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6079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3:26
电力转换装置(100)具备主体(10)和第一散热部(11),主体(10)具有设置有电力转换部(2、4)及线圈(31)的基板(6),第一散热部(11)保持基板(6)并且进行基板(6)的散热,基板(6)由一片构成,线圈(31)与基板(6)一体形成,第一散热部(11)固定于基板(6)的基板第一面(6X),该第一散热部(11)的散热第二面(11Y)具有与基板(6)的形成有线圈(31)的部位相向并抵接的线圈冷却部(11A),该第一散热部(11)的散热第一面(11X)形成为电力转换装置(100)的第一方向侧(Y1)的最外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力转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向DCDC转换器等电力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电力转换装置,已知如下绝缘型开关电源装置:将具有一次绕组的第一电路基板和具有二次绕组的第二电路基板层叠配置,以卷绕一次绕组及二次绕组双方的方式设置贯通第一电路基板及第二电路基板的铁芯,并设置有用于释放来自变压器T(铁芯)的热的散热构件,所述一次绕组为将导电膜图案化而形成为线圈图案,所述二次绕组为相同地将导电膜图案化而形成为线圈图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公开了在作为电力转换装置的电源单元中使用的以下散热基板。在金属板上固定呈布线图案状埋入引线框架而成的片状传热树脂部。将埋入该片状传热树脂部的引线框架作为布线图案,在该引线框架的表面上安装功率器件、电容器等。在金属板和片状传热树脂部的上下分别设置有半圆状的铁氧体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编号WO2012/10822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601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作为以往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绝缘型开关电源装置如以上那样构成,使散热构件与铁芯接触并进行散热。但是,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具备主体和第一散热部,该主体具有设置有电力转换部及线圈的基板,该第一散热部保持所述基板并且进行所述基板的散热,其中,所述基板由一片构成,所述线圈与所述基板一体形成,并且与所述电力转换部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部固定于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侧的、所述基板的基板第一面,与所述第一方向侧相反的第二方向侧的该第一散热部的散热第二面具有线圈冷却部,该线圈冷却部与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线圈的部位相向并抵接,该第一散热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侧的散热第一面形成为所述电力转换装置的所述第一方向侧的最外周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22 JP 2016-162040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具备主体和第一散热部,该主体具有设置有电力转换部及线圈的基板,该第一散热部保持所述基板并且进行所述基板的散热,其中,所述基板由一片构成,所述线圈与所述基板一体形成,并且与所述电力转换部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部固定于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的第一方向侧的、所述基板的基板第一面,与所述第一方向侧相反的第二方向侧的该第一散热部的散热第二面具有线圈冷却部,该线圈冷却部与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线圈的部位相向并抵接,该第一散热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侧的散热第一面形成为所述电力转换装置的所述第一方向侧的最外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电力转换部具有多个电力转换元件,各所述电力转换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固定于所述基板第一面,所述第一散热部的所述散热第二面具有元件冷却部,该元件冷却部与所述基板第一面的所述电力转换元件相向并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基板在所述线圈的中心具有在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上开口的开口部,所述主体具有配置于所述开口部的作为所述线圈的磁心的铁芯,所述第一散热部的所述散热第二面具有与所述铁芯相向并抵接的铁芯冷却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具备第二散热部,该第二散热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方向侧的所述基板的基板第二面并进行所述基板的散热,所述第二散热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侧的散热第一面具有线圈冷却部,该线圈冷却部与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线圈的部位相向并抵接,该第二散热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侧的散热第二面形成为所述电力转换装置的所述第二方向侧的最外周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具备第二散热部,该第二散热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方向侧的所述基板的基板第二面,各所述电力转换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固定于所述基板第二面,所述第二散热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侧的散热第一面具有线圈冷却部和元件冷却部,该线圈冷却部与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线圈的部位相向并抵接,该元件冷却部与所述基板第二面的所述电力转换元件相向并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在所述线圈冷却部与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线圈的部位之间设置有具有传热性的第一热阻降低部。7.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在所述线圈冷却部与所述基板的形成有所述线圈的部位之间设置有具有传热性的第一热阻降低部,在所述元件冷却部与所述电力转换元件之间设置有具有传热性的第二热阻降低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散热部在该第一散热部的所述散热第二面上具备向所述第二方向侧突出的突设部,并具有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原贵昭村上哲近藤亮太岩蕗宽康东野浩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