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管无损检测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09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管无损检测仪器,包括移动检测箱,观察孔,移动轮,防撞套,连接轴,可调节拉杆结构,可调节标记笔结构,可调节板结构,无线透视仪,放置槽,螺纹杆,防尘盖,旋转螺栓,收纳槽和开关,所述的观察孔开设在移动检测箱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轮通过连接轴分别连接移动检测箱的下端左右两侧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移动检测箱,螺纹杆,固定管,调节管,标记笔主体和卡接块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检测油管时,随时标记;移动检测箱和记录板的设置,有利于方便随时记录油管的情况;移动检测箱,移动轮,伸缩杆,一级旋转管和拉杆主体的设置,有利于拉动移动检测箱,减少对油管进行全面检测时的劳动强度。

A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 for Oil Pip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on-destructive testing instrument for tubing, which includes a moving testing box, an observation hole, a moving wheel, an anti-collision sleeve, a connecting shaft, an adjustable tie rod structure, an adjustable marker pen structure, an adjustable plate structure, a wireless perspective instrument, a placement slot, a screw rod, a dust cap, a rotating bolt, a receiving slot and a switch. The observation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moving testing box. The mobile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mobile detection box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mobile detection box respectively through a connecting shaft. The mobile detection box, threaded rod, fixed pipe, adjusting pipe, marking pen body and clamping block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arranged to facilitate the marking at any time when the oil pipe is detected; the mobile detection box and recording board are arranged to facilitate the recording of the oil pipe at any time; the mobile detection box, the mobile wheel, the telescopic rod, the first rotating pipe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pulling rod are arranged to facilitate the pulling and moving inspection. The measuring box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when the tubing is comprehensively tes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管无损检测仪器
本技术属于油管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油管无损检测仪器。
技术介绍
目前,油管现场无损检测国内只能对机采井、注水井、注气井、自喷井进行现场检测,而无法对电泵井附带电缆实施井口现场检测,钻井队油管检测在使用气动卡瓦时也无法检测。这样容易使安全隐患的油管入井后造成作业成本的增加。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691567U,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检测装置,包括电泵井井口装置、吊卡平台、电缆剪切操作台及气动卡瓦平台,所述电泵井井口装置固定安装在修井平台上方,所述吊卡平台水平固定在修井平台上方且与电泵井井口装置和检测仪器装置正对设置,所述电缆剪切操作台安装在修井平台的下面防喷器的上平面,所述气动卡瓦平台安装在修井平台的上方与检测仪器固定设置。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还存在着检查油管时不方便标记,不方便记录和移动时不方便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油管无损检测仪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管无损检测仪器,以解决现有的检测装置存在着检查油管时不方便标记,不方便记录和移动时不方便的问题。一种油管无损检测仪器,包括移动检测箱,观察孔,移动轮,防撞套,连接轴,可调节拉杆结构,可调节标记笔结构,可调节板结构,无线透视仪,放置槽,螺纹杆,防尘盖,旋转螺栓,收纳槽和开关,所述的观察孔开设在移动检测箱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轮通过连接轴分别连接移动检测箱的下端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防撞套分别套接在移动轮的外圈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拉杆结构轴接在收纳槽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标记笔结构螺纹连接在螺纹杆的左端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板结构安装在移动检测箱内部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无线透视仪螺栓固定在观察孔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放置槽开设在移动检测箱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杆焊接在移动检测箱的右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防尘盖通过旋转螺栓固定在移动检测箱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收纳槽开设在移动检测箱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开