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中全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穹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091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穹顶连接结构,包括经纬框架、固定部件,固定部件位于经纬框架的内部,经纬框架包括有纵向弯曲梁、横向弯曲梁、底架和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紧固件纵向贯穿有纵向弯曲梁,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紧固件横向贯穿有横向弯曲梁,固定部件包括有支撑杆、固定轴、第二连接件、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固定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紧固件贯穿设置有支撑杆。通过设置有纵向弯曲梁、横向弯曲梁和第一连接件,可以将纵向弯曲梁或横向弯曲梁的随意一段取下,方便拆卸维修,适用于建筑穹顶连接结构的生产和使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穹顶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本身结构
,具体为一种建筑穹顶。
技术介绍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结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协调、互相制约的关系,在建筑设计中,少数建筑师总是把结构放在从属地位,并要求结构必须服从建筑,一切以建筑队为先导,这一观念分割了科学的完整性,忽略了基本的力学规律。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研究建筑穹顶连接结构的期刊和文献,其中,一篇专利号为专利CN200820120296.0的技术专利申请,该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弦支穹顶结构的连接结构,这类连接结构具有施工非常方便,可多次调整索力,为实现索力实测值与设计值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连接结构全部通过索力支撑,稳固性不强,而且这种连接结构为一个整体,不易拆卸,一旦某一部件发生故障,整个结构就会崩溃,因此,需要在现有的穹顶连接结构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穹顶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建筑穹顶连接结构,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支撑杆、固定轴、第二连接件、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可实现增强建筑穹顶的稳定性的作用,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穹顶连接结构,包括经纬框架、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位于经纬框架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纬框架包括有纵向弯曲梁(2)、横向弯曲梁(3)、底架(1)和第一连接件(4),所述底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八根或八根以上的纵向弯曲梁(2),所述第一连接件(4)的四周贯通设置有五个第一紧固件(11),所述第一连接件(4)通过第一紧固件(11)纵向贯穿有纵向弯曲梁(2),所述第一连接件(4)通过第一紧固件(11)横向贯穿有横向弯曲梁(3);所述固定部件包括有支撑杆(5)、固定轴(6)、第二连接件(7)、第一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杆(9),所述固定轴(6)的四周固定连接有纵向弯曲梁(2),所述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穹顶连接结构,包括经纬框架、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位于经纬框架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纬框架包括有纵向弯曲梁(2)、横向弯曲梁(3)、底架(1)和第一连接件(4),所述底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八根或八根以上的纵向弯曲梁(2),所述第一连接件(4)的四周贯通设置有五个第一紧固件(11),所述第一连接件(4)通过第一紧固件(11)纵向贯穿有纵向弯曲梁(2),所述第一连接件(4)通过第一紧固件(11)横向贯穿有横向弯曲梁(3);所述固定部件包括有支撑杆(5)、固定轴(6)、第二连接件(7)、第一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杆(9),所述固定轴(6)的四周固定连接有纵向弯曲梁(2),所述固定轴(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8),所述第一固定杆(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7),所述第二连接件(7)的四周贯通设置有至少八根第二紧固件(10),所述第二连接件(7)通过第二紧固件(10)贯穿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端通过第一紧固件(11)贯穿设置于第一连接件(4)中,所述第二连接件(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中全李秋玲陈翠爽
申请(专利权)人:胡中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