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瓿开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3946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瓿开瓶器,包括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的上端与第二夹臂的上端相连,第一夹臂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弧形块,第一夹臂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弧形块,第一弧形块的内端面与第二弧形块的内端面相对设置且两端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安瓿瓶颈的夹持区,第一弧形块的内端面垂直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锥尖体,第二弧形块的内端面垂直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锥尖体,第一锥尖体与第二锥尖体均采用金刚石材料制成,且第一锥尖体的尖端部与第二锥尖体的尖端部位于同一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简单、安全的特点,有利于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瓿开瓶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瓶器,尤其涉及一种安瓿开瓶器。
技术介绍
在医疗机构中,使用安瓿存装药液、疫苗以及血清等药物的方式都在广泛地应用;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医疗机构在开安瓿的时候都是用手指弹开,或者直接掰开;这种方式使得安瓿瓶口断裂处易产生微小的玻璃细削,这些玻璃细削极可能会进入药液中并在注射时进入到患者体内,导致接受注射者产生血小板破裂,一旦有微粒随血液进入心脏,甚至会引发死亡胁;同时,用外力强行将安瓿瓶口掰开,瓶口断裂处会产生锋利的端面,一不小心就会割伤医护人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出现了多种结构的安瓿开启器,例如中国专利CN207699164U即公开了一种安瓿瓶开瓶器,其包括外壳、内衬、弧形砂轮片、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内衬一端开口、另一端为封闭半球形结构,且开口端设置弧形砂轮片,内衬外部对应包覆外壳,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铰接,且二者的一端设有环形手柄,另一端连接外壳的开口端;使用时,用手捏手柄产生夹持力,再转动安瓿瓶在瓶颈处产生割痕后再扭动手柄掰断。然而,由于砂轮片与安瓿瓶颈处为面接触,形成了多条划痕(在显微镜下呈多条孤划痕),在折断安瓿颈时断口不易整齐,容易割伤医护人员,同时形成了较多的玻璃碎屑,且砂轮也会因磨损而掉落砂粒,这些玻璃碎屑及砂粒同样存在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瓿开瓶器,具有使用简单、安全的特点,有利于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本技术的安瓿开瓶器,包括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上端与第二夹臂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夹臂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弧形块,所述第一夹臂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的内端面与第二弧形块的内端面相对设置且两端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安瓿瓶颈的夹持区,所述第一弧形块的内端面垂直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锥尖体,所述第二弧形块的内端面垂直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锥尖体,所述第一锥尖体与第二锥尖体均采用金刚石材料制成,且第一锥尖体的尖端部与第二锥尖体的尖端部位于同一平面。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均呈从上往下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片状结构。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均采用钢片制成。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臂的上端与第二夹臂的上端通过一连接帽相连。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臂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一夹臂呈“八”字形分布并连接在第一弧形块的顶面两端。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夹臂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二夹臂呈“八”字形分布并连接在第二弧形块的顶面两端。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锥尖体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且各第一锥尖体以嵌设的方式均匀分布在第一弧形块的内端面。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锥尖体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且各第二锥尖体以嵌设的方式均匀分布在第二弧形块的内端面。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弧形块的纵截面与第二弧形块的纵截面均呈方形。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技术安瓿开瓶器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第一,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可在外力作用下运动而靠拢并在外力撤去后在弹力作用下回复原位,第一弧形块及第二弧形块也与第一夹臂及第二夹臂的运动同步而靠拢或复位,从而适应不同尺寸安瓿的开瓶需求,其通用性强;第二,使用时,将安瓿瓶颈置于第一弧形块与第二弧形块之间,使用者通过手指按压第一弧形块及第二弧形块,使得第一锥尖体与第二锥尖体与安瓿瓶颈接触,然后将弧形块(或者安瓿的瓶体)旋转适当角度,第一锥尖体与第二锥尖体即在安瓿瓶颈处划出划痕,此时松开弧形块,只需轻掰即可将安瓿打开,使用简单、安全;第三,由于第一锥尖体与第二锥尖体具有尖端结构,各锥尖体与安瓿瓶颈之间为点接触,加上第一锥尖体的尖端部与第二锥尖体的尖端部位于同一平面,接触点也围绕安瓿瓶颈在同一平面上,由此可形成单一的划痕,安瓿打开后其断裂面光滑平整,有效防止割伤医护人员,大大减少了玻璃碎屑的产生,且金