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制造系统用智能制造车间实验平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190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制造系统用智能制造车间实验平台,包括主体、操作面板、支撑杆和辅助灯,所述主体的前端安装有卡板,且卡板的内侧安置有转轴,所述主体与卡板之间为粘接连接,且卡板与转轴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操作面板安装在转轴的外侧,且操作面板与转轴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安置在卡板的前端,且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有固定磁石,所述支撑杆与卡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械制造系统用智能制造车间实验平台,设置有缓冲垫,能够对落下的被测物提供缓冲,防止了其直接与分类板发生撞击,降低了被测物发生二次损伤而产生的不合格品的发生,同时可以对分类板进行保护,降低了分类板受到的撞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制造系统用智能制造车间实验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零件测试
,具体为一种机械制造系统用智能制造车间实验平台。
技术介绍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智能制造实验平台指的是进行智能制造实验的地方,有提供小型实验的、具有一定规格智能制造平面,也有提供大型实验的仪器设备等。现有的机械制造实验平台在实验检测时可能照明不够,造成检测的时间增加,而且如果光照情蛊不够可能会导致平台在检测时产生误差,造成检测实验的效率下降,进而使得产品生产的效率下降,造成实验数据的收集不完全,进而可能造成机械制造的产品发生不合格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制造系统用智能制造车间实验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机械制造实验平台在实验检测时可能照明不够,造成检测的时间增加,而且如果光照情蛊不够可能会导致平台在检测时产生误差,造成检测实验的效率下降,进而使得产品生产的效率下降,造成实验数据的收集不完全,进而可能造成机械制造的产品发生不合格的情况发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制造系统用智能制造车间实验平台,包括主体、操作面板、支撑杆和辅助灯,所述主体的前端安装有卡板,且卡板的内侧安置有转轴,所述主体与卡板之间为粘接连接,且卡板与转轴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操作面板安装在转轴的外侧,且操作面板与转轴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安置在卡板的前端,且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有固定磁石,所述支撑杆与卡板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支撑杆与固定磁石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辅助灯安装在操作面板的左右两侧,且辅助灯的外侧连接有角度调节旋钮,所述辅助灯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角度调节旋钮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旋钮的外侧安置有补光板,且补光板的上方固定有补光板调节钮,所述卡板的左下方安装有传送带,且传送带的的内部安置有第一电动机,所述传送带与主体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传送带的外侧安装有固定平台,且固定平台的上方安置有弹簧,所述传送带与固定平台之间为螺钉连接,且固定平台与弹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连接有移动板,且移动板的内部安装有卡扣,所述弹簧与移动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移动板与卡扣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传送带的右侧安置有转动平台,且转动平台的上方安装有转板,所述转动平台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转动平台与转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转板的上方安置有连接带,且连接带的底部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转板与连接带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连接带与伺服电机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平台的下方安装有慢速电机,且慢速电机的下方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前端安置有调节手,所述卡板的右下方安装有气杆,且气杆的顶部连接有游标卡尺,所述气杆与主体之间为螺钉连接,且气杆与游标卡尺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游标卡尺的外侧安装有支撑环,且支撑环的内壁上安置有滑珠,所述支撑环的底部连接有辅助板,且辅助板的上方安装有外观监测头,所述支撑环与辅助板之间为螺钉连接,且辅助板与外观监测头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辅助板的下方安置有通管,且通管的内部安装有分类板,所述通管与分类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分类板的上方安置有缓冲垫,所述分类板的底部连接有分类伺服电机,且分类板与分类伺服电机之间为螺钉连接。优选的,所述操作面板通过转轴与卡板构成转动结构,且操作面板通过支撑杆与卡板构成固定结构。