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78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包括壳体,壳体安装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第一雾化器、第二雾化器,所述第一雾化器、第二雾化器朝向相异,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雾化器、第二雾化器相对应的第一喷雾口、第二喷雾口以朝不同方向进行水雾的喷洒。双雾化器所提供的雾化量更大,且两个雾化器朝向相异,能同时朝不同方位的空间进行水雾的喷洒,水雾量以及喷洒空间上同时得到有效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
本技术涉及加湿器。
技术介绍
加湿器通过一种通过雾化器将水进行雾化后并喷洒至空中的生活用品,用于加大空气湿度,改善人体居住环境。现常见的便携式加湿器通过电池供电,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但其基本只具有单个雾化器以及单个与之匹配的喷雾口,其喷雾方向单一,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了喷雾结构的加湿器,其喷雾效率更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包括壳体,壳体安装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第一雾化器、第二雾化器,所述第一雾化器、第二雾化器朝向相异,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雾化器、第二雾化器相对应的第一喷雾口、第二喷雾口以朝不同方向进行水雾的喷洒。如前所述的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所述壳体包括可开合式组装的杯盖、杯身,所述第一喷雾口、第二喷雾口均形成于所述杯盖上,所述杯盖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有所述雾化器以及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控制主板、电池;所述杯身内形成有容纳腔以容纳水,所述第一雾化器、第二雾化器分别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接的第一引水件、第二引水件。如前所述的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所述第一引水件、第二引水件均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套筒,各所述第一套筒固定于杯盖,且套合在相应引水件的上端将其限定。如前所述的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所述第一引水件、第二引水件均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相应第一套筒组装以套合在引水件下端,且第二套筒上设有透水孔以供水进入。如前所述的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所述透水孔沿第二套筒轴向延伸。如前所述的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所述第二套筒底部设有抵持于引水件底部的弹性件,以产生弹力保持引水件与雾化器的紧密接触。如前所述的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所述第一引水件竖直纵向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雾化器方向朝上;所述第二引水件由下至上倾斜远离所述第一引水件,所述第二雾化器与之相应的倾斜朝外。如前所述的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所述控制主板、电池设置于所述第一引水件、第二引水件之间。如前所述的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所述杯身包括套合组装的内杯、外杯。如前所述的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所述内杯具有透明窗,所述外杯具有与之对应的观察窗以观察杯身内的水储量。本公开带来的一个有益效果:改进后的加湿器具有双雾化器,且具有两个朝向不同的喷雾口,有效加大喷雾量以及喷雾散发的空间领域。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中标识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引水件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说明如下:1、第一雾化器;100、第一引水件;2、第二雾化器;200、第二引水件;101/201、第一套筒;201/202、第二套筒;1021/2021、透水孔;3、杯盖;300、安装腔;4、杯身;400、容纳腔;401、观察窗;5、控制主板;6、电池;7、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如图1-3所示的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包括壳体,壳体安装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第一雾化器1、第二雾化器2,所述第一雾化器1、第二雾化器2朝向相异,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雾化器1、第二雾化器2相对应的第一喷雾口、第二喷雾口以朝不同方向进行水雾的喷洒。双雾化器所提供的雾化量更大,且两个雾化器朝向相异,能同时朝不同方位的空间进行水雾的喷洒,水雾量以及喷洒空间上同时得到有效提高。壳体采用杯盖3、杯身4组装的方式,第一喷雾口、第二喷雾口均形成于所述杯盖3上,所述杯盖3内形成有安装腔300,所述安装腔300设有所述雾化器以及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控制主板5、电池6;所述杯身4内形成有容纳腔400以容纳水,所述第一雾化器1、第二雾化器2分别设有与所述容纳腔400连接的第一引水件100、第二引水件200。杯盖3可实现杯身4的开合,打开杯盖3后可往杯身4内补充水量,水通过引水件被导引至相应的雾化器进行雾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引水件100、第二引水件200均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套筒101/201,各所述第一套筒101/201固定于杯盖3,且套合在相应引水件的上端将其限定。引水件一般采用棉材质以便吸水,第一套筒101/201紧密的套合在引水件的上端使其位置相对稳定,确保引水件上端端部与相应雾化器的紧密抵接,保证雾化工作的正常进行。进一步的,第一引水件100、第二引水件200均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二套筒201/202,所述第二套筒201/202与相应第一套筒101/201组装以套合在引水件下端,即第二套筒201/202与容纳腔400对应,因此在第二套筒201/202上设有透水孔1021/2021以供水进入,一般透水孔1021/2021沿第二套筒201/202轴向延伸。通过两截套筒的组装配合在引水件外围形成整体保护,对引水件为的限定更加全面,而透水孔1021/2021沿着第二统统轴向设置,确保在水量较少的情况下仍可进行使用。棉质的引水件是长时间使用后较大可能会发生形变,虽然有套筒进行位置的相对确定,但难以确保引水件与相应雾化器的持续紧密抵接,因此在第二套筒201/202底部设有抵持于引水件底部的弹性件7,以产生弹力保持引水件与雾化器的紧密接触。弹性件7一般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抵接在第二套筒201/202底部和引水件底部之间,以第二套筒201/202底部为着力点将其弹力作用在引水件上,保持引水件与雾化器的接触。弹性件7也可以采用诸如弹性悬臂等结构。在杯盖3、杯身4上下组装的加湿器中,两个雾化器朝向相异,第一雾化器1朝上,第二雾化器2倾斜朝向壳体外。相应的,第一引水件100竖直纵向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第二引水件200由下至上倾斜远离所述第一引水件100。由此,引水件上端的端面与相应雾化器刚好契合,尤其是第二引水件200上端端面无需切割成斜面,可以保证引水件与倾斜雾化器的紧密接触,确保水引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包括壳体,壳体安装有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第一雾化器、第二雾化器,所述第一雾化器、第二雾化器朝向相异,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雾化器、第二雾化器相对应的第一喷雾口、第二喷雾口以朝不同方向进行水雾的喷洒。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包括壳体,壳体安装有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第一雾化器、第二雾化器,所述第一雾化器、第二雾化器朝向相异,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雾化器、第二雾化器相对应的第一喷雾口、第二喷雾口以朝不同方向进行水雾的喷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开合式组装的杯盖、杯身,所述第一喷雾口、第二喷雾口均形成于所述杯盖上,所述杯盖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有所述雾化器以及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控制主板、电池;所述杯身内形成有容纳腔以容纳水,所述第一雾化器、第二雾化器分别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接的第一引水件、第二引水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水件、第二引水件均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一套筒,各所述第一套筒固定于杯盖,且套合在相应引水件的上端将其限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双喷雾口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水件、第二引水件均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二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同创创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