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11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脚手架,解决了杆体外形多为圆柱形,其表面为光顺的弧形面,工作人员脚踩在杆体上时的摩擦阻力较小,容易出现鞋底打滑的现象,这为脚手架的安装工作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连接扣组与安装在连接扣组上的杆体,杆体的外壁凹陷成型有若干个平整面,平整面沿杆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形成用于脚踩入的切口,平整面朝向杆体端部的两侧形成用抵触脚侧面的隔挡面,平整面为矩形状,且平整面的长度方向与杆体的长度方向一致,平整面上设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为网格状的凸条,增加工作人员鞋底与杆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的目的,达到减少工作人员在脚手架上施工时鞋底打滑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用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手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用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建筑工地里较为常见的工具,其作用主要是给正在修建的建筑体外部搭建支架。脚手架在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经常需要脚踩在已经安装好的脚手架的杆体上,来进行脚手架中上方架体的安装步骤;然而杆体外形多为圆柱形,其表面为光顺的弧形面,工作人员脚踩在杆体上时的摩擦阻力较小,容易出现鞋底打滑的现象,这为脚手架的安装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利用在杆体表面成形用于脚踩的平整面,以达到增加工作人员鞋底与杆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的目的,可以达到减少工作人员在脚手架上施工时鞋底打滑的现象发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包括连接扣组与安装在连接扣组上的杆体,杆体的外壁凹陷成型有若干个平整面,平整面沿杆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形成用于脚踩入的切口,平整面朝向杆体端部的两侧形成用抵触脚侧面的隔挡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整面相对弧形面而言,且与鞋底可以接触的面积更大,以达到增加工作人员鞋底与杆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达到减少工作人员踩在脚手架上施工时鞋底打滑的现象发生。所谓切口,其实就是切面在形成过程中将杆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完全切除所造成的,该设计是便于工作人员的鞋可以便捷的沿着切口伸入到平整面;两侧的隔挡面具有防滑的效果,如果由于天气原因,杆体表面具有一定的湿度,工作人员在平整面上轻微滑移时,鞋在滑移到隔挡面处被隔挡,隔挡面限制了脚的进一步滑动,可以有效减少工作人员滑移时摔倒的情况发生。较佳的,平整面为矩形状,且平整面的长度方向与杆体的长度方向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面这长度方向用于脚掺入平整面,而宽度方向用于对脚侧面的隔;当切口在长度方向,故工作人员深入平整面就较为的容易。较佳的,平整面上设有防滑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凸起增加了平整面的粗糙度,可以有效的进一步增大鞋底与平整面之间的粗糙度,减少工作人员在平整面上踩踏时打滑的情况发生。较佳的,所述防滑凸起为网格状的凸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格状的凸条,其容易形成网格状的凹槽,工地中采用的胶鞋多具有防滑块,凹槽便于防滑块的卡入从而以隔挡的关系减少胶鞋在平整面上打滑的情况发生。较佳的,所述防滑凸起为尖刺状的凸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尖刺状是为了增大凸块与鞋底的压强,从而增加两者之间的粗糙度。较佳的,所述平整面沿着杆体的长度方向成螺旋状布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整面的螺旋布置,是为了便于通过旋转的方式控制各个位置的平整面朝向。有些平整面可以正朝上,有些可以倾斜朝上,这种多工位的安装方式可以满足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对杆体脚踏的实际需求。较佳的,连接扣组包括主半环与次半环,主半环与次半环的一端旋转连接成抱环体,主半环与次半环的另一端通过螺栓锁紧以实现夹固插入抱环体中的杆体,连接扣组中抱环体的数量至少两个,相邻抱环体之间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抱环体可以通过松或紧螺栓实现对杆体的分离与固定。采用多个抱环体是为了满足竖向的杆体与横向的杆体之间的连接。较佳的,所述次半环螺纹连接有螺钉,螺钉的一端置于抱环体外侧,螺钉另一端置于抱环体内并抵触于平整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平整面的存在,为了安装位置的需要,抱环体可能正好夹固具有平整面的杆体工位,此时,抱环体虽然对杆体中大部分位置已经加固锁紧,但是对于凹陷的平整面缺少夹紧锁合关系。为了增加对平整面的锁合,利用螺钉旋入平整面,以顶持关系达到锁合平整面的目的,此时抱环体对杆体的紧固效果更为的显著。