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薄膜覆盖面积的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310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薄膜覆盖面积的大棚,包括龙骨支架以及覆盖于所述龙骨支架上的保温薄膜,所述龙骨支架与所述保温薄膜形成大棚本体,所述保温薄膜包括位于所述龙骨支架顶部的保温顶膜以及位于所述龙骨支架两侧的保温侧膜,所述龙骨支架的两侧自上而下还依次横向设置有侧膜固定杆、顶膜缠绕杆以及侧膜缠绕杆。所述大棚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膜器导轨,所述大棚本体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转膜器导轨,所述第一转膜器导轨上滚动设置有第一转膜器,所述第二转膜器导轨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转膜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避免了薄膜的损坏,使用寿命长,劳动强度低。

A greenhouse for adjusting film coverage are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eenhouse which is convenient to adjust the covering area of the film, including a keel bracket and an insulating film covering the keel bracket. The keel bracket and the insulating film form the main body of the greenhouse. The insulating film includes an insulating top film on the top of the keel bracket and a insulating side film on both sides of the keel bracket, and the insulating film on the keel bracket. The side film fixing rod, the top film winding rod and the side film winding rod are arranged horizontally from top to bottom on both sides. One end of the greenhous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iaphragm changer guide rail, the other end of the greenhouse body is articulated with a second diaphragm changer guide rail, the first diaphragm changer guide rail is rolled with a first diaphragm changer,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diaphragm changer guide rail is fixed with a second diaphragm 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crops, avoids the damage of film, has long service life and low lab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薄膜覆盖面积的大棚
本技术涉及农业温室种植设施的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薄膜覆盖面积的大棚。
技术介绍
在农作物种植领域中,大棚的使用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稳定的光照、适宜的温湿度、相应的土壤成分及空气成分等条件,使得有些特定季节的蔬菜水果可以做到全年供应。然而,现有的大棚多为单层调节薄膜,其通风方式有两种,其一是通过打开大棚两端的门,实现小面积通风;其二是通过打开大棚两侧的薄膜,实现大面积通风。其通风方式单一,薄膜的打开面积难以精细化控制,难以实现雨露的浇灌,且容易造成薄膜的损坏,薄膜的使用寿命短,操作不便,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薄膜覆盖面积的大棚,通过大棚保温薄膜的分体式设计,能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实现多样化通风,确保农作物能获得更多的天然养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且通过摇杆的方式进行收膜与放膜,避免薄膜的损坏,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调节薄膜覆盖面积的大棚,包括龙骨支架以及覆盖于所述龙骨支架上的保温薄膜,所述龙骨支架与所述保温薄膜形成大棚本体,所述保温薄膜包括位于所述龙骨支架顶部的保温顶膜以及位于所述龙骨支架两侧的保温侧膜,所述龙骨支架的两侧自上而下还依次横向设置有侧膜固定杆、顶膜缠绕杆以及侧膜缠绕杆,所述保温侧膜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侧膜固定杆上,所述保温侧膜的下端缠绕于所述侧膜缠绕杆上,所述保温顶膜的下端缠绕于所述顶膜缠绕杆上。所述大棚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两竖直的第一转膜器导轨,所述大棚本体的另一端铰接有两斜向的第二转膜器导轨,所述第一转膜器导轨上滚动设置有第一转膜器,所述第二转膜器导轨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转膜器,且所述侧膜缠绕杆的一端套于所述第一转膜器内,所述顶膜缠绕杆的一端套于所述第二转膜器内。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转膜器,带动所述侧膜缠绕杆旋转,从而实现所述保温侧膜的收膜与放膜;通过转动所述第二转膜器,带动所述顶膜缠绕杆旋转,从而实现所述保温顶膜的收膜与放膜。较佳的,所述保温薄膜的外部缠绕有多条压膜线,其避免所述保温薄膜受到大风的影响。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膜器为摇杆型转膜器,所述第二转膜器为定滑轮型转膜器。转动所述第一转膜器上方的摇把,所述第一转膜器在所述第一转膜器导轨上上下移动,同时带动所述侧膜缠绕杆旋转;拉动所述第二转膜器上方的铁链,所述顶膜缠绕杆旋转,同时所述第二转膜器导轨作扇形摆动,便于所述保温顶膜的收膜与放膜。