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629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包括反力体、加热机构、加载机构、调节机构和导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部和控制部,所述加载机构一端固定在反力体上,所述加热部与所述加载机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加热部与导热机构间隙配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调节件与紧固调节件,所述滑动调节件安装在反力体与导热机构之间,所述紧固调节件安装在导热机构与加载机构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研究多种钢结构节点抗火实验,可以完成钢结构节点不同位置在受热情况下的抗火实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防震减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增长,大量人口向城市聚集,导致城市住房紧张,为缓解这一压力,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超高层建筑,这使得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迎来了黄金期。超高层建筑在数量上迅猛增长,同时也向更高、更大的方向发展,在解决城市需求与城市问题上做出了贡献。然而,越来越多的建筑形式不断涌现也导致结构设计和节点设计的难度加大,如何设计建筑物的关键节点从而满足建筑和结构安全可靠,已经越来越成为了结构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部分。钢结构节点起着把梁上荷载和屋面楼面荷载传递给柱子的这样的中间转换站的功能。在火灾下,钢结构节点坏了,那么整个楼面将会塌陷,所以要加强钢结构节点设计。在已知的研究中,多为钢结构节点整体受火情况下的研究;而对于钢结构节点不同位置受火情况的研究较少,现有的钢结构节点抗火试验装置对钢结构节点不同位置受火情况进行研究时,需要人工将加热机构进行调节,同时,加热机构的固定复杂繁琐,容易出现松动现象,现有的抗火试验装置不仅加热机构调节不方便,且固定方式繁琐,无法快捷地将加热机构进行固定,且紧固度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既可以实现加热机构调节灵活,又可以提高加热机构紧固度,进而实现对钢结构节点的不同位置加热,研究钢结构节点不同位置在受火的情况下的行为规律,通过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指导在实际建造建筑时的抗火设计,提高其抗火性能的抗火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实现加热机构调节灵活,还可以提高加热机构紧固度,且实现对钢结构节点的不同位置加热,研究钢结构节点不同位置在受火的情况下的行为规律,通过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指导在实际建造建筑时的抗火设计,提高钢结构节点的抗火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包括反力体、加热机构、加载机构、调节机构和导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部和控制部,所述加载机构固定在反力体上,所述加载机构与加热部活动连接,所述加热部安装在导热机构内部,所述加热部与导热机构间隙配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调节件与紧固调节件,所述滑动调节件安装在反力体与导热机构之间,所述紧固调节件安装在导热机构与加载机构之间。优选的,所述加热部包括加热线圈、加热柱,所述加热柱外缠绕有加热线圈,所述加热柱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加热线圈外套接有导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包括第一导热套与第二导热套,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面板与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固定在加热柱上,所述控制面板与温控器电性连接,所述加热柱包括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组成,所述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通过紧固件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动调节件包括扣接部与调节部,所述扣接部包括扣合件与固定在反立体上的固定环,所述扣合件卡扣在固定环内,所述扣合件下方固定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包括第一活动部、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一活动部与第二活动部滑动连接,所述扣合件固定在第一活动部顶端。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部上固定有若干个橡胶凸起,所述第二活动部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五凹槽,所述橡胶凸起与第五凹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部下方固定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为球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紧固调节件包括卡合部与固定部,所述卡合部包括卡扣件,第一导热套和第二导热套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有若干个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凹槽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弹性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上固定有卡扣件,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加载机构的外壁上,所述卡扣件与固定板相扣合。优选的,所述卡扣件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壁上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上固定有凸起,所述凸起与弧形凹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弧形凹槽内固定有软接件,所述软接件与第二凹槽侧壁的倾斜角度为15°-30°,所述凸起上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橡胶块表面的倾斜角度和软接件与第二凹槽侧壁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软接件与第三凹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套和第二导热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两端开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卡合块与卡合槽卡接,所述滑槽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卡合块与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二通孔在同一中心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套与第二导热套的内壁上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通过吸合部扣合在第一凹槽前端,所述吸合部与第一凹槽在同一中心线上。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抗火试验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加热机构灵活调节,还可以提高加热机构紧固度,提高加热效率,且实现对钢结构节点的不同位置加热,研究钢结构节点不同位置在受火的情况下的行为规律,通过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指导在实际建造建筑时的抗火设计,提高钢结构节点的抗火性能;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加热机构更容易控制温度,便于遥控、细调、占实验室空间小以及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试件来更改加热机构的尺寸,通过实验内容灵活确定,抗火试验装置安装、拆卸更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抗火试验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对单个节点柱某一位置进行加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密封门处于打开状态的加热机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密封门处于关闭状态的加热机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调节机构配合使用的加热机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卡合部与固定部卡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图6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导热机构的左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加热柱的俯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加热柱的左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密封门的主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反力体;2-压力件;3-传感器;4-固定梁;8-加热线圈;9-加热柱;12-第一钢管;13-第二钢管;14-紧固件;16-第一凹槽;17-第一弹性件;18-卡扣件;19-第二凹槽;20-弧形凹槽;21-软接件;23-密封门;24-固定板;25-橡胶块;26-凸起;27-第三凹槽;28-挂钩;29-索眼;32-固定环;33-扣合件;34-第一活动部;35-第二活动部;36-卡合块;37-橡胶凸起;38-第五凹槽;39-滑槽;40-卡合槽;41-第三通孔;42-吸合部;43-第一导热套;44-第二导热套;45-第一通孔;46-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包括反力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力体(1)、加热机构、加载机构、调节机构和导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部和控制部,所述加载机构固定在反力体(1)上,所述加载机构与加热部活动连接,所述加热部安装在导热机构内部,所述加热部与导热机构间隙配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调节件与紧固调节件,所述滑动调节件安装在反力体(1)与导热机构之间,所述紧固调节件安装在导热机构与加载机构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力体(1)、加热机构、加载机构、调节机构和导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部和控制部,所述加载机构固定在反力体(1)上,所述加载机构与加热部活动连接,所述加热部安装在导热机构内部,所述加热部与导热机构间隙配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调节件与紧固调节件,所述滑动调节件安装在反力体(1)与导热机构之间,所述紧固调节件安装在导热机构与加载机构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括加热线圈(8)、加热柱(9),所述加热柱(9)外缠绕有加热线圈(8),所述加热柱(9)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6),所述加热线圈(8)外套接有导热机构,所述导热机构包括第一导热套(43)与第二导热套(44),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面板与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固定在加热柱(9)上,所述控制面板与温控器电性连接,所述加热柱(9)包括第一钢管(12)与第二钢管(13),所述第一钢管(12)与第二钢管(13)通过紧固件(1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调节件包括扣接部与调节部,所述扣接部包括扣合件(33)与固定在反立体上的固定环(32),所述扣合件(33)卡扣在固定环(32)内,所述扣合件(33)下方固定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包括第一活动部(34)、第二活动部(35),所述第一活动部(34)与第二活动部(35)滑动连接,所述扣合件(33)固定在第一活动部(34)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部(34)上固定有若干个橡胶凸起(37),所述第二活动部(35)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五凹槽(38),所述橡胶凸起(37)与第五凹槽(38)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部(35)下方固定有卡合块(36),所述卡合块(36)为球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节点的抗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调节件包括卡合部与固定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姜亚强郭文轩张亚军张皓月张苏河马帅吴加超周萌段亚昆史伟男陈振兴郑今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