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岛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075730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用途,其特点是: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在双氧水溶液中对驼绒纤维进行脱色处理以获得脱色驼绒纤维;(2)在天然染料水溶液中、于50°C至90°C的温度下染色所述脱色驼绒纤维;(3)经过染色后的驼绒纤维再经高能辐照后,获得荧光防伪驼绒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制成的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用于加工制作成紫外防伪产品。在整个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制备工艺中,不使用溶剂,不需要高温,工艺简单,既解决了染色法制备防伪纤维使用溶剂且溶剂有毒的问题,也解决了现有熔融纺丝破坏荧光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纤维制备
,具体说是一种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用途。
技术介绍
驼绒是一种珍贵的纺织原料,具有纤维细长、拉力大、弹性强、光泽好、保暖防风透气等优良特性,有着“会呼吸的纤维”、“卓越的温度调节器”等美誉。目前,驼绒主要应用在家纺产品领域如驼绒被、驼绒毯等。由于产量少、价格高,在驼绒商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着造假行为,给消费者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驼绒产品销售中采取防伪手段来打击和制止伪造行为,对企业和消费者都有着积极意义。目前,荧光防伪纤维的制造方法主要有染色法、熔融纺丝法等。染色法需要将有机荧光物质溶解到有机溶剂中,再使用该溶剂溶胀基体纤维从而使有机荧光物质进入到纤维分子间隙中,达到染色的效果,最终获得具有荧光防伪纤维。但这种方法所用的溶剂大多有毒,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熔融纺丝法简便易行,但纺丝所需温度较高,容易破坏荧光物质的荧光性能。综上所述,现有荧光防伪纤维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或者需要高温且高温容易破坏荧光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用途,该方法工艺简单,无需溶剂,整个加工过程不需要高温。解决了染色法制备防伪纤维使用溶剂且溶剂有毒;现有熔融纺丝破坏荧光性能的问题。可应用于驼绒商品的防伪领域及其他相关防伪领域。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制备方法,在整个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制备工艺中,不使用溶剂,不需要高温,工艺简单,既解决了染色法制备防伪纤维使用溶剂且溶剂有毒的问题,也解决了现有熔融纺丝破坏荧光性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在双氧水溶液中对驼绒纤维进行脱色处理以获得脱色驼绒纤维;(2)在天然染料水溶液中、于50°C至90°C的温度下染色所述脱色驼绒纤维;(3)经过染色后的驼绒纤维再经高能辐照后,获得荧光防伪驼绒纤维。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天然染料水溶液为石茅红染料水溶液或高粱红染料水溶液。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然染料水溶液中的染料用量为:1%-10%w/w。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然染料水溶液中的所述脱色驼绒与染液的重量比为1:10-30。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能辐照为电子束辐照或Gamma辐照,辐照剂量为5kGy-200kGy。本专利技术一种荧光防伪驼绒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防伪驼绒纤维采用上述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制备方法制成。本专利技术一种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用于加工制作成紫外防伪产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制备方法中无需溶剂,也无需高温。既解决了染色法制备防伪纤维使用溶剂且溶剂有毒的问题,也解决了现有熔融纺丝破坏荧光性能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天然染料,绿色环保,拓展了天然染料的应用领域;3.本专利技术通过赋予驼绒纤维荧光功能,不仅可应用于驼绒商品的防伪,也可应用于其他相关防伪领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一种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制备方法的实施方式,包括如下步骤:(1)在双氧水溶液中对驼绒纤维进行脱色处理以获得脱色驼绒纤维;(2)在天然染料水溶液中、于50°C至90°C的温度下染色所述脱色驼绒纤维;(3)经过染色后的驼绒纤维再经高能辐照后,获得荧光防伪驼绒纤维。优选地,上述天然染料水溶液为石茅红染料水溶液或高粱红染料水溶液。优选地,上述天然染料水溶液中的染料用量为:1%-10%w/w;上述天然染料水溶液中的所述脱色驼绒与染液的重量比为1:10-30。上述高能辐照为电子束辐照或Gamma辐照,辐照剂量为5kGy-200kGy。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成荧光防伪驼绒纤维;本专利技术将上述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用于加工制作成紫外防伪产品。以下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1)将驼绒纤维在浓度为14g/L的双氧水溶液中于40OC温度下处理4h,烘干以获得脱色驼绒纤维;(2)然后,将脱色驼绒纤维与染液的重量比为1:20浸泡在5%的高梁红染料中,900℃温度下处理1h,获得染色驼绒纤维。(3)将所获得的染色驼绒纤维置于电子束或Gamma射线下进行辐照,辐照剂量为20kGy,获得荧光防伪驼绒纤维。实施例1所获得的荧光防伪驼绒纤维在日光下为暗红色,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为黄色。实施例2:(1)将驼绒纤维在浓度为12g/L的双氧水溶液中于40OC温度下处理4h,烘干以获得脱色驼绒纤维;(2)然后,将脱色驼绒纤维与染液的重量比为1:30浸泡在7%的石矛红染料中,90OC温度下处理1h,获得染色驼绒纤维;(3)将所获得的染色驼绒纤维置于电子束或Gamma射线下进行辐照,辐照剂量为40kGy,获得荧光防伪驼绒纤维。实施例2所获得的荧光防伪驼绒纤维在日光下为暗红色,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为黄色。上述实施例获得的荧光防伪驼绒纤维不仅可应用于驼绒商品的防伪,也可应用于其他相关防伪领域。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在双氧水溶液中对驼绒纤维进行脱色处理以获得脱色驼绒纤维;(2)在天然染料水溶液中、于50°C至90°C的温度下染色所述脱色驼绒纤维;(3)经过染色后的驼绒纤维再经高能辐照后,获得荧光防伪驼绒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在双氧水溶液中对驼绒纤维进行脱色处理以获得脱色驼绒纤维;(2)在天然染料水溶液中、于50°C至90°C的温度下染色所述脱色驼绒纤维;(3)经过染色后的驼绒纤维再经高能辐照后,获得荧光防伪驼绒纤维。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染料水溶液为石茅红染料水溶液或高粱红染料水溶液。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染料水溶液中的染料用量为:1%-10%w/w。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防伪驼绒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染料水溶液中的所述脱色驼绒与染液的重量比为1:10-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士凤田明伟张宪胜曲丽君王进赵银桃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