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叉查找树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2470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二叉查找树的方法及系统,用于实现:S1,将待分析数据数据划分为多个数据组;S2,为划分的多个数据转换为对应的多个子SBT树;S3,将多个子SBT数合并为一个SBT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时间复杂度小,运行效率高,方便用于人工智能领域中处理超大规模数据的快速有序检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叉查找树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叉查找树的方法及系统,属于计算机领域。
技术介绍
在众多超大规模的数据检索与分析的应用场景中,仍依赖有序的数据才能实现快速检索。二叉排序树(BST:binarySortTree)又称二叉查找树,是结点排好序的二叉树,中序遍历BST则得到排序数据。由树的特性,二叉排序树还适用于动态生成,所以对数据不断扩大的情况很适用。设BST有N个结点,因为树的最大深度是N,最小深度是logN(为一个平衡的二叉树),所以排序的最坏情况是O(N2),最好情况是O(NlogN)。SBT(SizeBalancedTree)是由陈启峰提出的,是对BST方法的改进。这个方法是在用二叉排序树排序的过程中保持树的平衡,使得排序的时间代价总是O(NlogN)。所以该算法的重要思想是如何维护二叉排序树为平衡树。首先,要定义SBT,这里用到了树的大小的概念,树的大小是指:树中所有结点的个数。设根结点为T的树,树的大小记为s[T]。树T的一个结点t的右子树记为right[t],左子树记为left[t]。则SBT的每一个结点t都满足以下两个性质:性质a:s[right[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叉查找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S1,将待分析数据数据划分为多个数据组;S2,为划分的多个数据转换为对应的多个子SBT树;S3,将多个子SBT数合并为一个SBT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叉查找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S1,将待分析数据数据划分为多个数据组;S2,为划分的多个数据转换为对应的多个子SBT树;S3,将多个子SBT数合并为一个SBT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叉查找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析数据为具有大量节点的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叉查找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对于具有N个节点数的待分析数据,则将待分析数据划分为M个数据组,其中则每个组的结点数其中表示M为的上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叉查找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组还包括:若被划分的数据组大小超过STB算法转换的阈值时,进一步对超过STB算法转换阈值的数据组执行划分直至所有数据组能够被STB算法转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叉查找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S21,使用多路归并算法将任意划分的两个数据组合并为一个数据组;S22,循环执行步骤S21直至完成所有数据组的合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叉查找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对比需要合并的两个数据组的节点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明李威蒋小波余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