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及其弹性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244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终端及其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抵接部。固定部用于与终端的壳体上的天线相连接;抵接部与固定部相连接,抵接部朝向终端的主板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处,弯折处用于与主板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弹性连接件,抵接部向靠近主板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处,一方面,弯折处能够增强弹性连接件的强度,避免弹性连接件因变形而失效,另一方面,设置弯折处后,能够增强弹性连接件与主板之间的接触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及其弹性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移动终端设备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弹性连接件和包括该弹性连接件的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终端产品逐步转向轻薄化高密度结构布局设计的方向发展,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天线是移动终端产品中影响稳定性与可靠性的重要部分,弹性连接件是天线与主板信号互连的部件。现有技术中,弹性连接件是单边支撑弹起的触点与天线的FPC焊盘接触,这种单边支撑的弹性连接件会受力不均衡,时间长久后受力疲劳,导致弹性连接件接触不良的现象。并且这种单边支撑的弹性连接件,在产品装配过程中受到碰撞后容易变形,导致弹性连接件失效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的弹性连接件。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弹性连接件的终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终端的弹性连接件,包括: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终端的壳体上的天线相连接;和抵接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所述抵接部朝向所述终端的主板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处,所述弯折处用于与所述主板相抵接。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弹性连接件,固定部连接在壳体上,并与天线相连接,弯折处与主板相抵接,通过弹性连接件实现天线与主板信号互连。抵接部向靠近主板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处,一方面,弯折处能够增强弹性连接件的强度,避免弹性连接件因变形而失效,另一方面,设置弯折处后,能够增强弹性连接件与主板之间的接触可靠性。另外,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弹性连接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弯折处设有凸包,所述凸包用于与所述主板相抵接。弯折处向靠近主板的方向凸出形成凸包,一方面,凸包能够进一步增强抵接部的强度,从而增强弹性连接件的强度,另一方面,凸包抵接在主板上,凸包与主板之间形成点面接触,点面接触的强度大于面面接触,提高弹性连接件与主板接触的可靠性。优选地,凸包位于弯折处的中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抵接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位于所述第二倾斜段和所述固定部之间,沿所述第一倾斜段到所述第二倾斜段的方向,所述第一倾斜段向靠近所述主板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倾斜段向远离所述主板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从而形成抵接部上用于与主板相抵接的弯折处。抵接部的一端与固定部相连接,抵接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弯折处靠近自由端设置,从而使得抵接部具有弹性,使得弯折处与主板接触良好,优选地,弯折处弹在主板的信号漏铜区。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抵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所述抵接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终端的弹性连接件还包括:支撑部,与所述抵接部相连接并位于所述抵接部的外侧,用于被支撑在所述壳体上。支撑部位于壳体的上方,并被支撑在壳体上,从而实现抵接部在壳体上的安装和定位。优选地,支撑部环绕抵接部的外侧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抵接部的连接处形成折角,使得弹性连接件呈L形;和/或,所述弹性连接件为金属或金属合金弹片,且所述弹性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具有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且一体式结构能够增强抵接部与固定部之间、抵接部与支撑部之间的强度。本技术第二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天线;主板,位于所述壳体内;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弹性连接件。本技术第二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终端,因具有第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因而具有第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连接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固定部与所述壳体相焊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焊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壳体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相连接。优选地,固定部上设有多个焊孔。当然,固定部上也可以不设置焊孔,此时固定部采用除激光焊以外的焊接方式与壳体相焊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固定部和所述壳体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壳体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内,用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壳体之间的定位。固定部上设有定位孔,壳体上设有与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柱,定位柱插入定位孔内,实现固定部与壳体之间的定位,方便弹性连接件与壳体之间的装配;或者,固定部上设有定位柱,壳体上设有与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孔。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连接在所述底壁周边的侧壁,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固定部连接在所述侧壁的内壁面上,所述弹性连接件的抵接部对应所述底壁设置并位于所述底壁与所述主板之间,所述支撑部被支撑在所述底壁的内壁面上。侧壁位于底壁的上方,固定部位于侧壁的内侧,并与侧壁的内壁面相连接。抵接部位于底壁的上方,并位于主板的下方。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弹性连接件的抵接部处设有避让空间,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避让空间与所述主板之间。抵接部下方的壳体即壳体底壁的上表面设置镂空结构形成避让空间,避让空间作为弹性连接件工作时的冗余空间,避免壳体底壁顶到弹性连接件应力太大而损坏主板,通过此种方式可实现信号的可靠性传递,尤其对于天线馈点接地,将显得非常重要。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主板的凹槽,所述弹性连接件的支撑部被支撑在所述凹槽的槽底壁上,且所述支撑部不凸出所述凹槽的开口端。壳体的底壁的上表面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凹槽,凹槽的底壁面的中部凹陷形成避让空间,支撑部位于凹槽的上方,并被支撑在凹槽的底壁面上未设置避让空间处。且支撑部不凸出凹槽的开口端,避免弹性连接件在终端中占据过大的体积,有利于实现终端的轻薄化。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弹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弹性连接件与壳体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弹性连接件与壳体装配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壳体,11底壁,111凹槽,112避让空间,12侧壁,2弹性连接件,21固定部,211焊孔,22抵接部,221弯折处,222第一倾斜段,223第二倾斜段,224凸包,23支撑部,24折角,3主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弹性连接件和终端。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弹性连接件2,包括固定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终端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终端的壳体上的天线相连接;和抵接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所述抵接部朝向所述终端的主板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处,所述弯折处用于与所述主板相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终端的壳体上的天线相连接;和抵接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所述抵接部朝向所述终端的主板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处,所述弯折处用于与所述主板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处设有凸包,所述凸包用于与所述主板相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位于所述第二倾斜段和所述固定部之间,沿所述第一倾斜段到所述第二倾斜段的方向,所述第一倾斜段向靠近所述主板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倾斜段向远离所述主板的方向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所述抵接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弹性连接件还包括:支撑部,与所述抵接部相连接并位于所述抵接部的外侧,用于被支撑在所述壳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弹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抵接部的连接处形成折角;和/或,所述弹性连接件为金属或金属合金弹片,且所述弹性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天线;主板,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兴发荣玉杰陈建武卢先科张磊邓雄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