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2885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包括辐射部分a、辐射部分b;所述天线单元为三层板结构,内设有双层辐射贴片;所述双层辐射贴片共包括四个辐射贴片,即每层辐射贴片包括两个辐射贴片;每个辐射贴片中均开有梳形辐射缝隙;所述天线单元的馈电方式为缝隙耦合馈电,且采用T形馈电微带线与H形耦合缝隙相匹配的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天线单元达到30%以上的相对带宽,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天线的口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单元的设计
,尤其是一种设有两个辐射部分的天线单元。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天线单元既有单层辐射贴片也有多层单层辐射贴片的结构,即既有单层板结构也有多层板结构,通常含有多层辐射贴片结构的天线的工作的频段会更宽些;现有技术中的天线单元只有一个射频部分,即每层辐射贴片只有一个辐射贴片,即一层板上只有一个辐射贴片;现有技术的辐射贴片的辐射缝隙,一般为独立的条形,或者L型,以及C形。因此,对于天线单元的设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线单元,采用双层辐射贴片,且每层辐射贴片中均含有两个辐射贴片,加宽了天线工作的频段,提高了天线辐射增益,且本专利技术的天线单元达到30%以上的相对带宽,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天线的口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包括辐射部分a、辐射部分b;所述天线单元为三层板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上层辐射板(1)、中间层板(2)、底层板(3);所述天线单元内设有双层辐射贴片,所述双层辐射贴片共包括四个辐射贴片,分别为: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和所述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为沿上层辐射板(1)的短边方向即宽度方向对称地覆在上层辐射板(1)的上表面的铜块;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和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为沿中间层板(2)的短边方向即宽度方向对称的覆在位于中间层板(2)的上表面的铜块;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的中心与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的中心对齐;所述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的中心与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的中心对齐;所述底层板(3)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耦合缝隙(61)和第二耦合缝隙(62);所述底层板(3)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馈电微带线(71)和第二馈电微带线(72)所述辐射部分a由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和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构成;所述辐射部分b由所述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和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构成。四个辐射贴片的中心均被蚀刻掉一个梳齿状的缝隙即梳形辐射缝隙;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的梳形辐射缝隙的中心与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的梳形辐射缝隙的中心对齐;所述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的梳形辐射缝隙的中心与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的梳形辐射缝隙的中心对齐;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的梳形辐射缝隙与所述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的梳形辐射缝隙的开口方向保持一致;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的梳形辐射缝隙与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的梳形辐射缝隙的开口方向保持一致;且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的梳形辐射缝隙与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的梳形辐射缝隙的开口方向保持平行即开口方向相同或相背。所述底层板(3)的上表面覆有一层铜,且底层板(3)的上表面被蚀刻掉两个H形缝隙作为耦合缝隙,即第一耦合缝隙(61)和第二耦合缝隙(62);所述第一耦合缝隙(61)的中心与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的梳形辐射缝隙的中心对齐;所述第二耦合缝隙(62)的中心与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的梳形辐射缝隙的中心对齐;且所述第一耦合缝隙(61)和所述第二耦合缝隙(62)的开口方向与四个辐射贴片的开口方向均保持垂直。所述天线单元的长为7.5mm,宽为5.1mm;即上层辐射板(1)、中间层板(2)、底层板(3)的长均为7.5mm,宽均为5.1mm;上层辐射板(1)的介电常数为3.66,厚度为0.508mm;中间层板(2)的介电常数为3.66,厚度为0.508mm;底层板(3)的介电常数为3.66,厚度为0.254mm。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和所述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的长均为1.8mm,宽均为1.8mm,铜厚均为0.018mm;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和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的长均为1.6mm,宽均为1.6mm,铜厚均为0.018mm。所述梳形辐射缝隙呈E形,该梳形辐射缝隙即为E形辐射缝隙;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中的E形辐射缝隙和所述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中的E形辐射缝隙的大小相同;该E形辐射缝隙(43)由一个连接臂(431)和三个延伸臂(432)构成,所述三个延伸臂(432)的长度、宽度均相同,长均为0.1mm,宽均为0.2mm;所述连接臂(431)的长为1.1mm,宽为0.1mm;且该E形辐射缝隙(43)的总长为1.1mm,总宽为0.3mm,每条缝的缝宽为0.1mm;该E形辐射缝隙(43)的总长为该连接臂(431)的长度,总宽为该延伸臂(432)的宽度加该连接臂(431)的宽度;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中的E形辐射缝隙和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中的E形辐射缝隙的大小相同;该E形辐射缝隙(53)由一个连接臂(531)和三个延伸臂(532)构成,三个延伸臂(532)的长度、宽度均相同,长均为0.1mm,宽均为1mm;所述连接臂(531)的长为1.15mm,宽为0.1mm;且该E形辐射缝隙的总长为1.15mm,总宽为1.1mm,每条缝的缝宽为0.1mm;该E形辐射缝隙(53)的总长为该连接臂(531)的长度,总宽为该延伸臂(532)的宽度加该连接臂(531)的宽度。所述第一耦合缝隙(61)和所述第二耦合缝隙(62)为大小相同的H形缝隙;该H形缝隙由一个腹臂(631)和两个翼臂(632)构成,所述腹臂(631)的长为0.2mm,宽为1.2mm;两个翼臂(632)的长度、宽度均相同,长均为1mm,宽均为0.2mm;且该H形缝隙的总长为1mm,总宽为1.6mm,每条缝的缝宽为0.2mm;该H形缝隙的总长为该翼臂的长度,总宽为该两个翼臂(632)的宽度之和再加上该腹臂(631)的宽度。