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184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换热器、第一蓄热支路和第二蓄热支路;所述第一蓄热支路并联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两端;所述第二蓄热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热支路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蓄热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热支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间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蓄热支路上设有蓄热器;所述第一蓄热支路和所述第二蓄热支路上设有用于调节蓄热器状态的调节组件。蓄热和除霜状态相结合,通过蓄热器吸收空调系统运行过程时产生的热量用于融化室外换热器上的凝霜,除霜的同时能够对室内换热器持续供热,减小了室内的温度波动,提高了热舒适度;同时也能缩短系统除霜时间,提高除霜的效率,有效提高了系统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结霜和除霜问题已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的因素,尤其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室外换热器严重结霜时导致制热量衰减、室内供热量不足、系统能效下降。采用常规的逆循环除霜,除霜时吸气压力很低,导致吸气比容变大,制冷剂循环流量变小,供给除霜用的热量变少;供热量减少又引起除霜时间的延长;同时除霜热量需要从室内侧吸取,导致了室内温度波动过大,影响热舒适性等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换热器、第一蓄热支路和第二蓄热支路;所述第一蓄热支路并联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两端;所述第二蓄热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热支路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蓄热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热支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间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蓄热支路上设有蓄热器;所述第一蓄热支路和所述第二蓄热支路上设有用于调节蓄热器状态的调节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用于切换所述空调系统状态的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蓄热支路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间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一蓄热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四通阀和所述室内换热器间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蓄热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热支路的另一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间的管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第三节流装置和三通阀;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蓄热支路的所述第一蓄热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蓄热支路的一端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蓄热支路的一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三节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蓄热支路的所述第二蓄热支路的另一端和所述蓄热器间的管路上;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蓄热支路的另一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一蓄热支路的另一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蓄热器包括密闭的壳体和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壳体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外壁和所述壳体的内壁间封装有相变剂。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的每个所述循环管均呈Z字形。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包括翅片管或螺旋盘管。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循环管的上端均与所述四通阀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间的管路连通;每个所述循环管的下端均与所述第一蓄热支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相变剂的相变温度为20-40℃。进一步的,所述相变剂包括石蜡、有机酸、脂肪酸和结晶水合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系统,通过设置第一蓄热支路和第二蓄热支路,且所述第二蓄热支路上设于蓄热器;再通过调节组件调节所述蓄热器的状态,当所述空调系统为制冷或制热状态时,所述蓄热器没必要参与循环,因此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蓄热器为闲置状态;当所述空调系统为制热且蓄热的状态时,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蓄热器为蓄热状态,此时所述蓄热器进行蓄热;当所述空调系统为制热且除霜的状态时,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蓄热器为除霜状态,此时所述蓄热器进行除霜;蓄热和除霜状态相结合,通过蓄热器吸收空调系统运行过程时产生的热量用于融化室外换热器上的凝霜,除霜的同时能够对室内换热器持续供热,减小了室内的温度波动,提高了热舒适度;同时也能缩短系统除霜时间,提高除霜的效率,有效提高了系统能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系统制冷状态下的流向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系统制热状态下的流向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系统制热且蓄热状态下的流向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系统制热且除霜状态下的流向图。其中,1-压缩机;2-气液分离器;3-四通阀;4-室外换热器;5-蓄热器;6-第一节流装置;7-第二节流装置;8-室内换热器;9-第三节流装置;10-三通阀;11-四通阀的第一接口;12-四通阀的第二接口;13-四通阀的第三接口;14-四通阀的第四接口;15-三通阀的第一接口;16-三通阀的第二接口;17-三通阀的第三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换热器8、第一蓄热支路和第二蓄热支路;所述第一蓄热支路并联于所述室内换热器8的两端;所述第二蓄热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热支路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蓄热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热支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8间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蓄热支路上设有蓄热器5;所述第一蓄热支路和所述第二蓄热支路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蓄热器5状态的调节组件。通过设置第一蓄热支路和第二蓄热支路,且所述第二蓄热支路上设于蓄热器5;再通过调节组件调节所述蓄热器5的状态,当所述空调系统为制冷或制热状态时,所述蓄热器5没必要参与循环,因此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蓄热器5为闲置状态;当所述空调系统为制热且蓄热的状态时,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蓄热器5为蓄热状态,此时所述蓄热器5进行蓄热;当所述空调系统为制热且除霜的状态时,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蓄热器5为除霜状态,此时所述蓄热器5进行除霜;蓄热和除霜状态相结合,通过蓄热器5吸收空调系统运行过程时产生的热量用于融化室外换热器4上的凝霜,除霜的同时能够对室内换热器8持续供热,减小了室内的温度波动,提高了热舒适度;同时也能缩短系统除霜时间,提高除霜的效率,有效提高了系统能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外换热器4、压缩机1和气液分离器2;所述室内换热器8的一端和所述室外换热器4的一端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8的另一端和所述室外换热器4的另一端通过压缩机1和气液分离器2连通。所述压缩机1和所述气液分离器2连通,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4的另一端连通,也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8的另一端连通,不同的连通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空调系统状态;当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4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2的进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8的另一端连通,此时为制冷状态;当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8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2的进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4的另一端连通,此时为制热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用于切换所述空调系统状态的四通阀3;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11与所述室外换热器4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12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13与所述室内换热器8的另一端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换热器(8)、第一蓄热支路和第二蓄热支路;所述第一蓄热支路并联于所述室内换热器(8)的两端;所述第二蓄热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热支路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蓄热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热支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8)间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蓄热支路上设有蓄热器(5);所述第一蓄热支路和所述第二蓄热支路上设有用于调节蓄热器(5)状态的调节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换热器(8)、第一蓄热支路和第二蓄热支路;所述第一蓄热支路并联于所述室内换热器(8)的两端;所述第二蓄热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热支路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蓄热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热支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8)间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蓄热支路上设有蓄热器(5);所述第一蓄热支路和所述第二蓄热支路上设有用于调节蓄热器(5)状态的调节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外换热器(4)、压缩机(1)和气液分离器(2);所述室内换热器(8)的一端和所述室外换热器(4)的一端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8)的另一端和所述室外换热器(4)的另一端通过压缩机(1)和气液分离器(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切换所述空调系统状态的四通阀(3);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11)与所述室外换热器(4)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12)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13)与所述室内换热器(8)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14)与所述气液分离器(2)的进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热支路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8)和所述室外换热器(4)间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一蓄热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四通阀(3)和所述室内换热器(8)间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蓄热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热支路的另一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8)的另一端间的管路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金升梁祥飞马菀陈昊徐箐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