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防渗交叉施工的吊篮支架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834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防渗交叉施工的吊篮支架及其施工工艺,特别适用于大型水利大坝工程建设中使用,属于吊篮支架及其施工工艺技术领域。包括多个相间隔且呈一字型排列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安装于施工面上且可拆卸的垂直架杆,垂直架杆的顶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水平架杆,多个水平架杆的末端下表面共同构成用于安装轨道的轨道安装面,多个垂直架杆的底部外表面共同构成用于安装卷帘的卷帘安装面,水平架杆的末端上表面设有垂直挡板,垂直挡板与施工面、水平架杆共同构成一个U型槽,U型槽的内表面铺设有垫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吊篮的水平移动、防雨水、防坠物、养护等多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防渗交叉施工的吊篮支架及其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防渗交叉施工的吊篮支架及其施工工艺,特别适用于大型水利大坝工程建设中使用,属于吊篮支架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吊篮是建筑工程高空作业中应用最普遍的建筑机械,可用于外墙保温、幕墙安装,外墙装饰、外墙清洗等,吊篮整个系统一般包括吊篮、吊篮的悬挂机构、吊篮支架。传统的吊篮支架都是安装在平台上的,很多建设中的建筑物不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限制了吊篮的在其中的应用。在大型水利大坝工程建设中,整个工期需要历时几年的时间,在大坝施工的同时需要对坝体进行保温工程,此工程需要使用大量的吊篮,但由于大坝顶部持续施工,不能给吊篮提供一个支架平台,吊篮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在工程使用中,传统吊篮不具备移动功能,如果想实现整个墙体的施工,必须满挂吊篮,盲区多,成本大。目前,现有的能实现吊篮移动的专利(CN202755635U),在专利(CN202755635U)中,吊篮实现水平移动来源于可水平移动的吊篮支架,其支架仍是采用传统平台搭建,易受到施工的影响,而且存在吊篮支架不稳固的隐患,吊篮的移动范围也易受到限制。众所周知,墙体的外饰工程应用到多种建筑材料,比如聚氨酯硬泡、聚脲防水涂料、聚苯颗粒保温砂浆、防裂水泥等,某些材料(聚氨酯、聚脲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防水、防潮,而某些材料(必须水泥、砂浆等)在施工后需要养护,保持湿润的环境。施工中一般在墙体上搭建接水槽来防雨、防冲刷水,施工难度大,易造成高空坠物,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水泥养护则需要大量的人工高频率喷洒雾化水,费时费力。因此,亟待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保温防渗交叉施工的吊篮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打破传统吊篮支架必须安装在平台的限制,并针对水利工程中吊篮使用率低、盲区大、坝体养护、施工安全等问题,实现了吊篮的水平移动、防雨水、防坠物等多种功能的保温防渗交叉施工的吊篮支架。一种保温防渗交叉施工的吊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间隔且呈一字型排列的支架本体11,支架本体11包括安装于施工面上且可拆卸的垂直架杆2,垂直架杆2的顶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水平架杆4,多个水平架杆4的末端下表面共同构成用于安装轨道7的轨道安装面12,多个垂直架杆2的底部外表面共同构成用于安装卷帘10的卷帘安装面13,水平架杆4的末端上表面设有垂直挡板5,垂直挡板5与施工面、水平架杆4共同构成一个U型槽16,U型槽16的内表面铺设有垫板8;优选的,所述垂直架杆2与水平架杆4之间安装有用于增加强度的斜架杆6,斜架杆6一端位于卷帘10上方、另一端位于轨道7后方;优选的,所述施工面为墙面、坝体1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垂直架杆2通过螺栓3安装于坝体的螺栓孔17内,垂直架杆2的高度方向上安装有多个相间隔的螺栓安装孔18;优选的,所述垫板8覆盖U型槽16的整个内表面,垫板8的上表面覆盖有防水卷材9;优选的,所述轨道7的纵剖面呈工字型,轨道7上安装有电动葫芦14,电动葫芦14连接带动有吊篮15。一种保温防渗交叉施工吊篮支架的施工工艺,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多个支架本体11吊至坝体1合适位置;2、将多个支架本体11利用混凝土大坝浇注模板留下的螺栓孔17固定在坝体表面,多个支架本体11排列呈一字型,支架本体11的安装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3、在U型槽16内表面铺设垫板8,使用自粘防水卷材9把坝体1、垫板8、垂直挡板5封闭,形成导流槽及防落物槽;4、依次在轨道安装面12上安装导轨7、在导轨7上面安装电动葫芦14及吊篮15、在卷帘安装面13上安装卷帘10;5、使用时,放下卷帘10可以保护施工面不受雨水及养护水影响,通过导轨7及电动葫芦14可以实现吊篮15的平移及升降,通过U型槽16不仅能防止高空坠物,而且起到导流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保温防渗交叉施工的吊篮支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打破传统吊篮支架必须安装在平台的限制,可以将其固定到垂直的墙体上,解决了水利大坝工程中由于平台施工而无法使用吊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吊篮的水平移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吊篮的盲区,降低了成本;2、设有U型槽16,U型槽16底部与垂直挡板5处铺设垫板8、使用自粘防水卷材9把坝体、垫板8、垂直挡板5封闭,形成导流槽及防落物槽,防止高空坠物,安全系数高;3、卷帘10可以用于水泥坝体的养护以及保护施工面不受雨水影响,大大提升施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保温防渗交叉施工的吊篮支架的侧视图: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保温防渗交叉施工的吊篮支架的立体图。