优选的,所述补光板调节钮的底部均匀的分布有36份,且每份之间的夹角为10°,并且补光板通过补光板调节钮与主体构成旋转结构。优选的,所述移动板通过弹簧与固定平台构成弹性结构,且移动板通过卡扣与固定平台构成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转板与连接带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转板通过伺服电机与转动平台构成旋转结构。优选的,所述慢速电机通过升降杆与主体构成升降结构,且慢速电机与转动平台之间为卡合结构。优选的,所述游标卡尺通过气杆与支撑环构成滑动结构,且支撑环与滑珠之间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分类板与通管之间为嵌套结构,且分类板通过分类伺服电机与通管构成转动结构,并且分类板的转动范围为0-45°。优选的,所述缓冲垫与分类板之间紧密贴合,且缓冲垫与分类板之间为粘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操作面板的设置,能够减少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的可能,防止了操作面板受到损坏可能,提高了操作面板的使用寿命,而且固定磁石可以在操作面板使用的时候对其进行支撑,防止了操作面板发生翻转的可能,防止了操作面板与主体之间发生撞击的可能,提高了平台的的稳定性,减少了平台的受损的可能,同时通过补光板的使用,能够提高平台使用检测的效果,防止了检测时因为光线不足而导致的检测效果的下降,进而造成检测实验的时间增长,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而且通过等分补光板调节钮能够精确的控制补光板转动的角度,减少了调整补光板的时间消耗,加快了实验检测的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平台的设置,可以防止被测物在移动时从固定平台上脱落的可能,减少了被测物掉落的可能,提高了固定平台的稳定性,而且卡扣与弹簧的使用能够便捷的对被测物的状态进行过调整,降低了改变其状态的时间消耗,同时传送带右侧的凸杆能够在传送带移动的时候对卡扣自动的进行按动,进而自动的将被测物进行取下,凸杆右侧的斜坡则可以有效的柜被测物进行推送,防止了被测物堵塞的可能。3、本专利技术通过连接带的设置,能够对转板进行有效的转动,进而对被测物进行检测输送,而且连接带与转板之间的滑动连接能够在转板转动的时候防止连接带受到过强的力而发生受损的可能,提高了连接带的使用寿命,防止了装置发生故障的可能,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慢速电机的使用可以对转动平台上的被测物进行旋转,进而对其进行多方位的检测试验,提高了装置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减少了人工试验测量的时间消耗称成本损失,提高了装置制造的效率。4、本专利技术通过气杆的设置,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测量,减少了测量的时间消耗,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减少了人功能检测的时间消耗,同时也减少了人为检测时的误差,提高了检测出的精准性,而且滑珠在游标卡尺移动的同时能够对其进行支撑,防止了游标卡尺与气杆之间连接处的受力过大,降低了装置受损的可能,降低了维修装置的发生。5、本专利技术通过分类板与分类伺服电机的设置,能够对成品进行有效的分类,减少了人工分类的时间消耗,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装置工作效率,进而增加了实验的效率,而且缓冲垫的使用能够对落下的被测物提供缓冲,防止了其直接与分类板发生撞击,降低了被测物发生二次损伤而产生的不合格品的发生,同时可以对分类板进行保护,降低了分类板受到的撞击力,进而增加了分类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机械制造系统用智能制造车间实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机械制造系统用智能制造车间实验平台的固定平台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机械制造系统用智能制造车间实验平台的辅助板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机械制造系统用智能制造车间实验平台的通管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机械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制造系统用智能制造车间实验平台,包括主体(1)、操作面板(4)、支撑杆(5)和辅助灯(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卡板(2),且卡板(2)的内侧安置有转轴(3),所述主体(1)与卡板(2)之间为粘接连接,且卡板(2)与转轴(3)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操作面板(4)安装在转轴(3)的外侧,且操作面板(4)与转轴(3)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安置在卡板(2)的前端,且支撑杆(5)的顶端固定有固定磁石(6),所述支撑杆(5)与卡板(2)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支撑杆(5)与固定磁石(6)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辅助灯(7)安装在操作面板(4)的左右两侧,且辅助灯(7)的外侧连接有角度调节旋钮(8),所述辅助灯(7)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角度调节旋钮(8)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旋钮(8)的外侧安置有补光板(9),且补光板(9)的上方固定有补光板调节钮(10),所述卡板(2)的左下方安装有传送带(11),且传送带(11)的的内部安置有第一电动机(12),所述传送带(11)与主体(1)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传送带(11)的外侧安装有固定平台(13),且固定平台(13)的上方安置有弹簧(14),所述传送带(11)与固定平台(13)之间为螺钉连接,且固定平台(13)与弹