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实用的卤素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237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实用的卤素灯,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螺纹电极,所述螺纹电极与上壳体之间的斜面位置处固定间隔设置有第一散热片,所述螺纹电极的底部位置对称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灯柱,且螺纹电极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底端位置处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架,所述灯柱的底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极导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导体连接件、上定位孔、下定位孔,使得灯芯与灯柱装配稳固,在受生震动时,不会产生晃动,从而保持通电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分别了两个散热孔、散热片,散热孔形成气流对流路经,促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向外排出,确保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实用的卤素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
,具体是一种安全实用的卤素灯。
技术介绍
目前的卤丝灯一般包括泡壳、卤素灯、灯柱和电极导线,卤素灯位于泡壳内,电极导线穿过灯柱与卤素灯的灯脚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卤素灯的通电和灯柱对卤素灯的支撑定位。由于灯脚一般为比较细的金属线,灯柱通过电极导线对其支撑力有限,一旦卤素灯受到震动,被支撑的卤素灯很容易在泡壳内晃动,造成电极导线与灯脚接触不良或者断裂,从而引起卤素灯通电不稳或者无法通电,卤素灯由于其发光原理原因,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卤素灯普遍采用石英玻璃,即便如此,上述卤素灯仍然存在温度过高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安全实用的卤素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实用的卤素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实用的卤素灯,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螺纹电极,所述螺纹电极与上壳体之间的斜面位置处固定间隔设置有第一散热片,所述螺纹电极的底部位置对称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灯柱,且螺纹电极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实用的卤素灯,包括上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3)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螺纹电极(1),所述螺纹电极(1)与上壳体(3)之间的斜面位置处固定间隔设置有第一散热片(2),所述螺纹电极(1)的底部位置对称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灯柱(5),且螺纹电极(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定位柱(6),所述定位柱(6)的底端位置处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架(13),所述灯柱(5)的底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极导件(17),所述上壳体(3)的靠近底端的侧面位置处固定间隔设置有第二散热片(14),所述上壳体(3)的底端内壁位置处开设有螺纹槽(16),且上壳体(3)通过螺纹槽(16)固定连接有泡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实用的卤素灯,包括上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3)的顶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螺纹电极(1),所述螺纹电极(1)与上壳体(3)之间的斜面位置处固定间隔设置有第一散热片(2),所述螺纹电极(1)的底部位置对称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灯柱(5),且螺纹电极(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定位柱(6),所述定位柱(6)的底端位置处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架(13),所述灯柱(5)的底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极导件(17),所述上壳体(3)的靠近底端的侧面位置处固定间隔设置有第二散热片(14),所述上壳体(3)的底端内壁位置处开设有螺纹槽(16),且上壳体(3)通过螺纹槽(16)固定连接有泡壳(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实用的卤素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电极(1)与上壳体(3)之间的斜面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散热孔(15),所述上壳体(3)的靠近底端的侧面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散热孔(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桂丽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日月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