刚石制成的锥尖体不会轻易磨损,有利于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第四,第一锥尖体与第二锥尖体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由此可形成多点接触,提高了划痕形成的效率,有效防止锥尖体走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安瓿开瓶器,包括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所述第一夹臂11的上端与第二夹臂12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夹臂11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弧形块21,所述第一夹臂11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弧形块22,所述第一弧形块21的内端面与第二弧形块22的内端面相对设置且两端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安瓿瓶颈的夹持区3,所述第一弧形块21的内端面垂直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锥尖体41,所述第二弧形块22的内端面垂直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锥尖体42,所述第一锥尖体41与第二锥尖体42均采用金刚石材料制成,且第一锥尖体41的尖端部与第二锥尖体42的尖端部位于同一平面。“上”“下”以图1所示方向为准;第一夹臂11、第二夹臂12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与第一弧形块21、第二弧形块22一同运动并提供回复弹力;优选地,第一夹臂11与第二夹臂12均采用钢片制成,且第一夹臂11与第二夹臂12均呈从上往下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片状结构,该结构的第一夹臂11与第二夹臂12可形成一个省力杠杆,使得操作更为轻松;第一夹臂11、第二夹臂12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当数量为多根时,多根第一夹臂11作为一个整体与多根第二夹臂12组成的整体对称。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臂11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一夹臂11呈“八”字形分布并连接在第一弧形块21的顶面两端;第二夹臂12的数量也为两根,两根第二夹臂12呈“八”字形分布并连接在第二弧形块22的顶面两端;第一夹臂11与第二夹臂12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部件,例如,第一夹臂11的上端与第二夹臂12的上端可通过一连接帽5相连,连接帽5可为环状结构,在使用时连接帽可抵于使用者手掌部位,从而便于使用;锥尖体(包括第一锥尖体41和第二锥尖体42)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但均至少设置两个;本实施例中,第一锥尖体41的数量为三个(当然也可以是三个以上),且各第一锥尖体41以嵌设的方式均匀分布在第一弧形块21的内端面,第一锥尖体41镶嵌安装相位差可为45°;第二锥尖体42的数量也为三个(当然也可以是三个以上),且各第二锥尖体42以嵌设的方式均匀分布在第二弧形块22的内端面,第二锥尖体42镶嵌安装相位差可为45°;锥尖体可以是圆锥体、四面体、五面体等结构,均具有尖端,且其轴线沿相应弧形块的径向设置(即垂直);第一弧形块21的纵截面与第二弧形块22的纵截面均呈方形,第一弧形块21与第二弧形块22均优选为半圆结构,其相对运动至极限时即形成一个整圆。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使用本安瓿开瓶器有以下技术优势:第一,第一夹臂11和第二夹臂12可在外力作用下运动而靠拢并在外力撤去后在弹力作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瓿开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上端与第二夹臂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夹臂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弧形块,所述第一夹臂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的内端面与第二弧形块的内端面相对设置且两端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安瓿瓶颈的夹持区,所述第一弧形块的内端面垂直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锥尖体,所述第二弧形块的内端面垂直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锥尖体,所述第一锥尖体与第二锥尖体均采用金刚石材料制成,且第一锥尖体的尖端部与第二锥尖体的尖端部位于同一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瓿开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对称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上端与第二夹臂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夹臂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弧形块,所述第一夹臂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的内端面与第二弧形块的内端面相对设置且两端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安瓿瓶颈的夹持区,所述第一弧形块的内端面垂直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锥尖体,所述第二弧形块的内端面垂直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锥尖体,所述第一锥尖体与第二锥尖体均采用金刚石材料制成,且第一锥尖体的尖端部与第二锥尖体的尖端部位于同一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瓿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均呈从上往下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片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瓿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均采用钢片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瓿开瓶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李相晓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