进一步,所述大棚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大棚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所述保温顶膜以及所述保温侧膜,并分别单独控制其打开面积,能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实现多样化通风,确保农作物能获得更多的天然养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采用所述顶膜缠绕杆以及所述侧膜缠绕杆进行所述保温薄膜的收膜与放膜,避免薄膜的损坏,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大棚本体一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大棚本体另一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保温顶膜、保温侧膜、侧膜固定杆、顶膜缠绕杆以及侧膜缠绕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龙骨支架,2、保温薄膜,3、大棚本体,4、保温顶膜,5、保温侧膜,6、侧膜固定杆,7、顶膜缠绕杆,8、侧膜缠绕杆,9、第一转膜器导轨,10、第二转膜器导轨,11、第一转膜器,12、第二转膜器,13、摇把,14、铁链,15、压膜线,16、大棚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至图4,一种便于调节薄膜覆盖面积的大棚,包括龙骨支架1以及覆盖于所述龙骨支架1上的保温薄膜2,所述龙骨支架1与所述保温薄膜2形成大棚本体3,所述保温薄膜2包括位于所述龙骨支架1顶部的保温顶膜4以及位于所述龙骨支架1两侧的保温侧膜5,所述龙骨支架1的两侧自上而下还依次横向设置有侧膜固定杆6、顶膜缠绕杆7以及侧膜缠绕杆8,所述保温侧膜5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侧膜固定杆6上,所述保温侧膜5的下端缠绕于所述侧膜缠绕杆8上,所述保温顶膜4的下端缠绕于所述顶膜缠绕杆7上。所述大棚本体3的一端设置有两竖直的第一转膜器导轨9,所述大棚本体3的另一端铰接有两斜向的第二转膜器导轨10,所述第一转膜器导轨9上滚动设置有第一转膜器11,所述第二转膜器导轨10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转膜器12,且所述侧膜缠绕杆8的一端套于所述第一转膜器11内,所述顶膜缠绕杆7的一端套于所述第二转膜器10内。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转膜器11,带动所述侧膜缠绕杆8旋转,从而实现所述保温侧膜5的收膜与放膜;通过转动所述第二转膜器12,带动所述顶膜缠绕杆7旋转,从而实现所述保温顶膜4的收膜与放膜。参照图1,所述保温薄膜2的外部缠绕有多条压膜线15,其避免所述保温薄膜2受到大风的影响。参照图1至图3,所述第一转膜器11为摇杆型转膜器,所述第二转膜器12为定滑轮型转膜器。转动所述第一转膜器11上方的摇把13,所述第一转膜器11在所述第一转膜器导轨9上上下移动,同时带动所述侧膜缠绕杆8旋转;拉动所述第二转膜器12上方的铁链14,所述顶膜缠绕杆7旋转,同时所述第二转膜器导轨10作扇形摆动,便于所述保温顶膜4的收膜与放膜。参照图1至图3,所述大棚本体3的两端均设置有大棚门16,便于作业,且实现了多级通风。如图1至图4,以大棚种植金桔为例,在环境温度达到3℃以上时,打开大棚门16;在环境温度达到5℃以上时,转动摇把13,第一转膜器11在第一转膜器导轨9上向上滑动,同时带动侧膜缠绕杆8旋转,保温侧膜5逐步缠绕在侧膜缠绕杆8上,实现了保温侧膜5的收膜,此时大棚本体3的两侧呈打开状态;在环境温度达到10℃以上时,拉动铁链14,顶膜缠绕杆7旋转,同时第二转膜器导轨10向大棚本体3的中部摆动,保温顶膜4逐步缠绕在顶膜缠绕杆7上,实现了保温顶膜4的收膜,此时大棚本体3的顶部呈打开状态。本技术能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实现多样式通风,避免夏天温度过高,造成农作物枯死,且保温顶膜4和保温侧膜5的收膜,便于雨露的浇灌,确保农作物能获得更多的天然养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将保温薄膜2全部拆下,且采用缠绕的方式进行收膜与放膜,保温薄膜2的受力方向单一,有利于保温薄膜2寿命的延长,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薄膜覆盖面积的大棚,包括龙骨支架以及覆盖于所述龙骨支架上的保温薄膜,所述龙骨支架与所述保温薄膜形成大棚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薄膜包括位于所述龙骨支架顶部的保温顶膜以及位于所述龙骨支架两侧的保温侧膜,所述龙骨支架的两侧自上而下还依次横向设置有侧膜固定杆、顶膜缠绕杆以及侧膜缠绕杆,所述保温侧膜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侧膜固定杆上,所述保温侧膜的下端缠绕于所述侧膜缠绕杆上,所述保温顶膜的下端缠绕于所述顶膜缠绕杆上;所述大棚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两竖直的第一转膜器导轨,所述大棚本体的另一端铰接有两斜向的第二转膜器导轨,所述第一转膜器导轨上滚动设置有第一转膜器,所述第二转膜器导轨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转膜器,且所述侧膜缠绕杆的一端套于所述第一转膜器内,所述顶膜缠绕杆的一端套于所述第二转膜器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薄膜覆盖面积的大棚,包括龙骨支架以及覆盖于所述龙骨支架上的保温薄膜,所述龙骨支架与所述保温薄膜形成大棚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薄膜包括位于所述龙骨支架顶部的保温顶膜以及位于所述龙骨支架两侧的保温侧膜,所述龙骨支架的两侧自上而下还依次横向设置有侧膜固定杆、顶膜缠绕杆以及侧膜缠绕杆,所述保温侧膜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侧膜固定杆上,所述保温侧膜的下端缠绕于所述侧膜缠绕杆上,所述保温顶膜的下端缠绕于所述顶膜缠绕杆上;所述大棚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两竖直的第一转膜器导轨,所述大棚本体的另一端铰接有两斜向的第二转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平柏
申请(专利权)人:阳新县牧哥田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