关螺钉连接在移动检测箱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拉杆结构包括伸缩杆,一级旋转管,一级调节螺栓,拉杆主体和安装孔,所述的伸缩杆的下端插接在一级旋转管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一级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一级旋转管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拉杆主体插接在伸缩杆和伸缩杆之间的上部位置;所述的安装孔开设在一级旋转管下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移动检测箱采用不锈钢箱;所述的移动检测箱的上端左侧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的移动检测箱的上端左侧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移动轮采用带有磁性的圆柱形移动轮;所述的防撞套采用厚度设置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橡胶套。优选的,所述的防尘盖设置在移动检测箱上端左侧位置开设的凹槽上端;所述的旋转螺栓贯穿防尘盖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防尘盖采用厚度位置五毫米至十毫米的透明塑料盖;所述的防尘盖的下端胶接有密封垫;所述的旋转螺栓螺纹连接在移动检测箱上端左侧位置开设的螺纹孔内部。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标记笔结构包括固定管,调节管,锁紧螺栓和标记笔主体,所述的调节管贯穿固定管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锁紧螺栓螺纹连接在调节管的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标记笔主体插接在调节管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调节管采用厚度为二毫米至四毫米的一端封底的不锈钢管;所述的标记笔主体采用水性彩色记号笔。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管包括卡接块,六角螺母和翼形螺钉,所述的卡接块焊接在固定管的左端位置;所述的翼形螺钉螺纹连接在卡接块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六角螺母镶嵌在固定管的内部右侧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卡接块采用厚度为十毫米至十五毫米的圆柱形不锈钢块;所述的卡接块的左侧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板结构包括记录板,连接块,插接管,旋转座和固定座,所述的连接块焊接在记录板的下端左侧位置;所述的插接管焊接在记录板的下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旋转座轴接在连接块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座设置记录板的下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旋转座焊接在移动检测箱上端左侧位置开设的凹槽内部中间前面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座包括二级旋转管,插接杆和二级调节螺栓,所述的二级旋转管的一端轴接在固定座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的一端插接在二级旋转管的另一端中间位置;所述的二级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二级旋转管的下端左侧位置;所述的插接杆的另一端插接在插接管的内部位置。优选的,所述的二级旋转管采用壁厚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不锈钢管;所述的二级旋转管的下端左侧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固定座的下端焊接在移动检测箱上端左侧位置开设的凹槽内部中间后面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无线透视仪具体采用型号为BJI的无线透视仪。优选的,所述的开关电性连接无线透视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移动检测箱,螺纹杆,固定管,调节管,标记笔主体和卡接块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检测油管时,随时标记。2.本技术中,所述的移动检测箱和记录板的设置,有利于方便随时记录油管的情况。3.本技术中,所述的移动检测箱,移动轮,伸缩杆,一级旋转管和拉杆主体的设置,有利于拉动移动检测箱,减少对油管进行全面检测时的劳动强度。4.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管,调节管和卡接块的设置,有利于方便调节标记笔主体的高度,方便在油管的不同位置标记。5.本技术中,所述的移动检测箱,连接块,插接管,旋转座,固定座,二级旋转管和插接杆的设置,有利于调节记录板的角度,方便记录。6.本技术中,所述的伸缩杆和一级旋转管的设置,有利于调节拉杆主体的高度和角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调节拉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调节标记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调节记录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移动检测箱;2、观察孔;3、移动轮;4、防撞套;5、连接轴;6、可调节拉杆结构;61、伸缩杆;62、一级旋转管;63、一级调节螺栓;64、拉杆主体;65、安装孔;7、可调节标记笔结构;71、固定管;711、卡接块;712、六角螺母;713、翼形螺钉;72、调节管;73、锁紧螺栓;74、标记笔主体;8、可调节板结构;81、记录板;82、连接块;83、插接管;84、旋转座;85、固定座;851、二级旋转管;852、插接杆;853、二级调节螺栓;9、无线透视仪;10、放置槽;11、螺纹杆;12、防尘盖;13、旋转螺栓;14、收纳槽;15、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管无损检测仪器,包括移动检测箱1,观察孔2,移动轮3,防撞套4,连接轴5,可调节拉杆结构6,可调节标记笔结构7,可调节板结构8,无线透视仪9,放置槽10,螺纹杆11,防尘盖12,旋转螺栓13,收纳槽14和开关15,所述的观察孔2开设在移动检测箱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轮3通过连接轴5分别连接移动检测箱1的下端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防撞套4分别套接在移动轮3的外圈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拉杆结构6轴接在移动检测箱1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标记笔结构7螺纹连接在螺纹杆11的左端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