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感器、受光光纤和扩散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02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17
光纤传感器、受光光纤和扩散构件。在受光光纤的头中设置显示灯。投光光纤(22)将从第一发光元件输出的光(检测光)投射到用于工件的检测区域。受光光纤(23)接收从检测区域反射的光。在受光光纤(23)的一端侧除了受光元件之外还设置有第二发光元件。在受光光纤(23)的另一端侧设置有扩散构件(88)。扩散构件(88)使从第二发光元件输出且在受光光纤(23)中传播的光扩散并且具有显示灯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传感器、受光光纤和扩散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传感器、受光光纤和扩散构件。
技术介绍
工厂中生产的产品(工件)通过诸如带输送器的输送设备输送。通过光电开关检测工件在预定位置处的到达。存在作为一种光电开关的光纤传感器(fibersensor)。日本特开2003-141961号公报(专利文献1)提出在光纤传感器的检测头中设置显示单元、从投光光纤投射的光中划出一部分并且将该部分光引导至显示单元以使显示单元发光。根据专利文献1,当投光光纤断线时,因为显示单元未点亮,所以能够检测到投光光纤的断线。然而,不能检测到受光光纤的断线。例如,尽管显示单元被点亮,但是如果受光光纤不能传播从投光光纤投射的光,则认为受光光纤或受光元件有问题。在该情况下,可以点亮光纤传感器的主体的显示灯。然而,光纤传感器的主体与光纤头之间的距离有时非常长。一个用户不能独自同时确认光纤头的显示灯和主体的显示灯。在透过型(transmission-type)光纤传感器中,用于使投光光纤的光轴和受光光纤的光轴相一致的光轴调节是必要的。因为受光量显示于光纤传感器的主体,所以一个用户难以独自执行光轴调节。例如,如果能够在受光光纤的头中也设置显示灯,则容易发现受光光纤的断线。对于光轴调节而言,显示灯也将是有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受光光纤的头中设置显示灯。本专利技术提供例如一种光纤传感器,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被构造为输出光;投光光纤,所述投光光纤被构造为将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输出的光投射到用于工件的检测区域;受光光纤,所述受光光纤被构造为接收从所述检测区域反射的光;受光元件,所述受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受光光纤的一端侧并且被构造为接收从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入射且在所述受光光纤中传播的光;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被构造为基于由所述受光元件输出的受光信号来输出指示所述工件存在或不存在的信息;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被构造为输出光并且使光入射到所述受光光纤的一端侧;以及扩散构件,所述扩散构件设置于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并且被构造为使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输出且在所述受光光纤中传播的光扩散。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例如一种受光光纤,其用在透过型光纤传感器中,所述光纤传感器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被构造为输出光;投光光纤,所述投光光纤被构造为将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输出的光投射到用于工件的检测区域;所述受光光纤,所述受光光纤被构造为接收从所述检测区域反射的光;受光元件,所述受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受光光纤的一端侧并且被构造为接收从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入射且在所述受光光纤中传播的光;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被构造为基于由所述受光元件输出的受光信号来输出指示所述工件存在或不存在的信息;以及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被构造为输出光并且使光入射到所述受光光纤的一端侧,所述受光光纤包括扩散构件,所述扩散构件设置于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并且被构造为使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输出、从所述一端侧入射并且在所述受光光纤中传播的光扩散,其中,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被布置为与所述投光光纤的光的发射端相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例如一种受光光纤,其用在反射型光纤传感器中,所述光纤传感器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被构造为输出光;投光光纤,所述投光光纤被构造为将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输出的光投射到用于工件的检测区域;所述受光光纤,所述受光光纤被构造为接收从所述检测区域反射的光;受光元件,所述受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受光光纤的一端侧并且被构造为接收从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入射且在所述受光光纤中传播的光;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被构造为基于由所述受光元件输出的受光信号来输出指示所述工件存在或不存在的信息;以及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被构造为输出光并且使光入射到所述受光光纤的一端侧,所述受光光纤包括扩散构件,所述扩散构件设置于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并且被构造为使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输出、从所述一端侧入射并且在所述受光光纤中传播的光扩散,其中,所述受光光纤以如下方式相对于所述投光光纤布置:从所述投光光纤的发射端输出的光在所述工件或反射构件上反射并且入射到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例如一种扩散构件,其用于光纤传感器,所述光纤传感器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被构造为输出光;投光光纤,所述投光光纤被构造为将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输出的光投射到用于工件的检测区域;受光光纤,所述受光光纤被构造为接收从所述检测区域反射的光;受光元件,所述受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受光光纤的一端侧并且被构造为接收从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入射且在所述受光光纤中传播的光;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被构造为基于由所述受光元件输出的受光信号来输出指示所述工件存在或不存在的信息;以及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被构造为输出光并且使光入射到所述受光光纤的一端侧,所述扩散构件设置于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并且使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输出且在所述受光光纤中传播的光扩散。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从受光光纤的一端投光并且使安装于受光光纤的另一端的扩散构件发光。即,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受光光纤的头中设置显示灯。