图中:1、坝体;2、垂直架杆;3、螺栓;4、水平架杆;5、垂直挡板;6、斜架杆;7、轨道;8、垫板;9、防水卷材;10、卷帘;11、支架本体;12、轨道安装面;13、卷帘安装面;14、电动葫芦;15、吊篮;16、U型槽;17、螺栓孔;18、螺栓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保温防渗交叉施工的吊篮支架,参考附图1-2,包括多个相间隔且呈一字型排列的支架本体11,支架本体11的材质满足施工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复合材料,支架本体11包括安装于坝体1上且可拆卸的垂直架杆2,垂直架杆2的顶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水平架杆4,多个水平架杆4的末端下表面共同构成用于安装轨道7的轨道安装面12,多个垂直架杆2的底部外表面共同构成用于安装卷帘10的卷帘安装面13,水平架杆4的末端上表面设有垂直挡板5,垂直挡板5与施工面、水平架杆4共同构成一个U型槽16,U型槽16的内表面铺设有垫板8;垂直架杆2与水平架杆4之间安装有用于增加强度的斜架杆6,斜架杆6一端位于卷帘10上方、另一端位于轨道7后方;垂直架杆2通过螺栓3安装于坝体的螺栓孔17内,垂直架杆2的高度方向上安装有多个相间隔的螺栓安装孔18;垫板8覆盖U型槽16的整个内表面,垫板8的上表面覆盖有防水卷材9;轨道7的纵剖面呈工字型,轨道7上安装有电动葫芦14,电动葫芦14连接带动有吊篮15。通过电动葫芦14为吊篮15移动提供动力,电动葫芦14为双吊点电动葫芦,可承受量为2*1T,钩距为6m,电动葫芦选自上海泸工起重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动葫芦,卷帘10为电动卷帘机,其结构主要包括电动机、控制器、驱动头、减速器等,控制方式为遥控电动控制,电动滚筒长度为3m,直径为10cm,生产企业优选为艾富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卷帘机上呈接养护布。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保温防渗交叉施工吊篮支架的施工工艺,参考附图1-2,包括以下步骤:1、将多个支架本体11吊至坝体1合适位置;2、将多个支架本体11利用混凝土大坝浇注模板留下的螺栓孔17固定在坝体表面,多个支架本体11排列呈一字型,支架本体11的安装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3、在U型槽16内表面铺设垫板8,使用自粘防水卷材9把坝体1、垫板8、垂直挡板5封闭,形成导流槽及防落物槽;4、依次在轨道安装面12上安装导轨7、在导轨7上面安装电动葫芦14及吊篮15、在卷帘安装面13上安装卷帘10;5、使用时,放下卷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防渗交叉施工的吊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间隔且呈一字型排列的支架本体(11),支架本体(11)包括安装于施工面上且可拆卸的垂直架杆(2),垂直架杆(2)的顶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水平架杆(4),多个水平架杆(4)的末端下表面共同构成用于安装轨道(7)的轨道安装面(12),多个垂直架杆(2)的底部外表面共同构成用于安装卷帘(10)的卷帘安装面(13),水平架杆(4)的末端上表面设有垂直挡板(5),垂直挡板(5)与施工面、水平架杆(4)共同构成一个U型槽(16),U型槽(16)的内表面铺设有垫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防渗交叉施工的吊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间隔且呈一字型排列的支架本体(11),支架本体(11)包括安装于施工面上且可拆卸的垂直架杆(2),垂直架杆(2)的顶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水平架杆(4),多个水平架杆(4)的末端下表面共同构成用于安装轨道(7)的轨道安装面(12),多个垂直架杆(2)的底部外表面共同构成用于安装卷帘(10)的卷帘安装面(13),水平架杆(4)的末端上表面设有垂直挡板(5),垂直挡板(5)与施工面、水平架杆(4)共同构成一个U型槽(16),U型槽(16)的内表面铺设有垫板(8)。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防渗交叉施工的吊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架杆(2)与水平架杆(4)之间安装有用于增加强度的斜架杆(6),斜架杆(6)一端位于卷帘(10)上方、另一端位于轨道(7)后方。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防渗交叉施工的吊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面为墙面、坝体(1)中的任意一种。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防渗交叉施工的吊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架杆(2)通过螺栓(3)安装于坝体浇注模板留下的螺栓孔(17)内,垂直架杆(2)的高度方向上安装有多个相间隔的螺栓安装孔(18)。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防渗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韩延康李晓静姜忠柱李坤周建建王耀西余郁韩玲刘鑫代洪银修福晓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节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