid the risk of mistakenly entering the esophagus during the operation. In addition, the device can wash the gap between trachea and catheter during the opera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and is suitable for all kinds of medical personnel. Body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定位气管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尤其是一种能够在超声下方便定位,并能对人体气管与气管导管间隙进行冲洗,而且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的一种超声定位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气管内插管是急诊抢救或麻醉的常用技术,是维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手段,而意外发生气管导管误入食管容易导致严重缺氧甚至死亡。常见判断气管导管位置的常规方法有直接观察气管导管是否经声门入喉、插管后充分挤压球囊面罩贮气囊观察胸廓运动是否对称、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观察插管后气管导管壁内水蒸气是否凝聚、适度挤压胸部观察气管导管是否有气体喷出、监测血氧饱和度等等,但这些方法都一定程度存在直观性欠佳、可靠性差等不足。因此,近年ETCO2(呼出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及超声成为了判断气管导管位置的新方法,其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其局限在于不能判断气管导管病人端在气管内还是主支气管内,容易受呼吸停止和面罩通气时间等因素影响,且结果也存在假阳性可能,而常规超声技术对超声技术要求高,急诊、重症或麻醉医师不经过较长时间专业培训往往难以熟练识别气管导管位置。此外,也有研究者使用生理盐水灌注气管导囊的方法,但该方法未常规应用于临床,且存在多种缺陷,如气囊压力增高注入生理盐水困难、对技术要求仍较高等不足。另外,在人体气管及气管导管间隙,常规方法设计的气管导管无法对该部分进行冲洗,从而在病人误吸胃内容物进入该间隙或该间隙出现感染灶的情况下,无法对该处进行冲洗,因此常常被认为是“盲区”。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体现超声直观且简便优势,通过体表位置寻找特殊的强回声影像即可相对直观的判断气管插管位置,尤其适用于超声基础知识相对欠缺的急诊、重症或麻醉医师的超声定位气管导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方案为一种超声定位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以及设置在其前部的充气导囊,其中充气导囊连接有导囊充气管,超声定位导囊设置在充气导囊后方的导管本体的管体上,并连接有定位导囊充气管,在超声定位导囊的囊壁内周向填充有成网格状分布的金属粉末。导囊充气管和定位导囊充气管的前段均设置在导管本体一内侧,后段则从导管本体内引出并于充气端设置止回进气阀。导管本体另一内侧则设有冲洗管和吸引管,所述冲洗管和吸引管的后段亦从导管本体内引出,其中冲洗管的前端出口开设在充气导囊与超声定位导囊间的导管本体的管体上,而吸引管的前端进口则开设在超声定位导囊下方的导管本体的管体上。本技术的设计原理在于:超声定位导囊位于声门与充气导囊之间,通过超声设备的探头能在体表气管位置对超声定位导囊进行定位,通过改进超声定位导囊的结构组成,使超声定位导囊容易在超声下呈强回声影像,由于在导囊壁内加入呈网格状分布的金属粉末,使得在超声下能够呈斑点状的强回声,区别其他强回声影像,让临床医师通过寻找特殊的强回声影像即可相对直观的判断气管插管的位置。此外,本装置中所包含设计的冲洗管及吸引管,并对出口端位置进行合理的布置,使注入液体对人体气管与气管导管之间的间隙进行冲洗更为方便,从而减少感染发生,而且无论病人的体位如何均可以在间隙的低处对注入进行冲洗后的液体进行回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很方便,而且成本低廉适用于一次性的医护使用,能够极好的协助各类医护人员简便直接的判定气管插管的位置,有效降低术中气管导管误入食管的风险,此外本装置在术中可对气管与导管之间的间隙进行冲洗,减少感染的发生,并适用于各种体位。本方案为其他优化与优选方式还包括:1、所述导囊充气管和定位导囊充气管并排设置,其中自导管本体前部到后部的方向上来看:定位导囊充气管的后段位于导囊充气管的上方,且其长度大于导囊充气管有利于操作人员对充气管做出准确快速的辨别。2、所述导囊充气管和定位导囊充气管的后段设有不同颜色的标记线,有利于操作人员进一步对充气管进行准确快速的辨别。3、所述冲洗管和吸引管并排设置,其中自导管本体前部到后部的方向上来看:吸引管的后段位于冲洗管的上方,且吸引管的长度大于冲洗管,有利于操作人员对冲洗管和吸引管作出准确快速的辨别。4、所述冲洗管和吸引管的后段设有不同颜色的标记线,有利于操作人员进一步对冲洗管和吸引管作出准确快速的辨别。