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570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2:38
车窗控制装置具有:感测部,其数量为在该车辆中进行开闭的窗户的扇数以上的个数,并且该感测部具有配置于车门内饰的N个(N是2以上的整数)传感器部;和控制部,其在由上述感测部检测到规定的操作亦即规定操作时,将与上述规定操作相应地进行设定的窗户控制为以与上述规定操作对应的驱动方式进行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窗控制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2016-207836号的优先权,并将日本专利申请2016-207836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窗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车窗控制装置,其具备识别由于接触而产生的操作输入来使车窗玻璃动作的操作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车窗控制装置构成为,能够操作多个车窗玻璃,在图像显示部显示多个车窗玻璃中的被操作的车窗玻璃的信息,在使操作物与操作面板接触之后,使操作物一边沿着操作面板的主面的第二方向上以规定速度以上移动一边使操作物远离操作面板,由此图像显示部的显示从一个车窗玻璃的信息切换为另一车窗玻璃的信息,并且被操作的车窗玻璃从一个车窗玻璃变更为另一车窗玻璃。通过所谓的轻拂操作,图像显示部的显示从一个车窗玻璃的信息切换为另一车窗玻璃的信息,并且被操作的车窗玻璃从一个车窗玻璃变更为另一车窗玻璃,因此能够在视觉上掌握被操作的车窗玻璃,防止误操作。而且,用户用指尖等触摸操作面板,能够使车窗玻璃动作,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使车窗玻璃动作,因而能够提高车窗玻璃操作装置的操作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7360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车窗控制装置通过所谓的轻拂操作变更要操作的车窗玻璃。进行切换开闭对象的窗户的操作,必须对该切换后的窗户进行开闭等的操作。因此,存在车窗控制的操作较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窗户的开闭动作等中能够进行顺畅的操作的车窗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下述[1]~[12]的车窗控制装置。[1]一种车窗控制装置,其具备:感测部,其数量为在该车辆中进行开闭的窗户的扇数以上的个数,并且所述感测部具有配置于该车辆的车门内饰的N个(N是2以上的整数)传感器部;和控制部,其在由上述感测部检测到规定的操作亦即规定操作时,将与上述规定操作相应地进行设定的窗户控制为以与上述规定操作对应的驱动方式进行驱动。[2]根据上述[1]所述的车窗控制装置,上述规定操作是在上述感测部中的朝向上方的移动操作,上述驱动方式是上述窗户向闭合方向的驱动方式。[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车窗控制装置,上述规定操作是在上述感测部中的朝向下方的移动操作,上述驱动方式是上述窗户向敞开方向的驱动方式。[4]根据上述[2]所述的车窗控制装置,上述规定操作是在上述感测部中的朝向上方的基于轻拂操作的移动操作,上述驱动方式是使上述窗户为全闭的驱动方式。[5]根据上述[3]所述的车窗控制装置,上述规定操作是在上述感测部中的朝向下方的基于上述轻拂操作的移动操作,上述驱动方式是使上述窗户为全开的驱动方式。[6]根据上述[2]所述的车窗控制装置,上述规定操作是在上述感测部中的朝向上方的基于跟踪操作的移动操作,上述驱动方式是以与上述跟踪操作的移动量相应的量将上述窗户向闭合方向驱动的驱动方式。[7]根据上述[3]所述的车窗控制装置,上述规定操作是在上述感测部中的朝向下方的基于跟踪操作的移动操作,上述驱动方式是以与上述跟踪操作的移动量相应的量将上述窗户向敞开方向驱动的驱动方式。[8]根据上述[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窗控制装置,上述感测部配置于上述车辆的车门袋的接近驾驶席的一侧的壁面、和隔着车门把手与上述壁面对置的上述车门内饰的靠车室内侧的壁面。[9]根据上述[8]所述的车窗控制装置,上述规定操作是将设置于两个壁面的上述感测部双方朝向上方的移动操作,上述驱动方式是驾驶席侧和副驾驶席侧双方的窗户向闭合方向的驱动方式。[10]根据上述[8]或[9]所述的车窗控制装置,上述规定操作是将设置于两个壁面的上述感测部双方朝向下方的移动操作,上述驱动方式是驾驶席侧和副驾驶席侧双方的窗户向敞开方向的驱动方式。[11]根据上述[8]~[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窗控制装置,上述规定操作是将设置于两个壁面的上述感测部双方朝向上述车辆的全长方向的移动操作,上述驱动方式是锁定或解锁的驱动方式。[12]根据上述[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窗控制装置,上述感测部连接于车门袋的接近驾驶席的一侧的壁面,并连接于隔着车门把手与上述壁面对置的上述车门内饰的靠车室内侧的壁面,上述感测部配置于朝向上述车室内敞开的第三面,上述规定操作是将上述感测部朝向上述车辆的全长方向的移动操作,上述驱动方式是对另外设置的发光部的发光进行控制的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在窗户的开闭动作等中可以进行顺畅的操作的车窗控制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安装有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控制装置的车门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控制装置的接触传感器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5A是表示在车窗控制装置中前侧窗户的操作例的立体图。