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竿式浮游生物采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4274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钓鱼竿式浮游生物采集系统,包括钓竿,与钓竿固定连接的浮游生物容纳瓶,旋转过滤瓶,浮游生物容纳瓶右上部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圆弧形过滤网,旋转过滤瓶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旋转过滤瓶包括上端板、下端板和设于上端板、下端板之间的半圆弧形过滤网,浮游生物容纳瓶下部设有单向阀门,圆弧形过滤网的网目尺寸小于半圆弧形过滤网的网目尺寸,圆弧形过滤网和半圆弧形过滤网形状相适配;旋转过滤瓶位于浮游生物容纳瓶的开口处,旋转过滤瓶通过竖向延伸的下转轴与浮游生物容纳瓶连接,下转轴下部设有可水平旋转的叶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携带方便,浮游生物采集方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钓鱼竿式浮游生物采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浮游生物收集
,尤其是涉及一种携带方便,采集方便的钓鱼竿式浮游生物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微型浮游生物的长期监测数据可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指示因子,微型浮游生物的变化与鱼类疾病、开口饵料相关。长期而言,微型浮游生物也反映了全球气候及环境的变化,其数据的积累非常重要。多需要在大船上运用拖网采集浮游生物,用绞车、钢丝绳等辅助。而近海小船无法达到相应的条件。海边有非常便利的取样条件,可每天取样一次,取样持续且稳定,对研究浮游生物变化非常有利,但通常海边无法顺利取样;拖曳式浮游生物网过重,携带及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拖网采集浮游生物采集不便,携带及操作不便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携带方便,采集方便的钓鱼竿式浮游生物采集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钓鱼竿式浮游生物采集系统,包括钓竿,与钓竿固定连接的浮游生物容纳瓶,旋转过滤瓶,浮游生物容纳瓶右上部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圆弧形过滤网,旋转过滤瓶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旋转过滤瓶包括上端板、下端板和设于上端板、下端板之间的半圆弧形过滤网,浮游生物容纳瓶下部设有单向阀门,圆弧形过滤网的网目尺寸小于半圆弧形过滤网的网目尺寸,圆弧形过滤网和半圆弧形过滤网形状相适配;旋转过滤瓶位于浮游生物容纳瓶的开口处,旋转过滤瓶通过竖向延伸的下转轴与浮游生物容纳瓶连接,下转轴下部设有可水平旋转的叶轮,叶轮外侧设有环形圈,环形圈上设有若干个喇叭形进水罩,每个喇叭形进水罩均与一个弧形出水管连接,各个弧形出水管的出水口分别对准叶轮的各个叶片,各个弧形出水管的出水口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排列。本专利技术为钓鱼杆式,钓竿可伸缩方便携带,主体采用浮游生物容纳瓶和旋转过滤瓶,本专利技术可以在水流的作用下自动旋转,无论何处的水流冲击过来,对应的喇叭形进水罩均会将水流导到叶轮的叶片上,从而带动叶轮旋转,叶轮旋转会带动下转轴转动,使旋转过滤瓶旋转过滤海水,过滤后的海水直接保存在浮游生物容纳瓶中,打开单向阀门之后,可以将采集到的浮游生物回收。本专利技术方便实验人员在小船或者岸边采集微型浮游生物,极大的方便了微型浮游生物连续取样,从而为鱼类疾病、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数据。作为优选,所述钓竿呈弧形,钓竿与设于浮游生物容纳瓶上部的连接支架连接,连接支架上设有水平杆,水平杆与竖向延伸的上转轴转动连接,上转轴与上端板中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竖杆和与竖杆连接的3条倾斜杆,水平杆与竖杆连接。作为优选,半圆弧形过滤网的网目尺寸为185μm至200μm,圆弧形过滤网的网目尺寸为18μm至25μm。作为优选,所述钓竿包括外套管和设于外套管中的内套管,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设有弹簧,内套管前端与浮游生物容纳瓶固定连接,外套管上设有若干个通孔,内套管上设有与通孔配合的弹性突起。作为优选,浮游生物容纳瓶的容积为0.8L至1.3L,浮游生物容纳瓶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作为优选,环形圈通过若干条连接杆与浮游生物容纳瓶的底板连接。作为优选,浮游生物容纳瓶下部设有若干个重锤。