板结构8安装在移动检测箱1内部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无线透视仪9螺栓固定在观察孔2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放置槽10开设在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管无损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该油管无损检测仪器包括移动检测箱(1),观察孔(2),移动轮(3),防撞套(4),连接轴(5),可调节拉杆结构(6),可调节标记笔结构(7),可调节板结构(8),无线透视仪(9),放置槽(10),螺纹杆(11),防尘盖(12),旋转螺栓(13),收纳槽(14)和开关(15),所述的观察孔(2)开设在移动检测箱(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轮(3)通过连接轴(5)分别连接移动检测箱(1)的下端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防撞套(4)分别套接在移动轮(3)的外圈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拉杆结构(6)轴接在移动检测箱(1)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标记笔结构(7)螺纹连接在螺纹杆(11)的左端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板结构(8)安装在移动检测箱(1)内部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无线透视仪(9)螺栓固定在观察孔(2)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放置槽(10)开设在移动检测箱(1)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杆(11)焊接在移动检测箱(1)的右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防尘盖(12)通过旋转螺栓(13)固定在移动检测箱(1)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收纳槽(14)开设在移动检测箱(1)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开关(15)螺钉连接在移动检测箱(1)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拉杆结构(6)包括伸缩杆(61),一级旋转管(62),一级调节螺栓(63),拉杆主体(64)和安装孔(65),所述的伸缩杆(61)的下端插接在一级旋转管(62)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一级调节螺栓(63)螺纹连接在一级旋转管(62)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拉杆主体(64)插接在伸缩杆(61)和伸缩杆(61)之间的上部位置;所述的安装孔(65)开设在一级旋转管(62)下部中间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管无损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该油管无损检测仪器包括移动检测箱(1),观察孔(2),移动轮(3),防撞套(4),连接轴(5),可调节拉杆结构(6),可调节标记笔结构(7),可调节板结构(8),无线透视仪(9),放置槽(10),螺纹杆(11),防尘盖(12),旋转螺栓(13),收纳槽(14)和开关(15),所述的观察孔(2)开设在移动检测箱(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轮(3)通过连接轴(5)分别连接移动检测箱(1)的下端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防撞套(4)分别套接在移动轮(3)的外圈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拉杆结构(6)轴接在移动检测箱(1)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标记笔结构(7)螺纹连接在螺纹杆(11)的左端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板结构(8)安装在移动检测箱(1)内部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无线透视仪(9)螺栓固定在观察孔(2)的上部位置;所述的放置槽(10)开设在移动检测箱(1)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杆(11)焊接在移动检测箱(1)的右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防尘盖(12)通过旋转螺栓(13)固定在移动检测箱(1)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收纳槽(14)开设在移动检测箱(1)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开关(15)螺钉连接在移动检测箱(1)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可调节拉杆结构(6)包括伸缩杆(61),一级旋转管(62),一级调节螺栓(63),拉杆主体(64)和安装孔(65),所述的伸缩杆(61)的下端插接在一级旋转管(62)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一级调节螺栓(63)螺纹连接在一级旋转管(62)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拉杆主体(64)插接在伸缩杆(61)和伸缩杆(61)之间的上部位置;所述的安装孔(65)开设在一级旋转管(62)下部中间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无损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检测箱(1)采用不锈钢箱;所述的移动检测箱(1)的上端左侧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的移动检测箱(1)的上端左侧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移动轮(3)采用带有磁性的圆柱形移动轮;所述的防撞套(4)采用厚度设置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橡胶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无损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尘盖(12)设置在移动检测箱(1)上端左侧位置开设的凹槽上端;所述的旋转螺栓(13)贯穿防尘盖(12)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防尘盖(12)采用厚度位置五毫米至十毫米的透明塑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百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