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艾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810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5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艾灸器,其包括:底座,其设有一底座通孔;粘贴底板,其为中空板体,且其侧壁设有若干个U形槽;粘贴底板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于底座通孔的下端,且其下端面设有不干胶;安装座,其设于底座通孔的上端,其设有一座腔,座腔自下至上分成通气孔腔、支撑孔腔以及连接孔腔;艾柱,其设有一艾柱通孔,且其下端凸设有一卡嵌于支撑孔腔内的艾柱凸台;螺柱头,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连接孔腔连接,其设有一螺柱头通孔,螺柱头通过螺柱头通孔套设于艾柱上,且螺柱头的下端顶靠在艾柱凸台的上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艾柱和粘贴底板均能够拆卸更换,以实现重复使用,从而便于施灸且有效节约成本。

A reusable moxibus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usable moxibus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with a through hole of the base, a bottom plate pasted with a hollow plate body and several U-shaped grooves on its side wall, a top end of the pasted bottom plate connected by threads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base, and a non-sticking adhesive at the lower end face, and a mounting seat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bas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non-sticking adhesiv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base. A cavity is divided from bottom to top into ventilation cavity, support hole cavity and connecting hole cavity; Aizhu is provided with an Aizhu through hole, and its lower end is convex with an Aizhu protruding platform embedded in the support hole cavity; the stud h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hole cavity by thread connection, and is provided with a stud head through hole, and the stud head is set on the Aizhu through the stud head through hole, and the stud head is fixed on the Aizhu. The top of the lower end rests on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Aizhu protrusion. The moxa pillar and the sticking bottom plat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replaced to realize reuse, thereby facilitating moxibustion and effectively sav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艾灸器
本技术涉及艾灸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艾灸器。
技术介绍
艾灸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或艾条来熏烤人体的穴位,从而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中医疗法。目前,在进行艾灸时,除了由人工手持艾柱或艾条进行施灸之外,为了减轻施灸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施灸的稳定性和疗效,往往是使用艾灸器把艾柱固定到人体的穴位处进行施灸。目前,现有的艾灸器是把一个中空的艾柱固定在一个能够贴紧在人体皮肤上的中空底座上,艾柱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药气进入到底座内对穴位进行艾灸。现有的艾灸器的艾柱由于是固定在底座上的,其不能拆卸和更换,当艾柱燃烧完成后,整个艾灸器的寿命便结束。由于对人体的一个穴位进行艾灸需要的时间较长,施灸时往往需要更换多个艾灸器才能达到对一个穴位进行治疗目的,从而导致施灸过程麻烦且成本较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艾灸器,从而克服现有的艾灸因需要更换多个艾灸器才能达到对一个穴位进行治疗目的而导致施灸过程麻烦且成本较高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艾灸器,其中,包括:底座,其设置有一底座通孔;粘贴底板,其为中空板体,且该粘贴底板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开口朝下的U形槽;该粘贴底板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底座通孔的下端,且该粘贴底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不干胶;安装座,其设置于所述底座通孔的上端,该安装座设置有一座腔,所述座腔自下至上分成通气孔腔、支撑孔腔以及连接孔腔,所述支撑孔腔的孔径大于所述通气孔腔的孔径,所述连接孔腔的孔径大于所述支撑孔腔的孔径;艾柱,其设置有一艾柱通孔,且该艾柱的下端凸设有一卡嵌于所述支撑孔腔内的艾柱凸台;螺柱头,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连接孔腔进行连接,该螺柱头设置有一螺柱头通孔,该螺柱头通过所述螺柱头通孔套设于所述艾柱上,且该螺柱头的下端顶靠在所述艾柱凸台的上端面。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为一上小下大的锥形筒体,所述粘贴底板为一圆环体。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的下端延伸到所述底座通孔内。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柱头的上端设置有一集灰罩。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艾柱凸台的下端面凹设有一环形槽,所述支撑孔腔的底部凸设有一与所述环形槽对应的环形凸起。