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智能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179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智能供暖系统,包括电磁加热机本体和与电磁加热机本体连接的水箱本体,所述电磁加热机本体包括加热线圈和控制器;所述加热线圈设置于所述水箱本体内部且通过导线与所述电磁加热机本体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水箱本体内壁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智能供暖系统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供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智能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电磁加热炉包括电磁加热机和水箱,电磁加热工作过程中采用高频高压交流电通过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容器放置上面时,容器表面会产生强烈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这种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电热片、电热圈等电阻式的加热的缺陷,解决了传统加热存在的电热管寿命低下、更换维修困难的问题。现有的蓄热储能均是加热体与储能水箱分体式设计,这样会有如下弊端:由于线圈本身阻值散热,外漏磁力线辐射箱体而产生热量散热,内循环泵耗电,散热风扇耗电等,造成热效率低;设备成本和用户使用成本高需要单独的加热体箱体或者空间布局加热体,加热体与储能水箱间需要循环水泵驱动循环换热;占用空间大,很多煤改电用户原有锅炉房满足不了安装要求;不能有效屏蔽加热线圈磁力线外漏辐射;加热线圈失去温度保护过热,容易发生火灾;传统电磁加热只能将热载体加热到80℃。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式智能供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热体与储能水箱分体式设计而导致的热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智能供暖系统,包括电磁加热机本体和与电磁加热机本体连接的水箱本体,所述电磁加热机本体包括加热线圈和控制器;所述加热线圈设置于所述水箱本体内部且通过导线与所述电磁加热机本体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水箱本体内壁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加热线圈内侧套设有内筒,所述加热线圈外侧套设有外筒;所述内筒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外筒顶部和底部密封连接;所述外筒底部设有支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加热线圈内壁与所述内筒外壁之间设有第一绝缘隔热垫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隔热垫片厚度为2cm。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外筒通过管道与水箱本体外部连通;所述管道一端贯穿所述水箱本体侧壁且与所述水箱本体一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筒内的凹槽连通;所述导线穿过管道与所述电磁加热机本体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外筒底部螺丝连接的支撑圆框;所述支撑圆框底部两侧分别一体连接有两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部垂直连接有卡板;所述水箱本体内部底端连接有与两个所述卡板插合匹配的卡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卡板界面呈弧形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两个所述支撑腿之间水平连接有涡轮扇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将加热线圈设置在水箱内降低了设备体积,减小安装空间,使其便于安装;同时将加热线圈设置在水箱本体内部,线圈本身的热量以及外漏磁力线辐射箱体而产生热量热量均直接传递到水箱本体内的水中,减少的传递过程的热量损失,提高了加热效率,经检测热效率提高8%;由于水的隔辐射效果较好,极大的降低加热线圈产生的磁力线外辐射;加热线圈设置在内部,减少了噪音的传递;设备成本低使用成本低,利用外筒和内筒将加热线圈与水隔离,实现水电分离安全保护,噪音低,体积小,安装简便,储热量高,储热载体温度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智能供暖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智能供暖系统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中:电磁加热机本体1、水箱本体2、加热线圈4、控制器10、导线8、控制器10、温度传感器9、内筒3、外筒5、支架3、第一绝缘隔热垫片6、支撑圆框31、支撑腿32、卡板33、涡轮扇叶3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智能供暖系统,包括电磁加热机本体1和与电磁加热机本体1连接的水箱本体2,电磁加热机本体1包括加热线圈4和控制器10;加热线圈4设置于水箱本体2内部且通过导线8与电磁加热机本体1输出端电连接;水箱本体2内壁设有与控制器10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9;时刻检测水箱本体内部水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控制器关闭电磁加热机本体1。加热线圈设置在水箱内降低了设备体积,减小安装空间,使其便于安装;同时将加热线圈设置在水箱本体内部,线圈本身的热量以及外漏磁力线辐射箱体而产生热量热量均直接传递到水箱本体内的水中,减少的传递过程的热量损失,提高了加热效率,经检测热效率提高8%;由于水的隔辐射效果较好,极大的降低加热线圈产生的磁力线外辐射;加热线圈设置在内部,减少了噪音的传递;设备成本低使用成本低,利用外筒和内筒将加热线圈与水隔离,实现水电分离安全保护,噪音低,体积小,安装简便,储热量高,储热载体温度更高。优化的,加热线圈4内侧套设有内筒3,加热线圈4外侧套设有外筒5;内筒3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外筒5顶部和底部密封连接;外筒5底部设有支架3。将线圈与水进行隔绝,防止线圈与水直接接触,提高使用安全性;水在内筒内加热完毕后,根据水流动方向自动补偿原理,热水自动向上运动,为加热的水由内筒下方进入,形成一个加热循环体系,提高加热速率。进一步隔绝与水的接触,提高使用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绝缘隔热垫片6厚度为2cm,此距离磁感线最强,提高加热效率,导线8上包覆有绝缘隔热塑料;导线8穿过外筒5和水箱本体2且导线8外壁与外筒5和水箱本体2密封连接,提高密封性,防止水泄漏;所述外筒5通过管道11与水箱本体2外部连通;所述管道11一端贯穿所述水箱本体2侧壁且与所述水箱本体2一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筒5内的凹槽连通;所述导线8穿过管道11与所述电磁加热机本体1电连接。优化的,支架3包括与外筒5底部螺丝连接的支撑圆框31;支撑圆框31底部两侧分别一体连接有两个支撑腿32,支撑腿32底部垂直连接有卡板33;水箱本体2内部底端连接有与两个卡板33插合匹配的卡轨;卡板33界面呈弧形结构。支架用于支撑外筒,并且与水箱本体内部插接达到可拆卸固定的目的,便于更换线圈和维修线圈,方便快捷,同时固定线圈防止线圈在水流热运动的情况下在水箱本体内部晃动,优化的,两个支撑腿32之间水平连接有涡轮扇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智能供暖系统,包括电磁加热机本体(1)和与电磁加热机本体(1)连接的水箱本体(2),所述电磁加热机本体(1)包括加热线圈(4)和控制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4)设置于所述水箱本体(2)内部且通过导线(8)与所述电磁加热机本体(1)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水箱本体(2)内壁设有与所述控制器(10)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智能供暖系统,包括电磁加热机本体(1)和与电磁加热机本体(1)连接的水箱本体(2),所述电磁加热机本体(1)包括加热线圈(4)和控制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4)设置于所述水箱本体(2)内部且通过导线(8)与所述电磁加热机本体(1)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水箱本体(2)内壁设有与所述控制器(10)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智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4)内侧套设有内筒(3),所述加热线圈(4)外侧套设有外筒(5);所述内筒(3)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外筒(5)顶部和底部密封连接;所述外筒(5)底部设有支架(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智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4)内壁与所述内筒(3)外壁之间设有第一绝缘隔热垫片(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智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隔热垫片(6)厚度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超徐世派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锴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