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烟罩和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79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烟罩和吸油烟机,该集烟罩(800)的进风端(1)的底壁(11)设有连通集烟腔(2)的进风口,所述进风端(1)还形成有位于所述进风口处的烟气堆积腔(10),所述烟气堆积腔(10)通过腔体周侧吸风口(3)连通所述集烟腔(2)。当源源不断的油烟被抽吸后,能够逐渐地聚集和暂存到烟气堆积腔中,而不会轻易漏烟,油烟在负压地作用下从烟气堆积腔上的腔体周侧吸风口抽吸至连通集烟腔。因此,避免了过量油烟因撞击导烟板后无法快速被吸收而从导烟板的外周泄漏的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烟罩设计更为合理,具有防漏烟的作用,聚拢油烟的效果更好,有效地提升了吸油烟机的抽吸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烟罩和吸油烟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厨房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集烟罩和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在厨房电器领域中,吸油烟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厨房用具之一,随着吸油烟机产品的更新换代,人们也对吸油烟机的抽吸油烟效果和产品整体美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有大部分的吸油烟机存在抽吸油烟效果较不理想、漏烟以及抽吸不尽等问题,仍然有待得到改善和优化,以便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拢烟效果更好、漏烟率更低的集烟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烟罩,该集烟罩的进风端的底壁设有连通集烟腔的进风口,所述进风端还形成有位于所述进风口处的烟气堆积腔,所述烟气堆积腔通过腔体周侧吸风口连通所述集烟腔。优选地,所述烟气堆积腔的顶壁高于所述进风端的底壁并遮挡于所述进风口的上方。优选地,所述烟气堆积腔的顶壁的周沿与所述进风口的周沿之间连接有腔体周壁,所述腔体周侧吸风口设置在所述腔体周壁上。优选地,所述腔体周壁与所述烟气堆积腔的顶壁和所述进风端的底壁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腔体周侧吸风口沿所述腔体周壁的周向延伸和/或沿周向间隔布置。优选地,所述腔体周侧吸风口相对于所述进风口的中心对称布置。优选地,所述烟气堆积腔的顶壁形成有周沿下翻边,所述进风口的周沿形成有周沿上翻边,所述腔体周侧吸风口形成在所述周沿下翻边与所述周沿上翻边之间。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周沿下翻边与所述周沿上翻边上下对齐且上下间隔设置。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周沿下翻边横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周沿上翻边的外侧。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周沿下翻边与所述周沿上翻边之间形成有沿横向间隔且沿高度方向重叠的层叠部,所述腔体周侧吸风口为形成在所述层叠部之间的隐藏式开口。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口的周沿形成有周沿上翻边,所述烟气堆积腔的顶壁周沿高于所述周沿上翻边,所述腔体周侧吸风口为形成于所述周沿上翻边与所述烟气堆积腔的顶壁周沿之间的竖向开口。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口的周沿形成有周沿上翻边,所述周沿上翻边的顶沿高于所述烟气堆积腔的顶壁周沿,所述腔体周侧吸风口为形成于所述周沿上翻边的内周壁与所述烟气堆积腔的顶壁周沿之间的横向开口。优选地,所述烟气堆积腔的顶壁为导烟板。优选地,所述导烟板为平行于所述进风端的底壁的平整板。优选地,所述导烟板为中心向上隆起的上拱形板,或者所述导烟板为中心向下凸出的下拱形板。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吸油烟机,所述吸油烟机包括上述所述的集烟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集烟罩由于设置有位于进风端的烟气堆积腔和腔体周侧吸风口,当源源不断的油烟被抽吸后,能够逐渐地聚集和暂存到烟气堆积腔中,而不会轻易漏烟,然后油烟在负压地作用下从烟气堆积腔上的腔体周侧吸风口抽吸至连通集烟腔。因此,整个油烟被抽吸的过程中,在被聚拢、暂存以及较大负压的共同作用下,油烟能够有效地被抽吸吸尽,避免了现有的过量油烟因撞击导烟板后无法快速被吸收而从导烟板的外周泄漏的现象,本专利技术的集烟罩设计更为合理,具有防漏烟的作用,提升了吸油烟机的抽吸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至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吸油烟机的立体图;和图4至图9展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集烟罩的进风端的六种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至图9的周沿下翻边与周沿上翻边之间形成有层叠部,腔体周侧吸风口为形成在层叠部之间的隐藏式开口。