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光电开关的立体图;图2A和图2B是示出彼此联接的多个光电开关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光电开关的分解图;图4A和图4B是示出光电开关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盖构件、显示器和屏蔽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6A至图6D是用于说明上壳等的图;图7A至图7C是用于说明显示器与信号线缆之间的关系的图;图8A至图8E是用于说明狭缝的位置的图;图9A和图9B是用于说明狭缝的位置的图;图10是示出彼此一体化的信号线缆和屏蔽构件的图;图11A至图11E是用于说明显示器和信号线缆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2A和图12B是光电开关的截面图;图13是光电开关的截面的放大图;图14A至图14C是说明光纤传感器的类型的图;图15A至图15C是说明透过型光纤传感器的光纤线缆的末端的图;图16A至图16D是说明扩散构件的图;图17A至图17D是说明扩散构件的图;图18A和图18B是说明辅助光的点亮和熄灭的图;并且图19是说明发光元件模块和受光元件模块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下说明的各个实施方式对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诸如上位概念、中位概念和下位概念的各种概念是有用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由技术方案决定并且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各个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光电开关的立体图。光电开关1包括大致矩形的壳体。在图1中,z轴对应于长度方向、x轴对应于横向并且y轴对应于高度方向。壳体通常具有六个外表面。六个外表面包括上表面、底表面、前表面、后表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在图1中,观察到上表面、前表面和右侧面。壳体包括下壳2和上壳3。通过将下壳2和上壳3彼此嵌合形成收纳控制基板等的内部空间。上壳3的一部分形成上表面。在上表面上设置有显示器5、模式钮7、主动接收器钮8、调节钮9、滑动开关10、设定钮11、显示灯24、夹持模块14等。显示器5是诸如OLED的点阵显示器并且显示阈值和光接收量。通过上壳3的外表面和盖构件4保持并固定显示器5。显示器5被设置为比上表面的中央进一步向前表面侧偏移。调节钮9是用于增加和减小阈值并且操作菜单的钮。菜单是显示在显示器5上的菜单并且包括用于设定光电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传感器,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被构造为输出光;投光光纤,所述投光光纤被构造为将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输出的光投射到用于工件的检测区域;受光光纤,所述受光光纤被构造为接收从所述检测区域反射的光;受光元件,所述受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受光光纤的一端侧并且被构造为接收从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入射且在所述受光光纤中传播的光;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被构造为基于由所述受光元件输出的受光信号来输出指示所述工件存在或不存在的信息;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被构造为输出光并且使光入射到所述受光光纤的一端侧;以及扩散构件,所述扩散构件设置于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并且被构造为使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输出且在所述受光光纤中传播的光扩散。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7 JP 2017-1868151.一种光纤传感器,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被构造为输出光;投光光纤,所述投光光纤被构造为将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输出的光投射到用于工件的检测区域;受光光纤,所述受光光纤被构造为接收从所述检测区域反射的光;受光元件,所述受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受光光纤的一端侧并且被构造为接收从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入射且在所述受光光纤中传播的光;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被构造为基于由所述受光元件输出的受光信号来输出指示所述工件存在或不存在的信息;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被构造为输出光并且使光入射到所述受光光纤的一端侧;以及扩散构件,所述扩散构件设置于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并且被构造为使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输出且在所述受光光纤中传播的光扩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构件是被设置为覆盖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的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是中空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是实心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包括设置于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的管状构件和设置于所述管状构件的内侧的透明构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光纤和所述受光光纤以如下方式布置:所述投光光纤的光的发射端和所述受光光纤的供从所述投光光纤的发射端输出的光入射的入射端彼此相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光纤和所述受光光纤以如下方式布置:从所述投光光纤的发射端输出的光在所述工件或反射构件上反射并且入射到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光纤和所述受光光纤形成单个光纤线缆,所述投光光纤的发射端和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被布置为彼此相邻,并且在所述光纤线缆中的所述投光光纤与所述受光光纤之间设置遮光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构件固定于所述光纤线缆,不覆盖所述投光光纤的发射端而是覆盖所述受光光纤的另一端侧。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在所述受光光纤的末端附近设置的安装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构件可拆卸地螺合或嵌合于所述安装部。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构件接合到在所述受光光纤的末端附近设置的安装部。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光纤和所述受光光纤分别包括安装到外部的独立安装部。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光纤和所述受光光纤分别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头刚槙纳一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基恩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