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焦镜头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394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焦镜头及移动终端,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平板玻璃和滤光片。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凹面。移动终端包括长焦镜头及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设置于长焦镜头的成像面,用于接收长焦镜头输出的光信号并形成与光信号对应的电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长焦镜头及移动终端,相比常规的长焦镜头可实现更高的变倍比,能够更好的满足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及高清成像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焦镜头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头
,特别涉及一种长焦镜头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便携式电子产品成像质量的追求,双摄像头已经成了手机产品的标配。为了达到高质量的成像效果,大多数手机采用了“定焦双摄”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广角镜头+长焦镜头的组合,既能进行广角拍摄,也能在远景拍摄时将景物清晰的放大,从而使手机也能拍摄出与单反相机相媲美的效果。现有的双摄像头产品中,常规的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的等效焦距比在3~5倍之间,组合搭配使用可使变倍比达到3~5倍,与传统的变焦镜头相比变倍太小,难以满足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及高清成像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焦镜头及移动终端,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长焦镜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平板玻璃和滤光片。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凹面。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长焦镜头及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设置于长焦镜头的成像面,用于接收长焦镜头输出的光信号并形成与光信号对应的电信号。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焦镜头及移动终端可实现更高的变倍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焦镜头和常规的广角镜头的等效焦距比在8倍以上,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焦镜头搭配常规的广角镜头组合使用,可以实现8倍以上变焦,能够更好的满足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及高清成像需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轴上点球差曲线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轴上点球差曲线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轴上点球差曲线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轴上点球差曲线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7的俯视图。主要元素符号说明光阑ST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平板玻璃G1滤光片G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长焦镜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平板玻璃和滤光片。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长焦镜头满足条件式:0.75<TTL/f<2.0;其中,TTL表示长焦镜头的光学总长,f表示长焦镜头的焦距。满足上述条件可有效地缩短镜头的光学总长,促进镜头的小型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平板玻璃满足条件式:Nd4>1.8;其中,Nd4表示平板玻璃的折射率。平板玻璃采用高折射率的材质,便于光线的入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采用玻璃材质。由于玻璃材质的耐温效果更好,且性能更稳定,第一透镜采用玻璃材质可以有效实现镜头的消热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长焦镜头满足条件式:3<f/R1<5;其中,f表示长焦镜头的焦距,R1表示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当f/R1的值超过下限,则第一透镜的屈折力变大,不利于确保周边性能,偏芯敏感度变大;当f/R1的值超过上限,镜头的色差修正比较困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长焦镜头满足条件式:1<R1/R6<2;其中,R1表示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6表示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满足上述条件,可有效的提升长焦镜头的边缘的解像能力。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长焦镜头满足条件式:0<CT2/CT1<2;其中,CT1表示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2表示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满足上述条件,可有效地缩短长焦镜头的光学总长,促进长焦镜头小型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长焦镜头满足条件式:-5<f2/f1<5;其中,f1表示第一透镜的焦距,f2表示第二透镜的焦距。当f2/f1的值超过下限,屈折力变大,偏芯敏感度变大;当f2/f1的值超过上限,屈折力变小,不利于维持小型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长焦镜头满足条件式:-1<f3/f<0;其中,f3表示第三透镜的焦距,f表示长焦镜头的焦距。当f3/f的值超过下限,对于轴外光线,将会发生高阶像差,性能恶化;当f3/f的值超过上限,场曲、慧差的修正比较困难,偏芯敏感度变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长焦镜头满足条件式:-2<(R3+R4)/(R3-R4)<5;其中,R3表示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4表示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当(R3+R4)/(R3-R4)的值超过上限时,场曲和畸变朝正方向过分增大,校正困难。相反,当(R3+R4)/(R3-R4)的值超过下限时,场曲和畸变朝负方向过分增大,校正困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长焦镜头满足条件式:-2<R4/f2<3;其中,R4表示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f2表示第二透镜的焦距。当R4/f2的值超过下限,R4的屈折力变大,不利于确保周边性能,偏芯敏感度变大;当R4/f2的值超过上限,场曲的修正比较困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以及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中至少有一个面为非球面,且物侧与第一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非球面表面可以使长焦镜头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以削减像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长焦镜头,移动终端还包括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设置于长焦镜头的成像面,用于接收长焦镜头输出的光信号并形成与光信号对应的电信号。本专利技术中各个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非球面的表面形状均满足下列方程:其中,z表示曲面离开曲面顶点在光轴方向的距离,c表示曲面顶点的曲率,k表示二次曲面系数,h表示光轴到曲面的距离,B、C、D、E、F、G、H分别表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十二阶、十四阶、十六阶曲面系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焦镜头和常规的长焦镜头相比,可实现更高的变倍比。其中,变倍比是指在像素相同的前提下,长焦镜头的等效焦距与广角镜头的等效焦距的比值。等效焦距=实际焦距*焦距转换系数;焦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凹面;平板玻璃;以及滤光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凹面;平板玻璃;以及滤光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镜头满足条件式:0.75<TTL/f<2.0;其中,TTL表示所述长焦镜头的光学总长,f表示所述长焦镜头的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玻璃满足条件式:Nd4>1.8;其中,Nd4表示所述平板玻璃的折射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采用玻璃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镜头满足条件式:3<f/R1<5;其中,f表示所述长焦镜头的焦距,R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镜头满足条件式:1<R1/R6<2;其中,R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6表示所述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镜头满足条件式:0<CT2/CT1<2;其中,CT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镜头满足条件式:-5<f2/f1<5;其中,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绪明曾昊杰曾吉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