所述底层板(3)的下表面覆有两个T形铜块作为馈电微带线,即第一馈电微带线(71)和第二馈电微带线(72);所述第一馈电微带线(71)由第一臂(711)和第二臂(712)构成;所述第一臂(711)与所述第一耦合缝隙(61)的腹臂(631)保持平行;所述第二臂(712)与所述第一臂(711)保持垂直,且所述第二臂(712)的一末端连接所述第一臂(711)的中心,所述第二臂(712)的另一末端即远离第一臂(711)的末端与所述第一耦合缝隙(61)的腹臂(631)的中心对齐;所述第二馈电微带线(72)也由第一臂(721)和第二臂(722)构成;所述第一臂(721)与所述第二耦合缝隙(62)的腹臂(631)保持平行;所述第二臂(722)与所述第一臂(721)保持垂直,且所述第二臂(722)的一末端连接所述第一臂(721)的中心,所述第二臂(722)的另一末端即远离第一臂(721)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耦合缝隙(62)的腹臂(631)的中心对齐。所述第一馈电微带线(71)和所述第二馈电微带线(72)为大小相同的T形馈电微带线,即所述第一馈电微带线(71)的第一臂(711)与所述第二馈电微带线(72)的第一臂(721)大小相同,长均为0.2mm,宽均为1.6mm;所述第一馈电微带线(71)的第二臂(712)与所述第二馈电微带线(72)的第二臂(722)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包括辐射部分a、辐射部分b;所述天线单元为三层板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上层辐射板(1)、中间层板(2)、底层板(3);所述天线单元内设有双层辐射贴片,所述双层辐射贴片共包括四个辐射贴片,分别为: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和所述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为沿上层辐射板(1)的短边方向即宽度方向对称地覆在上层辐射板(1)的上表面的铜块;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和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为沿中间层板(2)的短边方向即宽度方向对称的覆在位于中间层板(2)的上表面的铜块;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的中心与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的中心对齐;所述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的中心与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的中心对齐;所述底层板(3)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耦合缝隙(61)和第二耦合缝隙(62);所述底层板(3)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馈电微带线(71)和第二馈电微带线(72)所述辐射部分a由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和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构成;所述辐射部分b由所述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和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包括辐射部分a、辐射部分b;所述天线单元为三层板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上层辐射板(1)、中间层板(2)、底层板(3);所述天线单元内设有双层辐射贴片,所述双层辐射贴片共包括四个辐射贴片,分别为: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和所述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为沿上层辐射板(1)的短边方向即宽度方向对称地覆在上层辐射板(1)的上表面的铜块;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和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为沿中间层板(2)的短边方向即宽度方向对称的覆在位于中间层板(2)的上表面的铜块;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的中心与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的中心对齐;所述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的中心与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的中心对齐;所述底层板(3)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耦合缝隙(61)和第二耦合缝隙(62);所述底层板(3)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馈电微带线(71)和第二馈电微带线(72)所述辐射部分a由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和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构成;所述辐射部分b由所述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和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四个辐射贴片的中心均被蚀刻掉一个梳齿状的缝隙即梳形辐射缝隙;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的梳形辐射缝隙的中心与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的梳形辐射缝隙的中心对齐;所述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的梳形辐射缝隙的中心与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的梳形辐射缝隙的中心对齐;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的梳形辐射缝隙与所述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的梳形辐射缝隙的开口方向保持一致;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的梳形辐射缝隙与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的梳形辐射缝隙的开口方向保持一致;且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的梳形辐射缝隙与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的梳形辐射缝隙的开口方向保持平行即开口方向相同或相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板(3)的上表面覆有一层铜,且底层板(3)的上表面被蚀刻掉两个H形缝隙作为耦合缝隙,即第一耦合缝隙(61)和第二耦合缝隙(62);所述第一耦合缝隙(61)的中心与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的梳形辐射缝隙的中心对齐;所述第二耦合缝隙(62)的中心与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的梳形辐射缝隙的中心对齐;且所述第一耦合缝隙(61)和所述第二耦合缝隙(62)的开口方向与四个辐射贴片的开口方向均保持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的长为7.5mm,宽为5.1mm;即上层辐射板(1)、中间层板(2)、底层板(3)的长均为7.5mm,宽均为5.1mm;上层辐射板(1)的介电常数为3.66,厚度为0.508mm;中间层板(2)的介电常数为3.66,厚度为0.508mm;底层板(3)的介电常数为3.66,厚度为0.254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第一辐射贴片(41)和所述上层第二辐射贴片(42)的长均为1.8mm,宽均为1.8mm,铜厚均为0.018mm;所述下层第一辐射贴片(51)和所述下层第二辐射贴片(52)的长均为1.6mm,宽均为1.6mm,铜厚均为0.018mm。6.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李霞徐涛赵继明禹清晨刘永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