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07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8:50
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包括桩板主体、桩孔、软弱地基层、灌浆管和混凝土现浇面层,所述桩板主体固定于软弱地基层的顶面,软弱地基层位于混凝土现浇面层的上方,桩孔贯穿混凝土现浇面层,桩孔的顶部伸入软弱地基层中,灌浆管设于桩孔内,所述灌浆管从桩孔的顶部延伸至桩孔的内底部,灌浆管的外壁与桩孔的内壁之间填充有碎石,所述灌浆管内灌装有水泥浆,灌浆管上开有出浆孔,所述碎石的顶面覆盖有孔塞,孔塞设于桩孔内,所述桩孔的顶部浇筑有基桩,基桩的底面与孔塞的顶面接触,基桩贯穿桩板主体,桩板主体的底面固定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工作端穿过软弱地基层后与凝土现浇面层的顶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基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桩基加固地基型式,主要为微型桩加固,桩身直径不大于300mm,一般按复合地基设计,地基土和桩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对上覆软弱土层、下卧基岩的地质条件,由于现有地基整体强度不够,承载能力较差,所以在荷载作用下,仍会发生一定量的沉降,对于一些工期紧且对地基变形要求很高的工程,很难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的抗沉降地基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包括桩板主体、桩孔、软弱地基层、灌浆管和混凝土现浇面层,所述桩板主体固定于软弱地基层的顶面,软弱地基层位于混凝土现浇面层的上方,桩孔贯穿混凝土现浇面层,桩孔的顶部伸入软弱地基层中,灌浆管设于桩孔内,所述灌浆管从桩孔的顶部延伸至桩孔的内底部,灌浆管的外壁与桩孔的内壁之间填充有碎石,所述灌浆管内灌装有水泥浆,灌浆管上开有出浆孔,所述碎石的顶面覆盖有孔塞,孔塞设于桩孔内,所述桩孔的顶部浇筑有基桩,基桩的底面与孔塞的顶面接触,基桩贯穿桩板主体,桩板主体的底面固定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工作端穿过软弱地基层后与凝土现浇面层的顶面连接。进一步,所述混凝土现浇面层内设有钢筋框架结构。进一步,所述混凝土现浇面层的底面还铺设有灰土层。进一步,所述基桩的顶面设有桩帽。进一步,所述出浆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上。进一步,抗沉降地基结构还包括垫石层,垫石层设于桩板主体的顶面。垫石层的顶面与桩帽的顶面平齐。进一步,所述混凝土现浇面层的顶面安装有振动传感器,通过振动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地基结构因地质活动所造成的振动情况。进一步,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均可与地面监控电脑连接,通过地面监控电脑可实时接收位移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传送过来的数据,并在地面监控电脑进行数据显示,为人们制定应急方案提供数据信息支持。进一步,所述桩板主体内设有横向暗梁和纵向暗梁,横向暗梁和纵向暗梁纵横交错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由混凝土现浇面层(内有钢筋框架结构)、桩孔、灌浆管和桩板主体(内有横向暗梁和纵向暗梁)组合而成的抗沉降地基结构,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安全性能高,工作可靠,工期短,造价低,实用性高,适用范围广。对上覆软弱土层、下卧基岩的地质条件,使用本技术时,桩孔下端可伸入基岩中,承载能力得到有效保障。灌浆管内灌装有水泥浆,水泥浆从灌浆管上的出浆孔流出到灌浆管的外壁与桩孔的内壁之间,流出的水泥浆与碎石形成坚固的混凝结构,从而有利于提高桩孔的整体坚固性,加强地基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混凝土现浇面层内设有钢筋框架结构,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地基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桩板主体内横向暗梁和纵向暗梁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桩板主体的坚固性,从而更进一步加强地基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通过振动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地基结构因地质活动所造成的振动情况,通过位移传感器可测量地基结构是否存在沉降。