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生物质致密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399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生物质致密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挤压套筒、挤出螺旋、驱动机构、加热装置、生物质入料机构、煤泥入料机构以及截断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生物质致密成型装置具有实施成本低、固体粘接性好、发热量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生物质致密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生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生物质致密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它作为化石能源的补充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生物质能利用有3种方法:第一种是燃烧,可以将生物质直接燃烧或者是将生物质成型后再燃烧;第二种是生物化学转化,将生物质水解或酸解,然后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取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第三种是热化学转化,其最终产物是木炭、生物油和可燃气体。相比较而言,生物质成型燃烧成本较低,且经过致密成型后的生物质燃料密度和强度都得到提高,便于运输和燃烧,是可选择利用的较好的方法之一。然而现有的生物质成型技术存在密度低且强度不够、热值不高且效率较低等缺点,因此,当前急需一种能够生产密度高、强度较高且热值高的生物质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生物质致密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挤压套筒、挤出螺旋、驱动机构、加热装置、生物质入料机构、煤泥入料机构以及截断机构。所述挤压套筒包括入料段、加热挤压段和成型段;所述挤出螺旋位于所述挤压套筒内,并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挤压套筒的加热挤压段的外围。所述生物质入料机构位于所述驱动机构的上方,用于接受粉碎后木屑或秸秆,其包括入料漏斗、搅拌缓冲池以及与所述挤压套筒的入料段相连通的入料溜槽。所述煤泥入料机构包括渣浆泵、入料管、出料管以及煤泥池、出水管以及蓄水池,所述渣浆泵通过所述入料管将所述煤泥池中的煤泥吸入并通过所述出料管泵至所述搅拌缓冲池中进行搅拌;所述搅拌缓冲池底部的过滤液经所述出水管流至所述蓄水池中。所述截断机构用于将已经挤压成型的生物质棒状燃料截断成最终产品;所述煤泥池、所述蓄水池以及所述产品箱合并在一起构成了所述成型装置的底座,所述挤压套筒、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截断机构均位于所述底座上方。优选地,所述生物质原料为粉碎后的木屑或秸秆。优选地,所述木屑或秸秆与煤泥的质量比大于1:1。优选地,所述截断机构包括切断机、压力传感器和产品箱。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生物质致密成型装置具有实施成本低、固体粘接性好、发热量高等优点,具有显著的实际应用意义。应当理解,前述大体的描述和后续详尽的描述均为示例性说明和解释,并不应当用作对本技术所要求保护内容的限制。附图说明参考随附的附图,本技术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其中:图1示意性示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生物质致密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本技术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法将得以阐明。然而,本技术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对其加以实现。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技术的具体细节。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生物质致密成型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该成型装置包括:挤压套筒1、挤出螺旋2、驱动机构3、加热装置4、生物质入料机构5、煤泥入料机构6以及截断机构7。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生物质致密成型装置100用于将混合物料(木屑或秸秆粉碎后和煤泥的混合物)挤压成致密的固体的棒状燃料,从而方便运输使用以及提高燃烧效率。挤压套筒1,用于将混合物料挤压成型,其主要包括入料段11、加热挤压段12和成型段13。混合物料依次通过入料段11、加热挤压段12和成型段13。挤出螺旋2位于挤压套筒1内,并与驱动机构3相连接。驱动机构3驱动挤出螺旋2旋转,进一步驱动混合物料向加热挤压段12和成型段13方向6前进,从而产生挤压效果。