5、超声定位导囊呈圆柱形,其长度为4-8cm,有利于保证导囊具有足够的长度,增大其在充气后能与患者气管内壁充分接触的面积,让超声能通过气管直接探测囊壁内金属粉末,便于迅速作出超声定位,准确判断气管插管位置。6、超声定位导囊的边角均为圆角,有利于保护患者气管免于伤害,同时提高患者治疗舒适程度。7、所述导囊充气管充气端所连接的止回进气阀设置有压力监测器,确保充气导囊的充气压力维持在25-30cmH20范围内,为了保证完成气管插管过程后充气导囊内气体充盈,使气囊保持合适的压力。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超声定位导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导管本体1、充气导囊2、导囊充气管3、超声定位导囊4、定位导囊充气管5、止回进气阀6、冲洗管7、吸引管8、金属粉末9、前端出口10、前端进口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超声定位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1以及设置在其前部(通常由于气管导管的使用需要将管体伸入患者的气管内,介于此将先期深入患者气管的导管本体端定义为前端或前部,对应于前端或前部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医疗器械的则定义为后段或后部,以此作为确定限定方位顺序的标准其)的充气导囊2,其中充气导囊2连接有导囊充气管3,本装置还包括超声定位导囊4,所述超声定位导囊4设置在充气导囊2后方的导管本体1的管体上,并连接有定位导囊充气管5,在超声定位导囊4的囊壁内周向填充有成网格状分布的金属粉末9。导囊充气管3和定位导囊充气管5的前段均设置在导管本体1一内侧,后段则从导管本体1内引出并于充气端设置止回进气阀6。导管本体1的另一内侧则设有冲洗管7和吸引管8,所述冲洗管7和吸引管8的后段亦从导管本体1内引出,其中冲洗管7的前端出口10开设在充气导囊2与超声定位导囊4间的导管本体1的管体上,而吸引管8的前端进口11则开设在超声定位导囊4下方的导管本体1的管体上。上述提到的导囊充气管3、超声定位导囊4、冲洗管7和吸引管8均为设置在导管本体1内的管身相互独立的通道,管体内腔之间不存在交汇或通道汇集的情况。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或进行麻醉时,需要通过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以维持呼吸道通常,本装置设置有充气导囊2和超声定位导囊4的管体部为前端,术中使用时将导管本体1的前部管段(包涵充气导囊2和超声定位导囊4)自患者的口腔伸入患者的咽喉部,由于气管和食管在咽喉部连交汇,且气管位于食管的前部,当导管本体1前部经咽喉部进一气管或食管一支后,通过定位导囊充气管在一定的压力下对超声定位导囊4进行充气,使得导囊与器官的管壁充分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定位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以及设置在其前部的充气导囊,所述充气导囊连接有导囊充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定位导囊设置在充气导囊后方的导管本体的管体上,并连接有定位导囊充气管;在超声定位导囊的囊壁内周向填充有成网格状分布的金属粉末;所述导囊充气管和定位导囊充气管的前段均设置在导管本体一内侧,后段则从导管本体内引出并于充气端设置止回进气阀;所述导管本体另一内侧则设有冲洗管和吸引管,所述冲洗管和吸引管的后段亦从导管本体内引出,其中冲洗管的前端出口开设在充气导囊与超声定位导囊间的导管本体的管体上,而吸引管的前端进口则开设在超声定位导囊下方的导管本体的管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定位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以及设置在其前部的充气导囊,所述充气导囊连接有导囊充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定位导囊设置在充气导囊后方的导管本体的管体上,并连接有定位导囊充气管;在超声定位导囊的囊壁内周向填充有成网格状分布的金属粉末;所述导囊充气管和定位导囊充气管的前段均设置在导管本体一内侧,后段则从导管本体内引出并于充气端设置止回进气阀;所述导管本体另一内侧则设有冲洗管和吸引管,所述冲洗管和吸引管的后段亦从导管本体内引出,其中冲洗管的前端出口开设在充气导囊与超声定位导囊间的导管本体的管体上,而吸引管的前端进口则开设在超声定位导囊下方的导管本体的管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定位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囊充气管和定位导囊充气管并排设置,其中自导管本体前部到后部的方向上来看:定位导囊充气管的后段位于导囊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平曹灵红章成陈瑶林梦莎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