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过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655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5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过线装置,包括包覆垫,所述包覆垫的内部依次贯穿设置有第一复位过线和第二复位过线,所述第一复位过线的上方平行设置有第二复位过线,所述包覆垫的外侧设置有防护面,且包覆垫的内侧粘接有防护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防护垫的设计,能够很好的吸附汗水,并且还能够对膝盖部位进行消毒杀菌,避免了在防护的过程中导致细菌的大量滋生;通过该设计,能够对股骨、胫骨和膝盖骨进行防护,能够快速的恢复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避免了在恢复过程中三者之间发生错位,提供了良好的保护作用;该装置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A reduction and threading device fo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vulsion fra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duction crossing device fo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vulsion fracture, which comprises a covering pad. The first reduction crossing line and the second reduction crossing line are arranged successively through the inner part of the covering pad. A second reduction crossing line is arranged parallel above the first reduction crossing line. The outer side of the covering pad is provided with a protective surface,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covering pad is bonded with a protective pad.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protective pad, the sweat can be well absorbed, and the knee part can be disinfected and sterilized, thus avoiding a large number of bacteria breeding in the process of protection; through the design, the femur, tibia and knee bones can be protected, the avulsion fracture of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can be quickly restored, and the three in the process of recovery can be avoided.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fabrication, easy operation,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easy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过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是一种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过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导致人的腿部骨折受伤,需要一种装置来辅助恢复股骨、胫骨和膝盖骨,人们腿部的股骨与胫骨就会发生交叉错位,导致膝盖骨向外凸,从而延长了恢复时间,并且在防护的过程中,膝盖部位容易滋生细菌。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过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过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过线装置,包括包覆垫、第一复位过线、第二复位过线、防护面、防护垫、无纺布层、竹纤维层、纳米银复合抗菌层和棉麻层,所述包覆垫的内部依次贯穿设置有第一复位过线和第二复位过线,所述第一复位过线的上方平行设置有第二复位过线,所述包覆垫的外侧设置有防护面,且包覆垫的内侧粘接有防护垫。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垫包括无纺布层、竹纤维层、纳米银复合抗菌层和棉麻层,所述防护垫的内部设置有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的内侧紧压粘接有竹纤维层,所述竹纤维层的内侧紧压粘接有纳米银复合抗菌层,所述纳米银复合抗菌层的内侧粘接有棉麻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复位过线和第二复位过线的直径均为1.2cm。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复位过线和第二复位过线均为一种钢丝材质的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复位过线的两端均套接有防滑端帽,防滑端帽的外部设置有防滑纹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包覆垫的内侧粘接有柔顺垫,柔顺垫的厚度为1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防护垫的设计,能够很好的吸附汗水,并且还能够对膝盖部位进行消毒杀菌,避免了在防护的过程中导致细菌的大量滋生;通过该设计,能够对股骨、胫骨和膝盖骨进行防护,能够快速的恢复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避免了在恢复过程中三者之间发生错位,提供了良好的保护作用;该装置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过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过线装置中防护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包覆垫;2、第一复位过线;3、第二复位过线;4、防护面;5、防护垫;51、无纺布层;52、竹纤维层;53、纳米银复合抗菌层;54、棉麻层。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过线装置,包括包覆垫1、第一复位过线2、第二复位过线3、防护面4、防护垫5、无纺布层51、竹纤维层52、纳米银复合抗菌层53和棉麻层54,包覆垫1的内部依次贯穿设置有第一复位过线2和第二复位过线3,第一复位过线2的上方平行设置有第二复位过线3,包覆垫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面4,第一复位过线2和第二复位过线3的直径均为1.2cm,第一复位过线2和第二复位过线3均为一种钢丝材质的构件,第一复位过线2的两端均套接有防滑端帽,防滑端帽的外部设置有防滑纹路,包覆垫1的内侧粘接有柔顺垫,柔顺垫的厚度为1cm,通过该设计,能够对股骨、胫骨和膝盖骨进行防护,能够快速的恢复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避免了在恢复过程中三者之间发生错位,提供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包覆垫1的内侧粘接有防护垫5,防护垫5包括无纺布层51、竹纤维层52、纳米银复合抗菌层53和棉麻层54,防护垫5的内部设置有无纺布层51,无纺布层51的内侧紧压粘接有竹纤维层52,竹纤维层52的内侧紧压粘接有纳米银复合抗菌层53,纳米银复合抗菌层53的内侧粘接有棉麻层54,通过防护垫5的设计,能够很好的吸附汗水,并且还能够对膝盖部位进行消毒杀菌,避免了在防护的过程中导致细菌的大量滋生。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包覆垫1的内部依次贯穿设置有第一复位过线2和第二复位过线3,第一复位过线2的上方平行设置有第二复位过线3,包覆垫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面4,医护人员将包覆垫1的内侧贴在病人的膝盖位置处,向内拉动第一复位过线2和第二复位过线3,使得发生错位的膝盖骨回归原位,再分别将第一复位过线2和第二复位过线3的两端绕接在一起,这样的设计方式能够很好保证股骨、胫骨和膝盖骨的恢复;其次,在包覆垫1的内侧粘接有防护垫5,防护垫5包括无纺布层51、竹纤维层52、纳米银复合抗菌层53和棉麻层54,防护垫5的内部设置有无纺布层51,无纺布层51的内侧紧压粘接有竹纤维层52,竹纤维层52的内侧紧压粘接有纳米银复合抗菌层53,纳米银复合抗菌层53的内侧粘接有棉麻层54,由于竹纤维层52和纳米银复合抗菌层53具备良好的抗菌消毒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的滋生,并且由于棉麻层54的吸附作用,能够吸附人体排出的汗水,这样的设计能够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过线装置,包括包覆垫(1)、第一复位过线(2)、第二复位过线(3)、防护面(4)、防护垫(5)、无纺布层(51)、竹纤维层(52)、纳米银复合抗菌层(53)和棉麻层(54),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垫(1)的内部依次贯穿设置有第一复位过线(2)和第二复位过线(3),所述第一复位过线(2)的上方平行设置有第二复位过线(3),所述包覆垫(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面(4),且包覆垫(1)的内侧粘接有防护垫(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过线装置,包括包覆垫(1)、第一复位过线(2)、第二复位过线(3)、防护面(4)、防护垫(5)、无纺布层(51)、竹纤维层(52)、纳米银复合抗菌层(53)和棉麻层(54),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垫(1)的内部依次贯穿设置有第一复位过线(2)和第二复位过线(3),所述第一复位过线(2)的上方平行设置有第二复位过线(3),所述包覆垫(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面(4),且包覆垫(1)的内侧粘接有防护垫(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5)包括无纺布层(51)、竹纤维层(52)、纳米银复合抗菌层(53)和棉麻层(54),所述防护垫(5)的内部设置有无纺布层(51),所述无纺布层(51)的内侧紧压粘接有竹纤维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丁晶占新华刘礼金韦小莉袁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尚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