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捆垛气化供暖锅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1774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生物质捆垛气化供暖锅炉系统,包括气化仓,通过预混点火燃烧器与气化仓相连的炉膛,以及依次连接在炉膛烟气出口的对流换热面和除尘器;利用气化技术,将生物质捆垛部分燃烧供热,主体气化产气,高效得提高了能源的品质。通过设置的气化室分别对单个的生物质捆垛进行气化,能够多个并列设置,设备模块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可应用于分布式能源发展,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参与运行的气化室数量,实现变负荷工作。通过将预混区设置在燃烧室下方,从而使得气化后的气体需要先经过生物质捆垛进行过滤,使得生物质捆垛自过滤烟气,配合点火燃烧器的低氮燃烧和尾部除尘,实现了烟气的脱硝除尘,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捆垛气化供暖锅炉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质利用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质捆垛气化供暖锅炉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农业废弃生物质数量巨大,生物质分布广泛,若不加以利用,不但浪费资源而且会对环境带来巨大的负荷。目前生物质的利用形式主要包括零散式,成型颗粒和捆垛。其中零散式利用不适合规模化应用,且污染较高;制成成型颗粒能耗高,且不易燃尽;生物质捆垛则易燃尽且可应用于规模化生产,是最佳的生物质利用形式。同时,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已经具备大规模的生物质捆垛生产条件。但目前,国内外对于生物质捆垛的利用多集中于直接燃烧供电,存在着如下诸多问题:(1)生物质捆垛直接燃烧的效率低,污染大,需要配备高要求的脱硝除尘设备才能满足排放要求,建设成本高。(2)现有生物质捆垛直接燃烧利用多应用于大规模的集中供电,生物质捆垛收集运输困难,发电成本高。(3)生物质捆垛直接燃烧发电设备投资高,规模过大,不适应分布式能源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质捆垛气化供暖锅炉系统,直接将生物质捆垛进行气化产生可燃烟气,利用带引射器的点火燃烧器实现低氮燃烧,以此实现供暖。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捆垛气化供暖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仓(1),通过预混点火燃烧器(2)与气化仓(1)相连的炉膛(3),以及依次连接在炉膛(3)烟气出口的对流换热面(4)和除尘器(5);所述的气化仓(1)包括至少一个气化室;所述气化室的上部为用于生物质捆垛(7)燃烧气化的燃烧室,下部分别设置有灰坑和预混区(17),预混区(17)通过引射器(16)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内设置有贯穿生物质捆垛(7)设置的供气管(10),供气管(10)的进气端伸出燃烧室外设置并连接有供气鼓风机(9);预混区(17)烟气流向的端部布置有混合鼓风机(18),用于将空气引入预混区(17),维持气化室的负压环境;气化室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捆垛气化供暖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仓(1),通过预混点火燃烧器(2)与气化仓(1)相连的炉膛(3),以及依次连接在炉膛(3)烟气出口的对流换热面(4)和除尘器(5);所述的气化仓(1)包括至少一个气化室;所述气化室的上部为用于生物质捆垛(7)燃烧气化的燃烧室,下部分别设置有灰坑和预混区(17),预混区(17)通过引射器(16)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内设置有贯穿生物质捆垛(7)设置的供气管(10),供气管(10)的进气端伸出燃烧室外设置并连接有供气鼓风机(9);预混区(17)烟气流向的端部布置有混合鼓风机(18),用于将空气引入预混区(17),维持气化室的负压环境;气化室顶部设置有喷射器(26),喷射器(26)的输入端连接炉膛(3)的供暖水出口,用于为气化提供水分;所述的预混点火燃烧器(2)的输入端连接预混区(17)的混合空气出口,输出端设置在炉膛(3)内,用于炉膛(3)的点火和燃料供给;所述的对流换热面(4)用于供暖循环水的预热;炉膛(3)用于预热后供暖循环水的加热,炉膛(3)的烟气经对流换热面(4)预热供暖循环水后接入除尘器(5),除尘器(5)用于烟气排放时的除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捆垛气化供暖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化仓(1)内通过隔热墙分隔设置多个气化室;多个气化室形成的可燃气体通过预混区(17)共同连接预混点火燃烧器(2);所述气化室根据功率选择全部运行或部分运行;运行的气化室内设置有位于上部和下部之间的网状炉箅(13),网状炉箅(13)用于支撑生物质捆垛(7);未运行的气化室内设置有密封引射器(16)的可燃烟气入口的封盖(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捆垛气化供暖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仓(1)的内壁表面涂布有陶瓷层耐火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捆垛气化供暖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室的燃烧室上设置有进风口(11)、第一出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2-2);位于供气管(10)上方的进风口(11)内设置有引风机(24),第一出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2-2)均呈长条状且对称设置于气化室侧壁下方;第一出风口(12-1)和第二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钦新徐志文杨文君王云刚梁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