较佳的,螺钉置于抱环体内的一端旋转连接有抵触杆体的扩面板,扩面板嵌入所述平整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的截面较小,故对平整面的抵触面较小;为了增加两者之间的抵触面,故通过扩面板嵌入平整面的方式实现。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平整面扩大与鞋底的接触面积的方式,达到增加两者摩擦阻力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连接扣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次半环、扩面板纵剖后与螺钉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中平整面与凸条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杆体;2、平整面;21、切口;22、隔挡面;31、凸条;32、凸块;4、连接扣组;41、抱环体;411、主半环;412、次半环;413、螺栓;51、扩面板;52、螺钉;61、圆饼块;62、容置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如图1所述,包括整体为圆柱形的杆体1,杆体1的外壁通过切割形成向杆体1中线凹陷的平整面2,平整面2用于工作人员鞋底的踩踏,以增加杆体1与鞋底的接触面积。平整面2为矩形状,且长度方向与杆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多个平整面2将沿着杆体1的长度方向成螺旋状布置,一个杆体2上平整面2的数量可以是3或4或5或6个。沿着杆体1的长度方向观察,相邻平整面2之间的杆体1为一段的完整圆柱形的杆体1段,该圆柱形的杆体1端是用于插入抱环体41实现被牢固夹持固定的目的。杆体1在平整面2的长度方向部分被完全切除,形成一个切口21;故平整面2较长的两侧的切口21被用于工作人员鞋底踩入平整面2。而平整面2朝向杆体1两端的两侧较宽,该较宽的两侧由杆体1的侧壁形成隔挡面22,隔挡面22对工作人员鞋子的侧面进行隔挡,减少工作人员在平整面2内打滑的情况发生。而平整面2上固定有尖刺状态的凸块32;凸块32为菱锥形,其具有良好的防滑作用。在本设计中,可以将平整面2正向朝上或者倾斜朝上,以便工作人员踩踏。如图1与图2所示,在杆体1是利用连接扣组4夹持固定,杆体1将插入到连接扣组4中;连接扣组4包括主半环411与次半环412;主半环411与次半环412两者通过插销连接;并且插销端固定有挡块,挡块的隔挡作用以免主半环411与次半环412滑脱插销。主半环411与次半环412绕着插销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完成的环形,该完整的环形为抱环体41;在主半环411与次半环412远离插销的一端通过螺栓413锁固。显然,当抱环体41分开后,杆体1可以插入抱环体41,然后通过螺栓413旋转锁紧抱环体41实现抱环体41对杆体1的夹持固定。连接扣组4有两个抱环体41,相邻的两个抱环体41焊接固定。两个抱环体41朝向一个竖向、一个横向,以便两个杆体1各自以竖向与横向的位置关系垂直固定。次半环412贴合杆体1的一面开设有凹陷槽62,凹陷槽62内放置有个扩面板51;次半环412的螺纹连接有一个螺钉52,螺钉52一端置于次半环412外侧,螺钉52另一端旋转连接在扩面板51上。如图3所示,螺钉52另一端的端部固定有圆饼块61,扩面板51内开设有圆饼形的容置腔62,故当螺钉52旋转时,圆饼块61也在容置腔62内旋转,螺钉52无法驱动扩面板51旋转,螺钉52只能推动扩面板51来回移动,以达到扩面板51嵌入平整面2的目的。实施例2,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如图4所示,而平整面2上设有网格状的凸条31;网格状的凸条31,其容易形成网格状的凹槽,工地中采用的胶鞋多具有防滑块,凹槽的便于防滑块的卡入从而以隔挡的关系减少胶鞋在平整面2上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包括连接扣组(4)与安装在连接扣组(4)上的杆体(1),其特征是:杆体(1)的外壁凹陷形成有若干个平整面(2),平整面(2)沿杆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形成用于脚踩入的切口(21),平整面(2)朝向杆体(1)端部的两侧形成用抵触脚侧面的隔挡面(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包括连接扣组(4)与安装在连接扣组(4)上的杆体(1),其特征是:杆体(1)的外壁凹陷形成有若干个平整面(2),平整面(2)沿杆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形成用于脚踩入的切口(21),平整面(2)朝向杆体(1)端部的两侧形成用抵触脚侧面的隔挡面(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脚手架,其特征是:平整面(2)为矩形状,且平整面(2)的长度方向与杆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脚手架,其特征是:平整面(2)上设有防滑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脚手架,其特征是:所述防滑凸起为网格状的凸条(3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脚手架,其特征是:所述防滑凸起为尖刺状的凸块(3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脚手架,其特征是:所述平整面(2)沿着杆体(1)的长度方向成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劲朱喆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房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