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质吸隔声结构以及隔声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094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质吸隔声结构以及隔声罩,其包括有吸声单元和隔声单元,吸声单元包括外护面布层、中间软质吸声层以及内护面布层,外护面布层、中间软质吸声层以及内护面布层依次层叠排布,外护面布层、中间软质吸声层以及内护面布层固定连接,内护面布层贴合在隔声单元上与隔声单元固定连接。该软质吸隔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整体结构稳定可靠,不易起皱、变形,吸隔声效果好,起到较好的降低噪声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质吸隔声结构以及隔声罩
本技术涉及隔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软质吸隔声结构以及隔声罩。
技术介绍
如何降低加工噪声和高噪声设备噪声,提高声环境质量,减小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影响,一直是困扰高噪声车间(设备)的一大难题。国内有的高噪声车间(设备)试用了一种金属型隔声板,以阻隔高噪声源(区域)。这种金属隔声板由内到外由一般组成为:金属(孔)板+吸音棉和金属骨架+金属板。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金属结构的吸隔声板在使用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点:其一、由于金属隔声板外表是金属板没有吸声功能,其整体吸声面积有限,如果需要双面吸声,其厚度、成本、占用空间会大大增加;其二、金属隔声板加工属于钣金加工,工序过程繁琐,需要折弯、焊接、打磨、喷漆等工序,其造价过高,不环保;其三、内外板均为金属隔声板,整体重量大,移动和安装极不方便,且当现场环境复杂时(如管线较多)时,现场待隔声设备和隔声板干涉位置也会较多,金属隔声板开孔和封堵都极为不便;其四、对狭小和异形的空间不仅难以安装金属声隔声板,而且安装后将会影响工人的操作以及生产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质吸隔声结构,以改善传统的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质吸隔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吸声单元,所述吸声单元包括外护面布层、中间软质吸声层以及内护面布层,所述外护面布层、中间软质吸声层以及内护面布层依次层叠排布,所述外护面布层、中间软质吸声层以及内护面布层固定连接,隔声单元,所述内护面布层贴合在所述隔声单元上与所述隔声单元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质吸隔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吸声单元,所述吸声单元包括外护面布层、中间软质吸声层以及内护面布层,所述外护面布层、中间软质吸声层以及内护面布层依次层叠排布,所述外护面布层、中间软质吸声层以及内护面布层固定连接,隔声单元,所述内护面布层贴合在所述隔声单元上与所述隔声单元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质吸隔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软质吸声层为板状结构,所述中间软质吸声层的两个板面均为外凸的凹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质吸隔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面布层为板状结构,所述外护面布层的两个板面分别为外凸面和内凹面,所述外护面布层的内凹面与所述中间软质吸声层的一个凹面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质吸隔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面布层为板状结构,所述内护面布层的两个板面分别为外凸面和内凹面,所述内护面布层的内凹面与所述中间软质吸声层的另一个凹面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软质吸隔声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张晓杰汪远东王旭亮李旭巍
申请(专利权)人: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