灰土层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地下带有腐蚀性的水腐蚀混凝土现浇面层,造成地基结构坚固性下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的桩板主体俯视图。图中:1、桩帽;2、垫石层;3、软弱地基层;4、钢筋框架结构;5、混凝土现浇面层;6、灰土层;7、桩孔;8、碎石;9、灌浆管;10、出浆孔;11、孔塞;12、桩板主体;13、位移传感器;14、振动传感器;15、基桩;16、横向暗梁;17、纵向暗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2,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包括桩板主体12、桩孔7、软弱地基层3、灌浆管9和混凝土现浇面层5,所述桩板主体12固定于软弱地基层3的顶面,软弱地基层3位于混凝土现浇面层5上方,桩孔7贯穿混凝土现浇面层5,桩孔7的顶部伸入软弱地基层3中,灌浆管9设于桩孔7内,所述灌浆管9从桩孔7的顶部延伸至桩孔7的内底部,所述灌浆管9的外壁与桩孔的内壁之间填充有碎石8,所述灌浆管9内灌装有水泥浆,灌浆管9上开有出浆孔10,所述碎石8的顶面覆盖有孔塞11,孔塞11设于桩孔7内,所述桩孔7的顶部浇筑有基桩15,基桩15的底面与孔塞11的顶面接触,基桩15贯穿桩板主体12,桩板主体12的底面固定有位移传感器13,位移传感器13的工作端穿过软弱地基层3后与凝土现浇面层5的顶面连接。所述混凝土现浇面层5内设有钢筋框架结构4。所述混凝土现浇面层5的底面还铺设有灰土层6。所述基桩15的顶面设有桩帽1。所述出浆孔1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上。抗沉降地基结构还包括垫石层2,垫石层2设于桩板主体12的顶面,垫石层2的顶面与桩帽1的顶面平齐,以利于加强整个抗沉降地基结构的承载能力。所述混凝土现浇面层5的顶面安装有振动传感器14,通过振动传感器14可实时监测地基结构因地质活动所造成的振动情况。所述位移传感器13和振动传感器14均可与地面监控电脑连接,通过地面监控电脑可实时接收位移传感器13和振动传感器14传送过来的数据,并在地面监控电脑进行数据显示,为人们制定应急方案提供数据信息支持。其中,所述桩板主体12内设有横向暗梁16和纵向暗梁17,横向暗梁16和纵向暗梁17纵横交错布置。本实施例中,灌浆管9内灌装有水泥浆,水泥浆从灌浆管9上的出浆孔10流出到灌浆管9的外壁与桩孔的内壁之间,流出的水泥浆与碎石8形成坚固的混凝结构,从而有利于提高桩孔7的整体坚固性,加强地基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提高承载能力。另,混凝土现浇面层5内设有钢筋框架结构4,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地基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提高承载能力。桩板主体12内横向暗梁16和纵向暗梁17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桩板主体12的坚固性,从而更进一步加强地基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提高承载能力。通过在混凝土现浇面层5底面设置灰土层6,有利于防止地下带有腐蚀性的水腐蚀混凝土现浇面层5,造成地基结构坚固性下降。本实施例中,通过位移传感器13可测量地基结构是否存在沉降情况,通过振动传感器14可实时监测地基结构因地质活动所造成的振动情况。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板主体、桩孔、软弱地基层、灌浆管和混凝土现浇面层,所述桩板主体固定于软弱地基层的顶面,软弱地基层位于混凝土现浇面层的上方,桩孔贯穿混凝土现浇面层,桩孔的顶部伸入软弱地基层中,灌浆管设于桩孔内,所述灌浆管从桩孔的顶部延伸至桩孔的内底部,灌浆管的外壁与桩孔的内壁之间填充有碎石,所述灌浆管内灌装有水泥浆,灌浆管上开有出浆孔,所述碎石的顶面覆盖有孔塞,孔塞设于桩孔内,所述桩孔的顶部浇筑有基桩,基桩的底面与孔塞的顶面接触,基桩贯穿桩板主体,桩板主体的底面固定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工作端穿过软弱地基层后与凝土现浇面层的顶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沉降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板主体、桩孔、软弱地基层、灌浆管和混凝土现浇面层,所述桩板主体固定于软弱地基层的顶面,软弱地基层位于混凝土现浇面层的上方,桩孔贯穿混凝土现浇面层,桩孔的顶部伸入软弱地基层中,灌浆管设于桩孔内,所述灌浆管从桩孔的顶部延伸至桩孔的内底部,灌浆管的外壁与桩孔的内壁之间填充有碎石,所述灌浆管内灌装有水泥浆,灌浆管上开有出浆孔,所述碎石的顶面覆盖有孔塞,孔塞设于桩孔内,所述桩孔的顶部浇筑有基桩,基桩的底面与孔塞的顶面接触,基桩贯穿桩板主体,桩板主体的底面固定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工作端穿过软弱地基层后与凝土现浇面层的顶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晶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