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针床带纱架双面下纱的经编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70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针床带纱架双面下纱的经编机械;其结构包括:纱架、编织架、下层机架、支撑竖立柱、机身、盘头、连接楼梯、上层机架、防护护栏,纱架设有两个且左右两端装设于防护护栏的内端,防护护栏与纱架的下端机械连接于上层机架的上端,上层机架前端的中部焊接于连接楼梯的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原有的经轴加盘头织布改进为用纱架和单粒的原材料织布,使其设备更为的干净卫生,使其设备在长期的使用下能够保持干净,从而在其设备编织的布料能够保持干净整洁;将花编轮加链块组合改进为电子横移,从而使其工艺得到大大提升,可满足不同品种工艺需求,产品多样化,并使其设备的操作更为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针床带纱架双面下纱的经编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经编机械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双针床带纱架双面下纱的经编机械。
技术介绍
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织物称为经编织物。而设备能够进行完成将其纺织物进行经编,从而增加其纺织机械效率,而在现实生活使用中,设备仍具有以下不足之处:1、在设备进行较长时间的使用情况下,设备容易对其布料的造成一定的污染和弄上杂质,从而使其纺织物不够干净卫生,且设备的清洗较为麻烦;2、设备的操作流程较为麻烦,不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且设备进行编织工艺较少,无法满足品种的工艺需求,从而使其产品无法更多的变化,造成产品的单一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针床带纱架双面下纱的经编机械。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针床带纱架双面下纱的经编机械,其结构包括:纱架、编织架、下层机架、支撑竖立柱、机身、盘头、连接楼梯、上层机架、防护护栏,所述纱架设有两个且左右两端装设于防护护栏的内端,所述防护护栏与纱架的下端机械连接于上层机架的上端,所述上层机架前端的中部焊接于连接楼梯的上端,所述连接楼梯的下端装设于下层机架的上端,所述下层机架上端的中部机械连接于编织架的下端,所述编织架的上端与上层机架的下端相连接于,所述下层机架下端的中部装设于机身的上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竖立柱设有两个以上且上端焊接于下层机架的下端,所述下层机架的左右两端设有盘头,所述纱架包括左侧下纱网、中部连接框、右侧下纱网、纱网保护外壳,所述左侧下纱网的右侧装设于中部连接框的左侧,所述中部连接框的右端与右侧下纱网的左端相连接,所述右侧下纱网与左侧下纱网的下端装设于上层机架上端的中部,所述上层机架的左右两端焊接于纱网保护外壳的下端,所述纱网保护外壳的左右两端设有防护护栏,所述左侧下纱网与中部连接框和侧下纱网的上端相贴合于纱网保护外壳内端的上侧。作为优选的,所述编织架由左侧编织机、中部调节器、右侧编织机、编织防护外壳组成,所述左侧编织机的右端装设于中部调节器的左端,所述中部调节器的右侧机械连接于右侧编织机的左侧,所述右侧编织机与左侧编织机的下端装设于下层机架上端的中部,所述下层机架左右两端的上端焊接于编织防护外壳的下端,所述编织防护外壳内端的上侧机械连接于中部调节器的上端,所述右侧编织机与左侧编织机的上侧相贴合于编织防护外壳内壁的上端。作为优选的,所述盘头设有两个以上且装设于下层机架上端与左右两端。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楼梯的上下两端能够有效的连接下层机架与上层机架。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竖立柱设有两个以上且两两相互平行。作为优选的,所述纱架的下端与编织架的上端通过上层机架相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盘头能够有效的将其设备进行编制后的布料进行盘起,从而更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工作。作为优选的,所述机身与纱架的下端与编织架相连接并能够控制其纱架的下端与编织架的工作方式。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原有的经轴加盘头织布改进为用纱架和单粒的原材料织布,使其设备更为的干净卫生,使其设备在长期的使用下能够保持干净,从而在其设备编织的布料能够保持干净整洁;2、将花编轮加链块组合改进为电子横移,从而使其工艺得到大大提升,可满足不同品种工艺需求,产品多样化,并使其设备的操作更为简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针床带纱架双面下纱的经编机械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针床带纱架双面下纱的经编机械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纱架-1、编织架-2、下层机架-3、支撑竖立柱-4、机身-5、盘头-6、连接楼梯-7、上层机架-8、防护护栏-9、左侧下纱网-101、中部连接框-102、右侧下纱网-103、纱网保护外壳-104、左侧编织机-201、中部调节器-202、右侧编织机-203、编织防护外壳-20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针床带纱架双面下纱的经编机械