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淮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自适应地形的捡拾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217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适应地形的捡拾输送装置,技术方案是,支架底部经轴承装有水平的转轴,转轴两端分别伸出支架两侧,伸出的端部上分别固定装有行走轮,转轴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其受力情况的压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控制装置包括放大器、AD转换器和控制器,压电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放大器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输出端与三位四通电磁阀的线圈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支撑轮与所受的压力大小来判断传送带入口距离地表的高度是否合适,从而通过控制电路实时调节入口高度,避免不同地表情况对机械本身和捡拾率造成的影响,提高捡拾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地形的捡拾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是用于花生收获机上的一种自适应地形的捡拾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花生收获机械可以实现花生秧果的捡拾摘果的功能,一次性作业可以完成对地表晾晒的花生秧果或挖掘秧果后,通过捡拾输送、搅龙摘果、清选分离、集果后输出到集果箱,基本实现了花生的机械化收获,然而,现有技术的花生收获机捡拾输送装置技术比较落后,在自动拾捡过程中经常出现拾捡遗漏、不干净的问题,增加了农民的二次体力劳动,同时也降低了作业效率,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开号204362510U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420854877.2)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基本解决了拾捡过程中花生秧果漏检,在传送设备下端拥堵、传送过程不流畅,被传送设备侧板挤掉、揉碎等问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花生秧果的捡拾率与扒秧机构离地间距直接相关。由于土地表面不平整,土块大小不一,离地间距的调节是依靠左前方驾驶位上的司机,通过档杆调节液压机构来人为调控,驾驶位置、地表平整度等因素直接导致了花生秧果的漏检率、杂质较大,同时也浪费能源动力,再者工作过程中司机人员一直关注侧边扒秧机构的离地间距,对工作安全是很大的隐患。鉴于上述情况,申请人又申请了申请号为“201620913094.6”的“新型捡拾输送装置”,通过在底部增加滚地轮机构在调节其高度,但是滚地轮位置靠后,事先调节好的滚地轮高度并不能适应花生挖掘后不平整的、有板结土块的土地,漏检花生秧果、捡拾装置入土过深的问题,而且调节十分麻烦,使用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适应地形的捡拾输送装置,可有效解决捡拾输送装置离地间距自动调节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应地形的捡拾输送装置,拾捡输送装置铰接在花生收获机的前端,拾捡输送装置包括传送设备、扒秧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和支架,传送设备的出料端与花生收获机前端的机架铰接,支架一端连接在传送设备的进料端上,另一端装有扒秧机构,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传送设备的侧架上,动力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扒秧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传送设备下部与其下方的花生收获机机架之间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传送设备下方的花生收获机机架上,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端与传送设备固定连接,构成捡拾输送装置的角度调节结构,液压缸的进油管路上装有三位四通电磁阀,支架底部经轴承装有水平的转轴,转轴两端分别伸出支架两侧,伸出的端部上分别固定装有行走轮,转轴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其受力情况的压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控制装置包括放大器、AD转换器和控制器,压电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放大器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输出端与三位四通电磁阀的线圈相连,构成液压缸的伸缩控制结构。所述的控制器包括芯片U1,芯片U1的19脚分别接晶振Y1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相连,共端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接晶振Y1的另一端和芯片U1的18脚,芯片U1的9脚分别接电阻R6的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5的另一端与5V电源相连,芯片U1的6脚与AD转换器U2的6脚相连,芯片U1的21脚经电阻R4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三位四通电磁阀其中一个线圈L1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接地三位四通电磁阀其中一个线圈L1的另一端、三位四通电磁阀另一个线圈L2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负极,共端接12V电源,三位四通电磁阀另一个线圈L2的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2的正极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7接芯片U1的22脚,AD转换器U2的4脚接地,2脚分别接放大器A的输出端和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接放大器A的反向输入端和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放大器A的正相输入端经电阻R2分别接电阻R8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5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压电传感器U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另一端相连,共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与压电传感器U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的支架底部设置有上下滑动(靠近或远离支架底面)的轴承座,轴承座与支架底面之间设置有弹簧,轴承装在轴承座内,转轴穿装在轴承中心,转轴的外壁与轴承的内圆环板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圆环板与轴承座固定连接,构成转轴的相对旋转结构,压电传感器固定在轴承座正上方的支架底面上,轴承座的顶面与支架的底面呈相间设置,轴承座的顶面设置向上凸起且与压电传感器正对的压板。