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纵磁真空灭弧室电弧区剩磁自动补偿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真空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纵磁真空灭弧室电弧区剩磁自动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真空开关技术的发展,固体绝缘开关柜、气体绝缘开关柜和空气绝缘开关柜等真空开关成套设备在配网中得到广泛应用。真空灭弧室是真空开关的核心部件,目前大部分真空灭弧室触头结构采用纵向磁场(AMF)触头,包括杯状、线圈式等。电流在通过AMF触头时产生纵向磁场,用于调控真空电弧,避免集聚电弧、阳极斑点和局部熔融,这对于提高真空开关的开断能力和电气寿命有很大意义,已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涡流的影响,AMF触头磁场与流过AMF触头电流为不同相位,存在相位差,即磁场峰值与电流峰值不一致,且在电流零区存在剩余磁场,在电流10KA时,剩磁范围为10~50mT。零区剩磁束缚了真空电弧等离子体的扩散,进而降低了零区动态介质恢复强度,不利于真空开关的开断。现有零区剩磁补偿装置多采用永磁体、优化触头结构进行主动补偿,或通过降低涡流影响进行补偿。目前传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零区剩磁,但无法完全抵消或补偿零区剩磁,补偿效果差,缺乏智能化监测和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纵磁真空灭弧室电弧区剩磁自动补偿装置,包括纵磁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剩磁自动补偿装置包括亥姆霍兹线圈、双向选择开关模块、线圈驱动模块、电池充电模块、蓄电池、智能总控制模块和自动检测模块;所述纵磁真空灭弧室内设置有静触头、动触头、永磁机构和驱动杆,驱动杆设置在永磁机构上,驱动杆通过绝缘杆与动触头连接,静触头和动触头上设置有亥姆霍兹线圈,亥姆霍兹线圈的出线端与双向选择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亥姆霍兹线圈的进线端和蓄电池的一极连接,双向选择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线圈驱动模块和电池充电模块连接,线圈驱动模块和电池充电模块分别与蓄电池的另一极连接;纵磁真空灭弧室上设置有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磁真空灭弧室电弧区剩磁自动补偿装置,包括纵磁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剩磁自动补偿装置包括亥姆霍兹线圈、双向选择开关模块、线圈驱动模块、电池充电模块、蓄电池、智能总控制模块和自动检测模块;所述纵磁真空灭弧室内设置有静触头、动触头、永磁机构和驱动杆,驱动杆设置在永磁机构上,驱动杆通过绝缘杆与动触头连接,静触头和动触头上设置有亥姆霍兹线圈,亥姆霍兹线圈的出线端与双向选择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亥姆霍兹线圈的进线端和蓄电池的一极连接,双向选择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线圈驱动模块和电池充电模块连接,线圈驱动模块和电池充电模块分别与蓄电池的另一极连接;纵磁真空灭弧室上设置有自动检测模块,自动检测模块与智能总控制模块连接,智能总控制模块分别与线圈驱动模块和双向选择开关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磁真空灭弧室电弧区剩磁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检测模块包括电流互感器、位移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单元,电流互感器设置在灭弧室出线上,位移传感器设置在驱动杆上,电流互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数据采集单元连接,数据采集单元与智能总控制模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磁真空灭弧室电弧区剩磁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总控制模块内设置有触头不同开距零区剩磁分布,智能总控制模块上设置有继保设备开断信号的通信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磁真空灭弧室电弧区剩磁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选择开关模块由继电器Ⅰ、继电器Ⅱ及其驱动电路Ⅰ、驱动电路Ⅱ组成,继电器Ⅰ与电池充电模块连接,继电器Ⅱ与线圈驱动模块连接;驱动电路Ⅰ和驱动电路Ⅱ分别与智能总控制模块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磁真空灭弧室电弧区剩磁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驱动模块由线圈驱动控制单元、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电流采集单元组成,电流采集单元与线圈驱动控制单元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分别与双向选择开关模块和蓄电池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由线圈驱动控制单元控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纵磁真空灭弧室电弧区剩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葛国伟,张鹏浩,院晓涛,张红旭,施红,刘鹏,程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