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13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锁式包装盒,包括一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外盒和活动设置于外盒内部的内盒,所述内盒顶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端盖、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盒体的一端连接有可翻转的第一顶盖、另一端连接有可翻转的第二顶盖,所述第一顶盖上设置有用于伸入到端盖底部的固定部,所述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扣合在内盒上方时形成盒体的封盖,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可反复使用、外形美观、不易损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式包装盒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盒
,特别涉及一种自锁式包装盒。
技术介绍
目前,包装盒是容纳消费品容器,属于消费品的外包装,消费品包装的实用和美观,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消费品的销售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消费品的档次和消费群体;其设计的合理性,样式结构的美观,精致,对消费品的市场定位及市场拓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现有种类的包装盒中,将物品放入内盒中,通过内盒与外盒之间的配合将物品存储在内盒中,可以轻易的将其拆开,无法更好的保证安全性,若需要保证盒内的物品无法轻易被拿出,需要在包装盒上增加锁等机构用于保证安全性,增加了包装盒的复杂程度,而且现有种类的包装盒在取出物品之后,存放其他东西往往无法较为彻底的保证将包装盒恢复到未打开的程度,无法重复利用、且不够美观。因此,鉴于上述方案于实际制作及实施使用上的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及在多方巧思、试验后,方创设出本专利技术,特在提供一种自锁式包装盒,用于解决重复利用率低、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锁式包装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复利用率低、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自锁式包装盒,包括一盒体,盒体包括外盒和活动设置于外盒内部的内盒,内盒顶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端盖、另一端设置有开口,盒体的一端连接有可翻转的第一顶盖、另一端连接有可翻转的第二顶盖,第一顶盖上设置有用于伸入到端盖底部的固定部,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扣合在内盒上方时形成盒体的封盖。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顶盖翻转扣在内盒上方时,端盖靠近开口的一端到盒体设置有第一顶盖的一端的距离略大于第一顶盖和固定部的长度,通过移动内盒使得固定部伸入到端盖下方。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顶盖通过连接翼与盒体进行连接,连接翼设置在内盒与外盒之间的间隙内,第二顶盖在翻开时与连接翼连接的一端可插入到间隙内。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顶盖与外盒的内壁进连接,第二顶盖与外盒的内壁进行连接,封盖与外盒的侧壁设置于同一高度。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部一端与第一顶盖的底面进行固定连接,固定部的宽度小于端盖的宽度,第一顶盖与第二顶盖的宽度相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顶盖与盒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便于将第一顶盖翻转扣在内盒上方的缓冲斜面。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顶盖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一连接部,连接部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顶盖和连接部之间、另一端与内盒的外壁进行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内盒通过移动部与外盒进行活动连接,移动部设置于外盒内壁和内盒外壁之间,动部与内盒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外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分隔板和外盒内壁之间设置有一空隙,移动部的间与内盒的底面进行固定连接,两侧向远离内盒底面的方向进行延伸且活动设置在空隙内。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端盖上设置有一卡扣,第一顶盖上设置有一与卡扣配合的孔洞,端盖内设置有若干磁铁、第二顶盖内设置有若干铁磁性金属件。