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携带方便,浮游生物采集方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鱼类疾病、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数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环形圈、喇叭形进水罩和弧形出水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浮游生物容纳瓶2、旋转过滤瓶3、连接支架4、水平杆5、上转轴6、下转轴8、叶轮9、环形圈10、喇叭形进水罩11、弧形出水管12、圆弧形过滤网21、单向阀门22、上端板31、下端板32、半圆弧形过滤网33、竖杆41、倾斜杆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钓鱼竿式浮游生物采集系统,包括钓竿,与钓竿固定连接的浮游生物容纳瓶2,旋转过滤瓶3,浮游生物容纳瓶右上部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圆弧形过滤网21,旋转过滤瓶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旋转过滤瓶包括上端板31、下端板32和设于上端板、下端板之间的半圆弧形过滤网33,浮游生物容纳瓶下部设有单向阀门22,圆弧形过滤网的网目尺寸小于半圆弧形过滤网的网目尺寸,圆弧形过滤网和半圆弧形过滤网形状相适配;旋转过滤瓶位于浮游生物容纳瓶的开口处,旋转过滤瓶通过竖向延伸的下转轴8与浮游生物容纳瓶连接,下转轴下部设有可水平旋转的叶轮9,叶轮外侧设有环形圈10,环形圈上设有4个喇叭形进水罩11,每个喇叭形进水罩均与一个弧形出水管12连接,各个弧形出水管的出水口分别对准叶轮的各个叶片,各个弧形出水管的出水口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排列。如图1、图2所示,钓竿呈弧形,钓竿与设于浮游生物容纳瓶上部的连接支架4连接,连接支架上设有水平杆5,水平杆与竖向延伸的上转轴6转动连接,上转轴与上端板中部连接。连接支架包括竖杆41和与竖杆连接的3条倾斜杆42,水平杆与竖杆连接。半圆弧形过滤网的网目尺寸为200μm,圆弧形过滤网的网目尺寸为20μm。钓竿包括外套管和设于外套管中的内套管,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设有弹簧,内套管前端与浮游生物容纳瓶固定连接,外套管上设有多个通孔,内套管上设有与通孔配合的弹性突起。浮游生物容纳瓶的容积为1L,浮游生物容纳瓶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环形圈通过3条连接杆与浮游生物容纳瓶的底板连接。浮游生物容纳瓶下部设有4个重锤。将钓竿的外套管与三角支架连接,三角支架固定在岸边,无论何处的水流冲击过来,对应的喇叭形进水罩均会将水流导到叶轮的叶片上,从而带动叶轮旋转,叶轮旋转会带动下转轴转动,使旋转过滤瓶旋转过滤海水,过滤后的海水直接保存在浮游生物容纳瓶中;最后将浮游生物容纳瓶的开口朝上,将浮游生物容纳瓶中的海水及收集到的浮游生物倒入样品瓶中。本专利技术方便实验人员在小船或者岸边采集微型浮游生物,极大的方便了微型浮游生物连续取样,从而为鱼类疾病、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数据。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钓鱼竿式浮游生物采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钓竿,与钓竿固定连接的浮游生物容纳瓶(2),旋转过滤瓶(3),浮游生物容纳瓶右上部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圆弧形过滤网(21),旋转过滤瓶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旋转过滤瓶包括上端板(31)、下端板(32)和设于上端板、下端板之间的半圆弧形过滤网(33),浮游生物容纳瓶下部设有单向阀门(22),圆弧形过滤网的网目尺寸小于半圆弧形过滤网的网目尺寸,圆弧形过滤网和半圆弧形过滤网形状相适配;旋转过滤瓶位于浮游生物容纳瓶的开口处,旋转过滤瓶通过竖向延伸的下转轴(8)与浮游生物容纳瓶连接,下转轴下部设有可水平旋转的叶轮(9),叶轮外侧设有环形圈(10),环形圈上设有若干个喇叭形进水罩(11),每个喇叭形进水罩均与一个弧形出水管(12)连接,各个弧形出水管的出水口分别对准叶轮的各个叶片,各个弧形出水管的出水口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钓鱼竿式浮游生物采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钓竿,与钓竿固定连接的浮游生物容纳瓶(2),旋转过滤瓶(3),浮游生物容纳瓶右上部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圆弧形过滤网(21),旋转过滤瓶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旋转过滤瓶包括上端板(31)、下端板(32)和设于上端板、下端板之间的半圆弧形过滤网(33),浮游生物容纳瓶下部设有单向阀门(22),圆弧形过滤网的网目尺寸小于半圆弧形过滤网的网目尺寸,圆弧形过滤网和半圆弧形过滤网形状相适配;旋转过滤瓶位于浮游生物容纳瓶的开口处,旋转过滤瓶通过竖向延伸的下转轴(8)与浮游生物容纳瓶连接,下转轴下部设有可水平旋转的叶轮(9),叶轮外侧设有环形圈(10),环形圈上设有若干个喇叭形进水罩(11),每个喇叭形进水罩均与一个弧形出水管(12)连接,各个弧形出水管的出水口分别对准叶轮的各个叶片,各个弧形出水管的出水口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竿式浮游生物采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钓竿呈弧形,钓竿与设于浮游生物容纳瓶上部的连接支架(4)连接,连接支架上设有水平杆(5),水平杆与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美萍王春生林施泉周亚东孙栋倪智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