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逐时气象数据的光伏系统发电量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布式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逐时气象数据的光伏系统发电量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光伏系统发电量主要受辐照、温度等环境因素以及安装倾角等技术因素的影响,准确地估算光伏系统发电量是光伏系统投资和运营的前提。目前,光伏系统发电量估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等效小时法,将某段时间内的辐照总和折算为光伏系统等效发电小时数,将等效发电小时数与预设系统效率、系统容量的乘积作为光伏系统某段时间的发电量;二是逐时计算法,根据逐时辐照量和安装倾角计算倾斜面上的辐照量,结合光伏系统容量,计算光伏系统每个小时的发电量,求和即可得到光伏系统某段时间的发电量。但是,利用等效小时法计算光伏系统发电量无法计及辐照及温度变化对光伏系统发电效率的影响,同时也忽略了光伏安装倾角的影响,根据经验预设的系统效率难以准确反映系统实际情况,所得发电量估算结果准确性较低;而在使用逐时计算法估算光伏系统发电量时,低辐照条件下的不可利用太阳光和弱光损失常常被忽略,导致发电量计算结果偏高,此外,辐照-温度的非线性关系及其对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难以被定量分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逐时气象数据的光伏系统发电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低辐照条件对光伏系统发电量的影响系数模型和辐照‑温度对光伏系统发电效率的影响系数模型;S2:根据所述低辐照条件对光伏系统发电量的影响系数模型和辐照‑温度对光伏系统发电效率的影响系数模型确定系统效率模型;S3:建立光伏系统逐时发电量模型;S4:根据所述光伏系统逐时发电量模型和逐时气象数据,计算一定时间间隔内光伏系统的发电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逐时气象数据的光伏系统发电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低辐照条件对光伏系统发电量的影响系数模型和辐照-温度对光伏系统发电效率的影响系数模型;S2:根据所述低辐照条件对光伏系统发电量的影响系数模型和辐照-温度对光伏系统发电效率的影响系数模型确定系统效率模型;S3:建立光伏系统逐时发电量模型;S4:根据所述光伏系统逐时发电量模型和逐时气象数据,计算一定时间间隔内光伏系统的发电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逐时气象数据的光伏系统发电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逐时发电量模型如下式:其中,P为发电量;A为光伏组件的面积;N为光伏组件的安装数量;PR(h)为系统效率;Itmax(h)为最佳辐照强度;η为组件效率;i为大于1的自然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逐时气象数据的光伏系统发电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效率模型如下:PR(h)=PRrated×λlow(h)×λT(h);其中,PRrated为考虑失配损失、连接损失、遮蔽损失后的系统额定效率;λlow(h)为低辐照条件对光伏系统发电效率影响系数;λT(h)为辐照-温度对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系数。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逐时气象数据的光伏系统发电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辐照条件对光伏发电量的影响系数模型为:其中,λlow(h)为低辐照条件对光伏系统发电量的影响系数;Itmax(h)为最佳辐照强度;I1、I2分别为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且I1<I2。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逐时气象数据的光伏系统发电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温度对光伏系统发电效率的影响系数模型如下:λT(h)=1-0.0045×(T*(h)-25);其中,λT(h)为辐照-温度对光伏系统发电效率的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路遥,杨青,古云蛟,马玉鑫,常悦,曹超,李元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