簧(14)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4)的底部连接有移动板(15),且移动板(15)的内部安装有卡扣(16),所述弹簧(14)与移动板(15)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移动板(15)与卡扣(16)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传送带(11)的右侧安置有转动平台(17),且转动平台(17)的上方安装有转板(18),所述转动平台(17)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转动平台(17)与转板(18)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转板(18)的上方安置有连接带(19),且连接带(19)的底部连接有伺服电机(20),所述转板(18)与连接带(19)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连接带(19)与伺服电机(20)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平台(17)的下方安装有慢速电机(21),且慢速电机(21)的下方连接有升降杆(22),所述升降杆(22)的前端安置有调节手(23),所述卡板(2)的右下方安装有气杆(24),且气杆(24)的顶部连接有游标卡尺(25),所述气杆(24)与主体(1)之间为螺钉连接,且气杆(24)与游标卡尺(25)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游标卡尺(25)的外侧安装有支撑环(26),且支撑环(26)的内壁上安置有滑珠(27),所述支撑环(26)的底部连接有辅助板(28),且辅助板(28)的上方安装有外观监测头(29),所述支撑环(26)与辅助板(28)之间为螺钉连接,且辅助板(28)与外观监测头(29)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辅助板(28)的下方安置有通管(30),且通管(30)的内部安装有分类板(31),所述通管(30)与分类板(3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分类板(31)的上方安置有缓冲垫(32),所述分类板(31)的底部连接有分类伺服电机(33),且分类板(31)与分类伺服电机(33)之间为螺钉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制造系统用智能制造车间实验平台,包括主体(1)、操作面板(4)、支撑杆(5)和辅助灯(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卡板(2),且卡板(2)的内侧安置有转轴(3),所述主体(1)与卡板(2)之间为粘接连接,且卡板(2)与转轴(3)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操作面板(4)安装在转轴(3)的外侧,且操作面板(4)与转轴(3)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安置在卡板(2)的前端,且支撑杆(5)的顶端固定有固定磁石(6),所述支撑杆(5)与卡板(2)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支撑杆(5)与固定磁石(6)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辅助灯(7)安装在操作面板(4)的左右两侧,且辅助灯(7)的外侧连接有角度调节旋钮(8),所述辅助灯(7)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角度调节旋钮(8)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旋钮(8)的外侧安置有补光板(9),且补光板(9)的上方固定有补光板调节钮(10),所述卡板(2)的左下方安装有传送带(11),且传送带(11)的的内部安置有第一电动机(12),所述传送带(11)与主体(1)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传送带(11)的外侧安装有固定平台(13),且固定平台(13)的上方安置有弹簧(14),所述传送带(11)与固定平台(13)之间为螺钉连接,且固定平台(13)与弹簧(14)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4)的底部连接有移动板(15),且移动板(15)的内部安装有卡扣(16),所述弹簧(14)与移动板(15)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移动板(15)与卡扣(16)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传送带(11)的右侧安置有转动平台(17),且转动平台(17)的上方安装有转板(18),所述转动平台(17)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转动平台(17)与转板(18)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转板(18)的上方安置有连接带(19),且连接带(19)的底部连接有伺服电机(20),所述转板(18)与连接带(19)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连接带(19)与伺服电机(20)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平台(17)的下方安装有慢速电机(21),且慢速电机(21)的下方连接有升降杆(22),所述升降杆(22)的前端安置有调节手(23),所述卡板(2)的右下方安装有气杆(24),且气杆(24)的顶部连接有游标卡尺(25),所述气杆(24)与主体(1)之间为螺钉连接,且气杆(24)与游标卡尺(25)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游标卡尺(25)的外侧安装有支撑环(26),且支撑环(26)的内壁上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常华谢海燕詹钦柱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翔飞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