加热装置4,设置在挤压套筒1的加热挤压段12的外围,用于向加热挤压段12加热,促进混合物料软化成型。混合物料在挤出螺旋2的作用下被推入挤压套筒1内,而生物质原料(粉碎后木屑或秸秆)中的木质素则在加热装置4的作用下加热到软化状态,从而在加热和挤压的双重作用下而成型。成型后的成品为棒状,棒状燃料被源源不断地送出,可根据需要开启截断机构7进行截断处理。生物质入料机构5位于驱动机构3的上方,用于接受粉碎后的木屑或秸秆等生物质原料,其包括入料漏斗51、搅拌缓冲池52以及与挤压套筒1的入料段11相连通的入料溜槽53,主要用于接受生物质原料(粉碎后木屑或秸秆),然后和煤泥混合在搅拌缓冲池52中进行充分搅拌均匀,进一步通过入料溜槽53进入到挤压套筒1中挤压成型。优选地,所述生物质原料(木屑或秸秆)与煤泥的质量比应大于1:1;从而达到更好的致密成型效果。煤泥入料机构6包括渣浆泵61、入料管62、出料管63以及煤泥池64、出水管65以及蓄水池66。渣浆泵61通过入料管63将煤泥池64中的煤泥吸入并通过出料管63泵至搅拌缓冲池52中进行搅拌,所述搅拌缓冲池52底部的过滤液经所述出水管65流至所述蓄水池66中。由于煤泥中含有黏土和细颗粒煤,从而使获得的生物质棒状燃料具有较好的粘接性和较高发热量,进一步可以用生活取暖或者生物质发电等等。截断机构7用于将已经成型的生物质棒状燃料截断成最终产品,其主要包括截断机71、压力传感器72、产品箱73。当压力传感器72检测到的压力值超过阈值时(即满足成型压力),则开启截断机71将燃料棒截断并落入产品箱73。只有压力传感器72检测的压力达到上述阈值,此时的燃料棒才是致密的且不易破碎,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72可以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所述煤泥池64、所述蓄水池66以及所述产品箱73合并在一起构成了所述成型装置的底座8,所述挤压套筒1、所述驱动机构3和所述成型机构7均位于所述底座8上方。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生物质致密成型装置100利用生物质(木屑或秸秆)与煤泥混合后挤压成型获得致密结构的固体生物质燃料棒,从而实现生物质燃料的有效合理利用,固体生物质燃料棒方便运输使用以及提高燃烧效率。故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生物质致密成型装置100具有实施成本低、固体粘接性好、发热量高等优点,具有显著的实际应用意义。所述附图仅为示意性的并且未按比例画出。虽然已经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结合这里披露的本技术的说明和实践,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易于想到和理解的。说明和实施例仅被认为是示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和主旨均由权利要求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生物质致密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挤压套筒、挤出螺旋、驱动机构、加热装置、生物质入料机构、煤泥入料机构以及截断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挤压套筒包括入料段、加热挤压段和成型段;所述挤出螺旋位于所述挤压套筒内,并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挤压套筒的加热挤压段的外围;所述生物质入料机构位于所述驱动机构的上方,用于接受粉碎后木屑或秸秆,其包括入料漏斗、搅拌缓冲池以及与所述挤压套筒的入料段相连通的入料溜槽;所述煤泥入料机构包括渣浆泵、入料管、出料管以及煤泥池、出水管以及蓄水池,所述渣浆泵通过所述入料管将所述煤泥池中的煤泥吸入并通过所述出料管泵至所述搅拌缓冲池中进行搅拌;所述搅拌缓冲池底部的过滤液经所述出水管流至所述蓄水池中;所述截断机构用于将已经挤压成型的生物质棒状燃料截断成最终产品并落入产品箱中;所述煤泥池、所述蓄水池以及所述产品箱合并在一起构成了所述成型装置的底座,所述挤压套筒、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截断机构均位于所述底座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生物质致密成型装置,该成型装置包括:挤压套筒、挤出螺旋、驱动机构、加热装置、生物质入料机构、煤泥入料机构以及截断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挤压套筒包括入料段、加热挤压段和成型段;所述挤出螺旋位于所述挤压套筒内,并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挤压套筒的加热挤压段的外围;所述生物质入料机构位于所述驱动机构的上方,用于接受粉碎后木屑或秸秆,其包括入料漏斗、搅拌缓冲池以及与所述挤压套筒的入料段相连通的入料溜槽;所述煤泥入料机构包括渣浆泵、入料管、出料管以及煤泥池、出水管以及蓄水池,所述渣浆泵通过所述入料管将所述煤泥池中的煤泥吸入并通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叶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联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