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需要打开包装盒时,必须将第二顶盖向下压,使得第二顶盖从端盖表面翘起,才能将包装盒打开,人为强制打开是无法操作的,增加了包装盒的安全性和整体性;2、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在扣合时,处于相同的平面,保证了包装盒的整体性和美观性,便于推广使用;3、端盖内设置有磁铁,可以和第二顶盖内部的铁磁性组件配合使用,在第二顶盖和第一顶盖形成封盖时,增加第二顶盖和端盖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第二顶盖的误开;4、通过固定部伸入到端盖下方,将第一顶盖固定在内盒上方,完成自锁功能,将第二顶盖盖在端盖上方,使得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形成封盖,增加了包装盒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闭合结构示意图。图中,1-盒体;2-封盖;11-外盒;12-内盒;13-第一顶盖;14-第二顶盖;5-间隙;16-连接部;111-分隔板;112-空隙;121-端盖;122-开口;123-卡扣;124-磁铁;131-固定部;132-缓冲斜面;141-连接翼;142-孔洞;144-铁磁性金属件;145-移动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自锁式包装盒,包括一盒体1,盒体1包括外盒11和活动设置于外盒11内部的内盒12,内盒12顶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端盖121、另一端设置有开口122,盒体1的一端连接有可翻转的第一顶盖13、另一端连接有可翻转的第二顶盖14,第一顶盖13上设置有用于伸入到端盖121底部的固定部131,第一顶盖13和第二顶盖14扣合在内盒12上方时形成盒体1的封盖2。第一顶盖13翻转扣在内盒12上方时,端盖121靠近开口122的一端到盒体1设置有第一顶盖13的一端的距离略大于第一顶盖13和固定部131的长度,通过移动内盒12使得固定部131伸入到端盖121下方。第二顶盖14通过连接翼141与盒体1进行连接,连接翼141设置在内盒12与外盒11之间的间隙5内,第二顶盖14在翻开时与连接翼141连接的一端可插入到间隙5内。第一顶盖13与外盒11的内壁进连接,第二顶盖14与外盒11的内壁进行连接,封盖2与外盒11的侧壁设置于同一高度。固定部131一端与第一顶盖13的底面进行固定连接,固定部131的宽度小于端盖121的宽度,第一顶盖13与第二顶盖14的宽度相同。第一顶盖13与盒体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便于将第一顶盖13翻转扣在内盒12上方的缓冲斜面132。第一顶盖13和固定部131之间设置有一连接部16,连接部16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顶盖13和连接部16之间、另一端与内盒12的外壁进行固定连接。内盒12通过移动部145与外盒11进行活动连接,移动部145设置于外盒11内壁和内盒12外壁之间,移动部145与内盒12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外盒1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11,分隔板111和外盒11内壁之间设置有一空隙112,移动部145的间与内盒12的底面进行固定连接,两侧向远离内盒12底面的方向进行延伸且活动设置在空隙112内。端盖121上设置有一卡扣123,第一顶盖13上设置有一与卡扣123配合的孔洞142,端盖121内设置有若干磁铁124、第二顶盖14内设置有若干铁磁性金属件144。该自锁式包装盒的工作原理是:从内盒12的开口122处可以向内盒12内部放置物品,将第一顶盖13翻转盖在内盒12上(即开口122上方),由于固定部131的宽度小于端盖121的宽度,在第一顶盖13扣合在开口122上方时,第一顶盖13覆盖在内盒12开口122上,并由开口122两侧的侧壁将第一顶盖13进行支撑,此时固定部131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式包装盒,包括一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外盒和活动设置于外盒内部的内盒,所述内盒顶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端盖、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盒体的一端连接有可翻转的第一顶盖、另一端连接有可翻转的第二顶盖,所述第一顶盖上设置有用于伸入到端盖底部的固定部,所述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扣合在内盒上方时形成盒体的封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式包装盒,包括一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外盒和活动设置于外盒内部的内盒,所述内盒顶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端盖、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盒体的一端连接有可翻转的第一顶盖、另一端连接有可翻转的第二顶盖,所述第一顶盖上设置有用于伸入到端盖底部的固定部,所述第一顶盖和第二顶盖扣合在内盒上方时形成盒体的封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盖翻转扣在内盒上方时,所述端盖靠近开口的一端到盒体设置有第一顶盖的一端的距离略大于第一顶盖和固定部的长度,通过移动内盒使得固定部伸入到端盖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盖通过连接翼与盒体进行连接,所述连接翼设置在内盒与外盒之间的间隙内,所述第二顶盖在翻开时与连接翼连接的一端可插入到间隙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盖与外盒的内壁进连接,所述第二顶盖与外盒的内壁进行连接,所述封盖与外盒的侧壁设置于同一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一端与第一顶盖的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振高任雁德任上杜齐鹏田其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嘉德利包装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