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槽和所述环形凸起的轴向截面呈V形状。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粘贴底板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层所述不干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粘贴底板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于底座通孔的下端,且艾柱的艾柱凸台由螺柱头进行压紧,螺柱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连接孔腔进行连接,从而在底座和粘贴底板固定在人体穴位上后,不需要拔掉底座和粘贴底板而通过直接换上新的艾柱就能对穴位进行持续施灸,且对一个穴位施灸完成后,可以通过更换新的粘贴底板便能实现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能够重复使用的艾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艾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粘贴底板,21-U形槽,22-不干胶;3-安装座,31-通气孔腔,32-支撑孔腔,33-连接孔腔,34-环形凸起;4-艾柱,41-艾柱凸台,42-环形槽,5-螺柱头,6-集灰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至图3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艾灸器的结构示意图,该能够重复使用的艾灸器包括底座1、粘贴底板2、安装座3、艾柱4以及螺柱头5,参考图1,底座1设置有一底座通孔,底座通孔的上下两端开口,以使底座1为中空的结构。粘贴底板2为中空板体,且粘贴底板2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开口朝下的U形槽21。粘贴底板2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于底座通孔的下端,从而使粘贴底板2能够拆卸。可以是在底座1的底座通孔的下端设置有内螺纹,且粘贴底板2的上端凸设有与底座通孔的内螺纹进行啮合连接的中空螺柱。粘贴底板2的下端面设置有不干胶22。对本技术进行包装时,不干胶22通过贴片挡住。撕开贴片后,粘贴底板2能够通过不干胶22粘贴固定在人体的皮肤上,从而使底座1能够稳定地位于人体的穴位上,把底座1固定好后,底座1的底座通孔的下端通过粘贴底板2的U形槽21与外界相通。优选地,底座1为一上小下大的锥形筒体,底座1的底座通孔也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孔腔,且粘贴底板2为一圆环体。且优选地,粘贴底板2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层不干胶22,相邻两层不干胶22通过隔片隔开。在底座1通过粘贴底板2的最下层的不干胶22粘贴到皮肤上使用完成拆下来后,最下层的不干胶22将失去粘力,不能再使用,此时可以把最下层的不干胶22拆下,以使粘贴底板2能够通过上一层不干胶22粘贴到皮肤上,从而使粘贴底板2能够重复使用,以提高粘贴底板2的使用寿命。参考图1和图3,安装座3设置于底座通孔的上端,安装座3设置有一座腔,座腔的上下两端开口,座腔自下至上分成通气孔腔31、支撑孔腔32以及连接孔腔33,通气孔腔31、支撑孔腔32以及连接孔腔33均为圆孔腔,支撑孔腔32的孔径大于通气孔腔31的孔径,连接孔腔33的孔径大于支撑孔腔32的孔径,即三个孔腔是自下至上逐渐增大的。参考图1和图2,艾柱4设置有一艾柱通孔,艾柱通孔的上下两端开口。艾柱4的下端凸设有一卡嵌于支撑孔腔32内的艾柱凸台41,艾柱凸台41的直径大于艾柱4的直径和通气孔腔31的孔径,艾柱凸台41与支撑孔腔32为间隙配合,艾柱凸台41套设于支撑孔腔32内,且艾柱凸台41托设于支撑孔腔32的底部,且艾柱通孔的下端通过通气孔腔31与底座1的底座通孔相通。艾柱4燃烧时,其产生的热量和药气通过艾柱通孔和通气孔腔31进入到底座1内,以对穴位处的皮肤进行艾灸,最后热量和药气从U形槽21通向外界。优选地,安装座3的下端延伸到底座1的底座通孔内,从而使通气孔腔31靠近皮肤,提高疗效。继续参考图1,螺柱头5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连接孔腔33进行连接,连接孔腔33设置有内螺纹,螺柱头5通过外螺纹与连接孔腔33的内螺纹进行配合。螺柱头5的上端设置有大于安装座3的上端的螺柱头凸台,以便于转动螺柱头5,并对螺柱头5进行限位。螺柱头5设置有一螺柱头通孔,螺柱头5通过螺柱头通孔套设于艾柱4上,螺柱头通孔与艾柱4为间隙配合,且螺柱头5的下端顶靠在艾柱凸台41的上端面,以通过螺柱头5进行锁紧,艾柱4不能向上移动,也不能晃动,从而被稳定地固定在支撑孔腔32内,且螺柱头5是通过下端顶靠在艾柱4的艾柱凸台41的上端面来固定艾柱4,其不会对艾柱4产生轴向的作用力,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安装时艾柱4时折断艾柱4。优选地,继续参考图2和图3,艾柱凸台41的下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设置有一底座通孔;粘贴底板,其为中空板体,且该粘贴底板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开口朝下的U形槽;该粘贴底板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底座通孔的下端,且该粘贴底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不干胶;安装座,其设置于所述底座通孔的上端,该安装座设置有一座腔,所述座腔自下至上分成通气孔腔、支撑孔腔以及连接孔腔,所述支撑孔腔的孔径大于所述通气孔腔的孔径,所述连接孔腔的孔径大于所述支撑孔腔的孔径;艾柱,其设置有一艾柱通孔,且该艾柱的下端凸设有一卡嵌于所述支撑孔腔内的艾柱凸台;螺柱头,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连接孔腔进行连接,该螺柱头设置有一螺柱头通孔,该螺柱头通过所述螺柱头通孔套设于所述艾柱上,且该螺柱头的下端顶靠在所述艾柱凸台的上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设置有一底座通孔;粘贴底板,其为中空板体,且该粘贴底板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开口朝下的U形槽;该粘贴底板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底座通孔的下端,且该粘贴底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不干胶;安装座,其设置于所述底座通孔的上端,该安装座设置有一座腔,所述座腔自下至上分成通气孔腔、支撑孔腔以及连接孔腔,所述支撑孔腔的孔径大于所述通气孔腔的孔径,所述连接孔腔的孔径大于所述支撑孔腔的孔径;艾柱,其设置有一艾柱通孔,且该艾柱的下端凸设有一卡嵌于所述支撑孔腔内的艾柱凸台;螺柱头,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连接孔腔进行连接,该螺柱头设置有一螺柱头通孔,该螺柱头通过所述螺柱头通孔套设于所述艾柱上,且该螺柱头的下端顶靠在所述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元刘登荷卢宇刘燕琼秦雪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