图5B是表示在车窗控制装置中后侧窗户的操作例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安装有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控制装置的车门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8A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控制装置中窗户的操作例的立体图。图8B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控制装置中副驾驶席窗户的操作例的立体图。图8C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控制装置中驾驶席侧后窗户的操作例的立体图。图8D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控制装置中副驾驶席侧后窗户的操作例的立体图。图8E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控制装置中驾驶席窗户和副驾驶席窗户的操作例的立体图。图8F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控制装置中驾驶席侧后窗户和副驾驶席侧后窗户的操作例的立体图。图8G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控制装置中锁定解锁的操作例的立体图。图8H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控制装置中发光部的调光控制的操作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构成为,在车窗控制装置1中,将具备8个(N=8)传感器部的接触传感器仅设置于一个车门袋的接近驾驶席的壁面。作为进行开闭的窗户(驾驶席窗户、驾驶席侧的后窗户)的扇数以上的一个例子,车窗控制装置1具备一个接触传感器10,该接触传感器10具有感测部10a、感测部10b这两个感测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窗控制装置1具有:感测部,其数量为在该车辆中进行开闭的窗户的扇数以上的个数,并所述感测部具有配置于车门内饰的N个(N是2以上的整数)传感器部;和控制部,其在由上述感测部检测到规定的操作亦即规定操作时,将与上述规定操作相应地进行设定的窗户控制为以与上述规定操作对应的驱动方式进行驱动。如图1所示,在车辆200的车门201(驾驶席侧车门)的车室内侧设置有作为车门的内衬的车门内饰202。在该车门内饰202设置有车门把手204,车门把手204向驾驶席侧突出形成,在驾驶员进行车门的开闭时利用。在车门内饰202与车门把手204之间设置有操作者能够将手指放入其中的程度的凹部或孔部作为车门袋206。例如,操作者通过将手指放入该车门袋206中,来把持车门把手204,进行车门201的开闭等。如图1所示,在构成车门内饰202的一部分的车门袋206的接近驾驶席的一侧的壁面亦即外壁面210设置有接触传感器10。(接触传感器10)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窗控制装置,其中,具备:感测部,其数量为在车辆中进行开闭的窗户的扇数以上的个数,并且所述感测部具有配置于该车辆的车门内饰的N个传感器部,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和控制部,其在由所述感测部检测到规定的操作亦即规定操作时,将与所述规定操作相应地进行设定的窗户控制为以与所述规定操作对应的驱动方式进行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0.24 JP 2016-2078361.一种车窗控制装置,其中,具备:感测部,其数量为在车辆中进行开闭的窗户的扇数以上的个数,并且所述感测部具有配置于该车辆的车门内饰的N个传感器部,其中,N是2以上的整数;和控制部,其在由所述感测部检测到规定的操作亦即规定操作时,将与所述规定操作相应地进行设定的窗户控制为以与所述规定操作对应的驱动方式进行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规定操作是在所述感测部中的朝向上方的移动操作,所述驱动方式是所述窗户向闭合方向的驱动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窗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规定操作是在所述感测部中的朝向下方的移动操作,所述驱动方式是所述窗户向敞开方向的驱动方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规定操作是在所述感测部中的朝向上方的基于轻拂操作的移动操作,所述驱动方式是使所述窗户为全闭的驱动方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窗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规定操作是在所述感测部中的朝向下方的基于所述轻拂操作的移动操作,所述驱动方式是使所述窗户为全开的驱动方式。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规定操作是在所述感测部中的朝向上方的基于跟踪操作的移动操作,所述驱动方式是以与所述跟踪操作的移动量相应的量将所述窗户向闭合方向驱动的驱动方式。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窗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良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