本技术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在为花生秧果输送到搅龙装置时起到喂入、扒秧、防缠绕的作用,可以实时监测支撑轮与所受的压力大小来判断传送带入口距离地表的高度是否合适,从而通过控制电路实时调节入口高度,避免不同地表情况对机械本身和捡拾率造成的影响,提高捡拾率,减小捡拾机构因土地不平造成入土过深而影响捡拾,提高工作效率,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轴承座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拨秧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行走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6给出,拾捡输送装置铰接在花生收获机的前端,拾捡输送装置包括传送设备3、扒秧机构7、动力传动机构6和支架30,传送设备3的出料端与花生收获机前端的机架铰接,支架一端连接在传送设备3的进料端上,另一端装有扒秧机构,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传送设备3的侧架31上,动力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扒秧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传送设备3下部与其下方的花生收获机机架1之间设置有液压缸2,液压缸2的缸体固定在传送设备下方的花生收获机机架1上,液压缸2的活塞杆上端与传送设备3固定连接,构成捡拾输送装置的角度调节结构,液压缸2的进油管路上装有三位四通电磁阀,支架30底部经轴承81装有水平的转轴9,转轴9两端分别伸出支架两侧,伸出的端部上分别固定装有行走轮4,转轴9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其受力情况的压电传感器83,压电传感器83的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控制装置包括放大器、AD转换器和控制器,压电传感器83的输出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放大器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输出端与三位四通电磁阀的线圈相连,构成液压缸的伸缩控制结构。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控制器包括芯片U1,芯片U1的19脚分别接晶振Y1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相连,共端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接晶振Y1的另一端和芯片U1的18脚,芯片U1的9脚分别接电阻R6的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5的另一端与5V电源相连,芯片U1的6脚与AD转换器U2的6脚相连,芯片U1的21脚经电阻R4接三极管Q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地形的捡拾输送装置,拾捡输送装置铰接在花生收获机的前端,拾捡输送装置包括传送设备(3)、扒秧机构(7)、动力传动机构(6)和支架(30),传送设备(3)的出料端与花生收获机前端的机架铰接,支架一端连接在传送设备(3)的进料端上,另一端装有扒秧机构,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传送设备(3)的侧架(31)上,动力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扒秧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其特征在于,传送设备(3)下部与其下方的花生收获机机架(1)之间设置有液压缸(2),液压缸(2)的缸体固定在传送设备下方的花生收获机机架(1)上,液压缸(2)的活塞杆上端与传送设备(3)固定连接,构成捡拾输送装置的角度调节结构,液压缸(2)的进油管路上装有三位四通电磁阀,支架(30)底部经轴承(81)装有水平的转轴(9),转轴(9)两端分别伸出支架两侧,伸出的端部上分别固定装有行走轮(4),转轴(9)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其受力情况的压电传感器(83),压电传感器(83)的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控制装置包括放大器、AD转换器和控制器,压电传感器(83)的输出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放大器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输出端与三位四通电磁阀的线圈相连,构成液压缸的伸缩控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地形的捡拾输送装置,拾捡输送装置铰接在花生收获机的前端,拾捡输送装置包括传送设备(3)、扒秧机构(7)、动力传动机构(6)和支架(30),传送设备(3)的出料端与花生收获机前端的机架铰接,支架一端连接在传送设备(3)的进料端上,另一端装有扒秧机构,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传送设备(3)的侧架(31)上,动力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扒秧机构的动力输入端相连,其特征在于,传送设备(3)下部与其下方的花生收获机机架(1)之间设置有液压缸(2),液压缸(2)的缸体固定在传送设备下方的花生收获机机架(1)上,液压缸(2)的活塞杆上端与传送设备(3)固定连接,构成捡拾输送装置的角度调节结构,液压缸(2)的进油管路上装有三位四通电磁阀,支架(30)底部经轴承(81)装有水平的转轴(9),转轴(9)两端分别伸出支架两侧,伸出的端部上分别固定装有行走轮(4),转轴(9)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其受力情况的压电传感器(83),压电传感器(83)的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控制装置包括放大器、AD转换器和控制器,压电传感器(83)的输出端与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放大器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输出端与三位四通电磁阀的线圈相连,构成液压缸的伸缩控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地形的捡拾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包括芯片U1,芯片U1的19脚分别接晶振Y1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相连,共端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接晶振Y1的另一端和芯片U1的18脚,芯片U1的9脚分别接电阻R6的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5的另一端与5V电源相连,芯片U1的6脚与AD转换器U2的6脚相连,芯片U1的21脚经电阻R4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三位四通电磁阀其中一个线圈L1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接地三位四通电磁阀其中一个线圈L1的另一端、三位四通电磁阀另一个线圈L2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负极,共端接12V电源,三位四通电磁阀另一个线圈L2的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2的正极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7接芯片U1的22脚,AD转换器U2的4脚接地,2脚分别接放大器A的输出端和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接放大器A的反向输入端和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放大器A的正相输入端经电阻R2分别接电阻R8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5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压电传感器U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另一端相连,共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与压电传感器U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甫照张洪义陈海需肖伟中高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黄淮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