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防震减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增长,大量人口向城市聚集,导致城市住房紧张,为缓解这一压力,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超高层建筑,这使得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迎来了黄金期。超高层建筑在数量上迅猛增长,同时也向更高、更大的方向发展,在解决城市需求与城市问题上做出了贡献。然而,越来越多的建筑形式不断涌现也导致结构设计和节点设计的难度加大,如何设计建筑物的关键节点从而满足建筑和结构安全可靠,已经越来越成为了结构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部分。钢结构节点起着把梁上荷载和屋面楼面荷载传递给柱子的这样的中间转换站的功能。在火灾下,钢结构节点坏了,那么整个楼面将会塌陷,所以要加强钢结构节点设计。在已知的研究中,多为钢结构节点整体受火情况下的研究;而对于钢结构节点不同位置受火情况的研究较少,现有的钢结构节点抗火试验装置对钢结构节点不同位置受火情况进行研究时,需要人工将加热机构进行调节,同时,加热机构的固定复杂繁琐,容易出现松动现象,现有的抗火试验装置不仅加热机构调节不方便,且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力体(1)、加热机构、加载机构、调节机构和导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部和控制部,所述加载机构固定在反力体(1)上,所述加载机构与加热部活动连接,所述加热部安装在导热机构内部,所述加热部与导热机构间隙配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调节件与紧固调节件,所述滑动调节件安装在反力体(1)与导热机构之间,所述紧固调节件安装在导热机构与加载机构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力体(1)、加热机构、加载机构、调节机构和导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部和控制部,所述加载机构固定在反力体(1)上,所述加载机构与加热部活动连接,所述加热部安装在导热机构内部,所述加热部与导热机构间隙配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调节件与紧固调节件,所述滑动调节件安装在反力体(1)与导热机构之间,所述紧固调节件安装在导热机构与加载机构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括加热线圈(8)、加热柱(9),所述加热柱(9)外缠绕有加热线圈(8),所述加热柱(9)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6),所述加热线圈(8)外套接有导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包括第一导热套(43)与第二导热套(44),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面板与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固定在加热柱(9)上,所述控制面板与温控器电性连接,所述加热柱(9)包括第一钢管(12)与第二钢管(13),所述第一钢管(12)与第二钢管(13)通过紧固件(1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调节件包括扣接部与调节部,所述扣接部包括扣合件(33)与固定在反立体上的固定环(32),所述扣合件(33)卡扣在固定环(32)内,所述扣合件(33)下方固定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包括第一活动部(34)、第二活动部(35),所述第一活动部(34)与第二活动部(35)滑动连接,所述扣合件(33)固定在第一活动部(34)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部(34)上固定有若干个橡胶凸起(37),所述第二活动部(35)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五凹槽(38),所述橡胶凸起(37)与第五凹槽(38)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部(35)下方固定有卡合块(36),所述卡合块(36)为球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调节件包括卡合部与固定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姜亚强,郭文轩,张亚军,张皓月,张苏河,马帅,吴加超,周萌,段亚昆,史伟男,陈振兴,郑今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