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纱架1、编织架2、下层机架3、支撑竖立柱4、机身5、盘头6、连接楼梯7、上层机架8、防护护栏9,所述纱架1设有两个且左右两端装设于防护护栏9的内端,所述防护护栏9与纱架1的下端机械连接于上层机架8的上端,所述上层机架8前端的中部焊接于连接楼梯7的上端,所述连接楼梯7的下端装设于下层机架3的上端,所述下层机架3上端的中部机械连接于编织架2的下端,所述编织架2的上端与上层机架8的下端相连接于,所述下层机架3下端的中部装设于机身5的上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竖立柱4设有两个以上且上端焊接于下层机架3的下端,所述下层机架3的左右两端设有盘头6,所述纱架1包括左侧下纱网101、中部连接框102、右侧下纱网103、纱网保护外壳104,所述左侧下纱网101的右侧装设于中部连接框102的左侧,所述中部连接框102的右端与右侧下纱网103的左端相连接,所述右侧下纱网103与左侧下纱网101的下端装设于上层机架8上端的中部,所述上层机架8的左右两端焊接于纱网保护外壳104的下端,所述纱网保护外壳104的左右两端设有防护护栏9,所述左侧下纱网101与中部连接框102和侧下纱网103的上端相贴合于纱网保护外壳104内端的上侧,所述编织架2由左侧编织机201、中部调节器202、右侧编织机203、编织防护外壳204组成,所述左侧编织机201的右端装设于中部调节器202的左端,所述中部调节器202的右侧机械连接于右侧编织机203的左侧,所述右侧编织机203与左侧编织机201的下端装设于下层机架3上端的中部,所述下层机架3左右两端的上端焊接于编织防护外壳204的下端,所述编织防护外壳204内端的上侧机械连接于中部调节器202的上端,所述右侧编织机203与左侧编织机201的上侧相贴合于编织防护外壳204内壁的上端,所述盘头6设有两个以上且装设于下层机架3上端与左右两端,所述连接楼梯7的上下两端能够有效的连接下层机架3与上层机架8,所述支撑竖立柱4设有两个以上且两两相互平行,所述纱架1的下端与编织架2的上端通过上层机架8相连接,所述盘头6能够有效的将其设备进行编制后的布料进行盘起,从而更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工作,所述机身5与纱架1的下端与编织架2相连接并能够控制其纱架1的下端与编织架2的工作方式。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将原有的经轴加盘头织布改进为用纱架和单粒的原材料织布,使其设备更为的干净卫生,使其设备在长期的使用下能够保持干净,从而在其设备编织的布料能够保持干净整洁;将花编轮加链块组合改进为电子横移,从而使其工艺得到大大提升,可满足不同品种工艺需求,产品多样化,并使其设备的操作更为简便。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针床带纱架双面下纱的经编机械,其结构包括:纱架(1)、编织架(2)、下层机架(3)、支撑竖立柱(4)、机身(5)、盘头(6)、连接楼梯(7)、上层机架(8)、防护护栏(9),其特征在于:所述纱架(1)设有两个且左右两端装设于防护护栏(9)的内端,所述防护护栏(9)与纱架(1)的下端机械连接于上层机架(8)的上端,所述上层机架(8)前端的中部焊接于连接楼梯(7)的上端,所述连接楼梯(7)的下端装设于下层机架(3)的上端,所述下层机架(3)上端的中部机械连接于编织架(2)的下端,所述编织架(2)的上端与上层机架(8)的下端相连接于,所述下层机架(3)下端的中部装设于机身(5)的上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竖立柱(4)设有两个以上且上端焊接于下层机架(3)的下端,所述下层机架(3)的左右两端设有盘头(6);所述纱架(1)包括左侧下纱网(101)、中部连接框(102)、右侧下纱网(103)、纱网保护外壳(104);所述左侧下纱网(101)的右侧装设于中部连接框(102)的左侧,所述中部连接框(102)的右端与右侧下纱网(103)的左端相连接,所述右侧下纱网(103)与左侧下纱网(101)的下端装设于上层机架(8)上端的中部,所述上层机架(8)的左右两端焊接于纱网保护外壳(104)的下端,所述纱网保护外壳(104)的左右两端设有防护护栏(9),所述左侧下纱网(101)与中部连接框(102)和侧下纱网(103)的上端相贴合于纱网保护外壳(104)内端的上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针床带纱架双面下纱的经编机械,其结构包括:纱架(1)、编织架(2)、下层机架(3)、支撑竖立柱(4)、机身(5)、盘头(6)、连接楼梯(7)、上层机架(8)、防护护栏(9),其特征在于:所述纱架(1)设有两个且左右两端装设于防护护栏(9)的内端,所述防护护栏(9)与纱架(1)的下端机械连接于上层机架(8)的上端,所述上层机架(8)前端的中部焊接于连接楼梯(7)的上端,所述连接楼梯(7)的下端装设于下层机架(3)的上端,所述下层机架(3)上端的中部机械连接于编织架(2)的下端,所述编织架(2)的上端与上层机架(8)的下端相连接于,所述下层机架(3)下端的中部装设于机身(5)的上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竖立柱(4)设有两个以上且上端焊接于下层机架(3)的下端,所述下层机架(3)的左右两端设有盘头(6);所述纱架(1)包括左侧下纱网(101)、中部连接框(102)、右侧下纱网(103)、纱网保护外壳(104);所述左侧下纱网(101)的右侧装设于中部连接框(102)的左侧,所述中部连接框(102)的右端与右侧下纱网(103)的左端相连接,所述右侧下纱网(103)与左侧下纱网(101)的下端装设于上层机架(8)上端的中部,所述上层机架(8)的左右两端焊接于纱网保护外壳(104)的下端,所述纱网保护外壳(104)的左右两端设有防护护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达亿经编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