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散点状分布的集成式小夜灯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306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散点状分布的集成式小夜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需要布置小夜灯的微光环境根据预置的空间划分方法划分为至少一个用于布置小夜灯的微光环境子区域。步骤S2:在每个上述微光环境子区域根据预置的小夜灯位置选择方法布置至少一个小夜灯。步骤S3:在每个上述小夜灯集成至少一个感应方向的感应探测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基于散点状分布的集成式小夜灯控制方法,区别于传统的空间均等划分方式,通过巧妙地逐层次逐步划分微光环境,在水平方向和立体的高度方向尽可能广泛且完整地设置小夜灯,以提高小夜灯的照明覆盖范围和感应探测范围,从而提升使用者的实际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散点状分布的集成式小夜灯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小夜灯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散点状分布的集成式小夜灯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家庭环境除正常照明环境外,在婴儿房等场所或者午夜等时间段,还需要布置于微光环境适应的相关设备。然而,以吊灯、角灯等为代表的日常家庭照明设备,在设计照明参数时,根据相关国标规定,必须满足亮度等技术指标。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灯种在初始设计时即以满足正常照明为目的,通常不直接具备微光环境的微光照明条件。因此,为了适配特殊场所或者特定时间段的微光环境,必须摒弃直接或者间接改造日常家庭照明设备而带来的改造成本和安全隐患等缺陷,设计和研发专门针对微光环境的微光照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散点状分布的集成式小夜灯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基于散点状分布的集成式小夜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需要布置小夜灯的微光环境根据预置的空间划分方法划分为至少一个用于布置小夜灯的微光环境子区域;步骤S2:在每个上述微光环境子区域根据预置的小夜灯位置选择方法布置至少一个小夜灯;步骤S3:在每个上述小夜灯集成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散点状分布的集成式小夜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需要布置小夜灯的微光环境根据预置的空间划分方法划分为至少一个用于布置小夜灯的微光环境子区域;步骤S2:在每个上述微光环境子区域根据预置的小夜灯位置选择方法布置至少一个小夜灯;步骤S3:在每个上述小夜灯集成至少一个感应方向的感应探测器;步骤S4:将每个上述小夜灯的全部感应探测器通过网关连接至中央控制器,各个感应探测器同时通过网关向中央控制器上传感应信号;步骤S5:上述中央控制器获取上述感应信号,并且根据预置的小夜灯感应方法启用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小夜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散点状分布的集成式小夜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需要布置小夜灯的微光环境根据预置的空间划分方法划分为至少一个用于布置小夜灯的微光环境子区域;步骤S2:在每个上述微光环境子区域根据预置的小夜灯位置选择方法布置至少一个小夜灯;步骤S3:在每个上述小夜灯集成至少一个感应方向的感应探测器;步骤S4:将每个上述小夜灯的全部感应探测器通过网关连接至中央控制器,各个感应探测器同时通过网关向中央控制器上传感应信号;步骤S5:上述中央控制器获取上述感应信号,并且根据预置的小夜灯感应方法启用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小夜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散点状分布的集成式小夜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上述空间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测量并且确定需要布置小夜灯的微光环境的空间大小;步骤S1.2:当上述空间大小不小于20立方米时,将上述微光环境按照每10立方米依次划分为一个微光环境子区域,不足10立方米的仍划分为最后一个微光环境子区域;步骤S1.3:当上述空间大小不小于10立方米时,将上述微光环境按照每10立方米依次划分为一个微光环境子区域,不足10立方米的仍划分为最后一个微光环境子区域;步骤S1.4:当上述空间大小小于10立方米时,直接将上述微光环境划分为一个微光环境子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散点状分布的集成式小夜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至步骤S1.4中的各个微光环境子区域在划分时根据水平空间排列顺序依次排列,相邻的微光环境子区域在空间上相互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散点状分布的集成式小夜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上述小夜灯位置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再次测量并且确认各个微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裕轩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斯达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