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繁种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3113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杂交水稻赶粉制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繁种棚,纱网外罩和纱网外罩内的种棚框架;所述纱网外罩一侧布置有可封闭开口,方便竹竿伸入种棚框架内进行赶粉作业;所述种棚框架布置在制种水稻区域,与纱网外罩配合形成隔离外界花粉的赶粉制种棚。在种棚内部设置赶粉单元,通过把手推动赶粉杆进行赶粉作业,简单快捷,赶粉效率高,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A Seed Production and Breeding Shed for Hybrid R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ybrid rice seed milling and seed milling, in particular to a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and breeding shed, a seed shed frame in the screen cover and a seed shed frame in the screen cover; a closed opening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creen cover to facilitate the bamboo pole to extend into the seed shed frame for powder milling operation; the seed shed frame is arranged in the seed rice production area, and forms isolation from the outside by cooperating with the screen cover. Pollen shed. In the seed shed, a flour catching unit is set up, and the flour catching rod is pushed by the handle to carry out flour catching operation, which is simple and fast, has high flour catch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farm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繁种棚
本技术涉及杂交水稻赶粉制种
,特别涉及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繁种棚。
技术介绍
农民在农田内进行杂交水稻的育种培育过程中,需要在水稻花期内进行赶粉操作,以使得水稻接种率提高。传统的赶粉作业多采用拉绳赶粉和竹竿赶粉两种方式进行赶粉,但由于绳子的弹性力度小,且弹性不均匀,导致赶粉作业中花粉利用率底,影响繁殖制种的产量;采用竹竿虽然可以提高花粉的利用率,但是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底,同时外界的花粉容易对育种水稻的纯度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繁种棚,在种棚内部设置赶粉单元,通过把手推动赶粉杆进行赶粉作业,简单快捷,赶粉效率高,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繁种棚,包括:纱网外罩和纱网外罩内的种棚框架;所述种棚框架布置在制种水稻区域外,将制种水稻包围,所述纱网外罩套置于种棚框架外,与种棚框架一起构成隔离外界花粉的制种空间,在所述纱网外罩一侧开有可封闭开口,赶粉时,通过可封闭开口在种棚框架内伸入赶粉杆进行赶粉作业。进一步地,所述种棚框架为整体式,包括:连接杆、撑杆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繁种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纱网外罩和纱网外罩内的种棚框架;所述种棚框架布置在制种水稻区域外,将制种水稻包围,所述纱网外罩套置于种棚框架外,与种棚框架一起构成隔离外界花粉的制种空间,在所述纱网外罩一侧开有可封闭开口,赶粉时,通过可封闭开口在种棚框架内伸入赶粉杆进行赶粉作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繁种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纱网外罩和纱网外罩内的种棚框架;所述种棚框架布置在制种水稻区域外,将制种水稻包围,所述纱网外罩套置于种棚框架外,与种棚框架一起构成隔离外界花粉的制种空间,在所述纱网外罩一侧开有可封闭开口,赶粉时,通过可封闭开口在种棚框架内伸入赶粉杆进行赶粉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繁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棚框架为整体式,包括:连接杆、撑杆I和间隔设置在撑杆I上的插接孔;所述撑杆I为U形杆,至少为两个,竖直设置,多个连接杆通过插接孔与撑杆I连接,形成种棚框架,将制种区域包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繁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棚框架为分体式,包括:固定支柱、旋接连杆和撑杆II;所述固定支柱为四个,彼此之间通过旋接连杆连接,所述撑杆II为U形杆,沿种棚框架长度方向两端设置两个,U形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柱连接,与固定支柱配合支撑纱网外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繁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柱一端插入土壤内,随插入土壤深度增加截面随之减小,另一端带有凸缘I,凸缘I的圆周上布置有外螺纹,与U形杆旋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繁种棚,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杆两端带有凸缘II,对应每个凸缘II安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为环形套,内部带有螺纹,一端与U形杆的凸缘II套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柱的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荣苏玉安代贵金张满利李如海梁传斌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水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