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新专利>正文

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3152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包括手掌部、手指部和手腕部;所述手掌部正背面均设为网格面料;所述手掌部背面底端设有U形开口;所述手指部正背面均设为网格面料;所述手腕部包括布料、拉紧带、纽扣、系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有U形开口,有利于调节手腕粗细;通过纽扣的设置,实现了手套紧扣的效果,同时还设有拉紧带,不仅起到调节手腕粗细的作用,还起到了双重紧扣手套的作用,使得手套不易脱落,更好的达到了手套防拽的效果。

A drag-proof glove for childre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ag-proof children's glove, which comprises the palm, finger and wrist;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the palm are all provided with a mesh fabric; the bottom end of the back side of the palm is provided with a U-shaped opening;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the fingers are all provided with a mesh fabric; the wrist includes cloth, tension bands, buttons and ti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by setting U-shaped openings, the wrist thickness can be adjusted; by setting buttons, the effect of glove tightening can be realize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tension belt can not only adjust the wrist thickness, but also play the role of double tightening gloves, making the gloves not easy to fall off, and better achieving the effect of gloves drag-p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
技术介绍
手套是保护人们手部不受伤害的一种防护用品。现阶段,一般手套很容易滑落和被拽下拉,特别是儿童喜欢咬手指,而宝宝们对手指的依赖性很强,咬不到手指就使劲拽手套,使得手套很容易脱落,无法更好的阻止儿童咬手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手套容易脱落和被拽,无法更好的保护手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包括手掌部、手指部和手腕部;所述手掌部正背面均设为网格面料;所述手掌部背面底端设有U形开口;所述手指部正背面均设为网格面料;所述手腕部包括布料、拉紧带、纽扣、系绳;所述布料两侧缝于U形开口一端并绕过手掌部的网格面料底端到U形开口另一端,并在布料和网格面料之间设有从左至右贯穿的通道,所述拉紧带从左至右穿过通道,所述U形开口一端设有纽扣,一端设有系绳。优选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所述手指部包括至少一个手指套。优选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所述手指部包括大拇指套。优选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述手指部包括小拇指套。优选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所述手指部包括大拇指套、食指套、中指套、无名指套和小拇指套。优选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所述食指套靠近中指套一端的侧面、中指套两端侧面、无名指套两端侧面和小拇指套靠近无名指套一端的侧面均设为弹性面料。优选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所述弹性面料为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优选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所述布料为麂皮绒。优选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述拉紧带为纯棉布料制成。优选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所述系绳为弹性绳制成,并环形设在布料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手掌部背面设有网格布料和U形开口,有利于增强手套的透气性和调节手腕粗细以适应不同年龄的儿童;通过纽扣的设置,实现了手套紧扣的效果,同时还设有拉紧带,不仅起到调节手腕粗细的作用,还起到了双重紧扣手套的作用,使得手套不易脱落,更好的达到了手套防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的大拇指套背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掌部,11-U形开口,2-手指部,21-大拇指,22-食指,23-中指,24-无名指,25-食指,26-弹性面料,3-手腕部,31-布料,32-拉紧带,33-纽扣,34-系绳。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包括手掌部1、手指部2和手腕部3;所述手掌部1正背面均设为网格面料,使得手套透气性效果更好;所述手掌部1背面底端设有U形开口11;所述手指部2正背面均设为网格面料;所述手腕部3包括布料31、拉紧带32、纽扣33、系绳34;所述布料31两侧缝于U形开口11一端并绕过手掌部2的网格面料外部底端到U形开口11另一端,并在布料31和网格面料之间设有从左至右贯穿的通道(图中未示),所述拉紧带32从左至右穿过通道(图中未示),所述U形开口11一端设有纽扣33,一端设有系绳34;进一步的,所述手指部包括至少一个手指套;进一步的,所述手指部包括大拇指套21;进一步的,所述手指部包括小拇指套25;进一步的,所述手指部包括大拇指套21、食指套22、中指套23、无名指24套和小拇指套25;进一步的,所述食指套22靠近中指套23一端的侧面、中指套23两端侧面、无名指套24两端侧面和小拇指套25靠近无名指套24一端的侧面均设为弹性面料26;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面料26为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可以促进手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和伤口愈合,同时还具有天然抗菌和伸缩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布料31为麂皮绒,且缝于网格布料外部,使得手套与肌肤接触时不会有接缝而压出痕迹。进一步的,所述拉紧带32为纯棉布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34系绳为弹性绳制成,并环形设在布料31上,使得手腕部3自由伸缩来调节粗细。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手指部套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组合,可以设一个大拇指套21,也可以设大拇指21套和食指套22的组合或大拇指套21、食指套22和中指套23的组合,参阅图2,为一个大拇指套21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包括手掌部、手指部和手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部正背面均设为网格面料;所述手掌部背面底端设有U形开口;所述手指部正背面均设为网格面料;所述手腕部包括布料、拉紧带、纽扣、系绳;所述布料两侧缝于U形开口一端并绕过手掌部的网格面料底端到U形开口另一端,并在布料和网格面料之间设有从左至右贯穿的通道,所述拉紧带从左至右穿过通道,所述U形开口一端设有纽扣,一端设有系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包括手掌部、手指部和手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部正背面均设为网格面料;所述手掌部背面底端设有U形开口;所述手指部正背面均设为网格面料;所述手腕部包括布料、拉紧带、纽扣、系绳;所述布料两侧缝于U形开口一端并绕过手掌部的网格面料底端到U形开口另一端,并在布料和网格面料之间设有从左至右贯穿的通道,所述拉紧带从左至右穿过通道,所述U形开口一端设有纽扣,一端设有系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部包括至少一个手指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部包括大拇指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拽的儿童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部包括小拇指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