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线状硒化锰/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OFs模版构筑纳米线状硒化锰/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化石能源燃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可持续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而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环境友好性等优点,从众多新能源中脱颖而出,在移动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为石墨,石墨的理论容量仅为372mAh/g,无法满足电动汽车等大型电子设备的容量需求,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及发展。因此科学家发展了多种负极材料用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例如炭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过度金属硫化物、过渡金属硒化物等。相比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硫化物,过渡金属硒化物不仅具有高的体积比容量和质量比容量,且电压平台低,极化小,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是一种比较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和过渡金属氧化物类似,过渡金属硒化物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会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从而使活性物质破碎粉化,导致活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线状硒化锰/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以Mn(CH3COO)2·4H2O、PVP‑K30、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均苯三甲酸、硒粉为原材料,分别经过纳米线状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n‑BTC的制备,基于模版构筑纳米线状硒化锰/碳复合材料的制备等步骤;其中,所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是按体积比为1:1混合而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线状硒化锰/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以Mn(CH3COO)2·4H2O、PVP-K30、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均苯三甲酸、硒粉为原材料,分别经过纳米线状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n-BTC的制备,基于模版构筑纳米线状硒化锰/碳复合材料的制备等步骤;其中,所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是按体积比为1:1混合而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线状硒化锰/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纳米线状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n-BTC的制备是取Mn(CH3COO)2·4H2O和PVP-K30溶解于乙醇与去离子水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设置转速300~400转/min,搅拌时间为6~10min,溶解得混合溶液A;另取均苯三甲酸溶解于乙醇与去离子水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设置转速300~400转/min,搅拌时间为6~10min,溶解得溶液B;然后将溶液A在搅拌条件下滴加入溶液B中,搅拌10min~20min,停止搅拌,放置于室温下老化20~24h,然后将产物离心15000转/min,收集离心沉淀,然后用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洗涤沉淀3次,所述沉淀与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为1:100~1:150,将沉淀置于55~65℃空气中干燥,干燥12~15h,所得产物即为纳米线状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n-BTC,产物呈现白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红东,李宗阳,阮海波,胡荣,黄佳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