附图标记说明1进风端2集烟腔3腔体周侧吸风口4腔体周壁10烟气堆积腔11进风端的底壁41周沿下翻边42周沿上翻边43层叠部101烟气堆积腔的顶壁800集烟罩P进风口的中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针对现有的吸油烟机的集烟罩的吸烟口设计不够合理以及导致集烟罩以及整个吸油烟机的外观效果较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集烟罩,参见图1至图3所示。该集烟罩800的进风端1的底壁11设有连通集烟腔2的进风口,进风端1还形成有位于进风口处的烟气堆积腔10,烟气堆积腔10通过腔体周侧吸风口3连通集烟腔2。可见,本专利技术的集烟罩800由于设置有位于进风端1的烟气堆积腔10和腔体周侧吸风口3,当源源不断的油烟被抽吸后,能够逐渐地聚集和暂存到烟气堆积腔10中,而不会轻易漏烟,然后油烟在负压地作用下从烟气堆积腔10上的腔体周侧吸风口3抽吸至连通集烟腔2。因此,整个油烟被抽吸的过程中,在被聚拢、暂存以及较大负压的共同作用下,油烟能够有效地被抽吸吸尽,避免了现有的过量油烟因撞击导烟板后无法快速被吸收而从导烟板的外周泄漏的现象,本专利技术的集烟罩800设计更为合理,具有防漏烟的作用,提升了吸油烟机的抽吸效果。相较于现有低于或平齐于集烟罩的进风端的底壁设置的导烟板中,容易导致油烟在到达导烟板时部分油烟从导烟板的周向方向外溢的现象,在本专利技术的集烟罩800中,烟气堆积腔10的顶壁101高于进风端1的底壁11并遮挡于进风口的上方。因此,当烟气被抽吸时,过量部分的油烟能够逐渐被暂存并收集至烟气堆积腔10中,而避免油烟在到达导烟板后不能及时被抽吸而发生外溢的现象。在本专利技术的集烟罩800中,烟气堆积腔10的顶壁101的周沿与进风口的周沿之间连接有腔体周壁4,腔体周侧吸风口3设置在腔体周壁4上,即该腔体周壁4开设有作为开口的腔体周侧吸风口3。这样,当烟气聚拢到顶部的烟气堆积腔10后再逐渐蔓延至周侧的腔体周侧的吸风口3,使得抽吸油烟的效果更好,因此,吸风口3和烟气堆积腔10的相对位置设计更为合理。相较于现有的导烟板与腔体周壁4独立设置或者导烟板为可相对于腔体周壁4能够移动伸缩的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集烟罩800中,优选地,腔体周壁4与烟气堆积腔10的顶壁101和进风端1的底壁11一体成型,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集烟罩800不仅制造工序更为简单,并且该集烟罩800的整体结构更为新颖,外观更为大气、优美。其中,腔体周侧吸风口3沿腔体周壁4的周向延伸和/或沿周向间隔布置。即,在本专利技术的集烟罩800中,腔体周侧吸风口3即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且多个腔体周侧吸风口3的大小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多个腔体周侧吸风口3可间隔地设置在腔体周壁4的周向方向上,同时多个腔体周侧吸风口3可间隔地设置在腔体周壁4的一侧或多侧;或者腔体周侧吸风口3还可以为沿腔体周壁4的周向方向上围绕一圈的一个环形的周向开口,以上均为本专利技术的集烟罩800的保护范围之内的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参见图1所示,腔体周侧吸风口3可相对于进风口的中心P对称布置,从而使得腔体周侧吸风口3的抽吸效果更为均匀,并且能够提高该集烟罩800的美观性。通常,在本专利技术的集烟罩800中,烟气堆积腔10以及腔体周壁4的结构形式多样,对应的腔体周侧吸风口3的位置和形状也形成为多样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烟罩,该集烟罩(800)的进风端(1)的底壁(11)设有连通集烟腔(2)的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端(1)还形成有位于所述进风口处的烟气堆积腔(10),所述烟气堆积腔(10)通过腔体周侧吸风口(3)连通所述集烟腔(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烟罩,该集烟罩(800)的进风端(1)的底壁(11)设有连通集烟腔(2)的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端(1)还形成有位于所述进风口处的烟气堆积腔(10),所述烟气堆积腔(10)通过腔体周侧吸风口(3)连通所述集烟腔(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堆积腔(10)的顶壁(101)高于所述进风端(1)的底壁(11)并遮挡于所述进风口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堆积腔(10)的顶壁(101)的周沿与所述进风口的周沿之间连接有腔体周壁(4),所述腔体周侧吸风口(3)设置在所述腔体周壁(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周壁(4)与所述烟气堆积腔(10)的顶壁(101)和所述进风端(1)的底壁(11)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周侧吸风口(3)沿所述腔体周壁(4)的周向延伸和/或沿周向间隔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周侧吸风口(3)相对于所述进风口的中心(P)对称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堆积腔(10)的顶壁(101)形成有周沿下翻边(41),所述进风口的周沿形成有周沿上翻边(42),所述腔体周侧吸风口(3)形成在所述周沿下翻边(41)与所述周沿上翻边(42)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沿下翻边(41)与所述周沿上翻边(42)上下对齐且上下间隔设置。9.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平陈师师冯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