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俣璐专利>正文

一种多用途便携式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74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便携式台灯,包括呈矩形的灯壳、安装在灯壳内的电池,灯壳的顶部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可绕性金属管,可绕性金属管连接有灯板;灯壳的外侧竖直滑动安装有矩形挡框,矩形挡框内的左侧、右侧、前侧以及后侧均铰接有反光板,反光板上均滑动配合有铰接在矩形挡框上的拨杆,拨杆穿过矩形挡框且可向上拨动使反光板抬起;灯壳的底部并排固定有两根弹簧,弹簧的底部固定有夹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功能强大,夹持操作方便,可通过灯板的对中翻折,增加照明方向和扩大照明范围,适合多场景下的使用,还能够将灯光聚集成束用作手电使用,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便携式台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具
,具体的说是一种多用途便携式台灯。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挑灯夜读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台灯作为一种夜间照明用具,广泛应用在国内大多数学生群体中。但是,目前台灯的功能单一,虽然市场上有的台灯具有夹持功能,但操作极不方便;其次,台灯只能向同一方向发射光源,照明范围小,不能用于分享光源或是非学习情况下的多方向照明,而且由于台灯体积大,外出携带不方便,且不能集中光源用作手电使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用途便携式台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用途便携式台灯,包括呈矩形的灯壳、安装在灯壳内的电池,所述灯壳的顶部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可绕性金属管,所述可绕性金属管连接有灯板;所述灯壳的外侧竖直滑动安装有矩形挡框,所述矩形挡框内的左侧、右侧、前侧以及后侧均铰接有反光板,所述反光板上均滑动配合有铰接在矩形挡框上的拨杆,所述拨杆穿过矩形挡框且可向上拨动使反光板抬起;所述灯壳的底部并排固定有两根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有夹板。进一步的,所述灯板可对中向下翻折。进一步的,所述灯板包括支撑座、两个通过铰链相连的支板、设置在支板上的LED灯,所述支板均铰接有1号连杆,所述1号连杆均铰接有2号连杆,所述2号连杆铰接在支撑座上。进一步的,所述LED灯外缘处均设有圆凹槽,所述反光板上均设有与圆凹槽配合的圆形凸起。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板呈梯形,左侧、右侧、前侧、后侧的反光板抬起后构成四棱台状。进一步的,相邻的反光板之间均设有固连在矩形挡框上的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均配合有固定在灯壳上的导轨。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挡框设有安装拨杆的避让孔,所述反光板上设有与拨杆配合的滑槽。进一步的,所述夹板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1号弧形槽,所述灯壳上与1号弧形槽对应处均设有2号弧形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功能强大,夹持操作方便,可通过灯板的对中翻折,增加照明方向和扩大照明范围,适合多场景下的使用,还能够将灯光聚集成束用作手电使用,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资源,整个台灯具有体积小、手持携带方便、简单易操作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组成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灯板向下翻折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被充当手电使用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被充当手电使用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多用途便携式台灯,包括呈矩形的灯壳1、安装在灯壳1内的电池2,所述电池2为可充电电池,且通过左侧的接口1a连接导线用于充电,所述灯壳1的顶部设有容纳槽1a,所述容纳槽1a内设有可绕性金属管3,所述可绕性金属管3连接有灯板4;所述灯壳1的外侧竖直滑动安装有矩形挡框5,所述矩形挡框5内的左侧、右侧、前侧以及后侧均铰接有反光板6,所述反光板6上均滑动配合有铰接在矩形挡框5上的拨杆7,所述拨杆7穿过矩形挡框5且可向下拨动使反光板6抬起;反光板6的抬起可将灯板4发出的光进行集聚,充当手电使用,而将矩形挡框5设计呈竖直滑动的方式,使得在反光板6不使用时可以收聚在矩形挡框5内部,并通过矩形挡框5滑动在灯壳1底部,保证台灯整体外观整齐、美观,不妨碍使用。所述灯壳1的底部并排固定有两根弹簧8,所述弹簧8的底部固定有夹板9。采用该方式,方便从多个方向夹持台灯,只需按压夹板9的一侧,压缩对应侧的弹簧8,可以将夹板9的另一侧张开用于夹持,同时夹板9由于两根弹簧8的存在,始终与灯壳1的底部平行,能够保证日常在平台上的平稳放置。所述灯板4可对中向下翻折。所述灯板4包括支撑座43、两个通过铰链相连的支板41、设置在支板41上的LED灯42,所述支板41均铰接有1号连杆44,所述1号连杆44均铰接有2号连杆45,所述2号连杆45铰接在支撑座43上。人工施力作用在1号连杆44和2号连杆45的铰接处,可将两个支板41向下翻折,实现灯板4对两侧的照明。所述LED灯42外缘处均设有圆凹槽42a,所述反光板6上均设有与圆凹槽42a配合的圆形凸起6b。使得反光板6抬起后可固定在灯板4上,实现止动作用,从而保证反光板6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述反光板6呈梯形,左侧、右侧、前侧、后侧的反光板6抬起后构成四棱台状。采用该方式,各反光板6具有向下的斜度,可将处于反光板6之间的灯板4的光源集中反射出去。相邻的反光板6之间均设有固连在矩形挡框5上的T形滑块10,所述T形滑块10均配合有固定在灯壳1上的导轨11。所述矩形挡框5设有安装拨杆7的避让孔5a,所述反光板6上设有与拨杆7配合的滑槽6a。采用该方式,方便拨杆7的上拨运动,而滑槽6a则为拨杆7提供限位和导向。所述夹板9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1号弧形槽9a,所述灯壳1上与1号弧形槽9a对应处均设有2号弧形槽1b。采用该方式,设计1号弧形槽9a和2号弧形槽1b,方便对增加与光杆等支撑物的接触面,有利于夹紧。所述灯壳1上设有通过导线与灯板4相连的开关12,其中所述灯板4是通过导线与电池2相连。通过打开开关12可为灯板4供电。使用时,通过夹板9支撑在桌面等平台上,经可绕性金属管3调整灯板4的位置后,可用于日常使用,而且通过翻折灯板4可同时向两个方向照明,大大增加照明区域面积,可用于分享光源给其他人使用;当不在平台上使用时,可推动按压夹板9的任意一侧,方便装夹在支撑物上进行固定。此外,还可以人工将可绕性金属管3收卷在容纳槽1a中,下压灯板4,然后向上推动矩形挡框5,使其经T形滑块10和导轨11配合移动,到达上方后,拨动拨杆7在避让孔5a中下摆,拨杆7沿滑槽6a滑动,推动反光板6向上摆动抬升,当拨杆7摆动到下极限位置后,拨杆7与反光板6配合的一端处于拨杆7上铰接点的下侧,此时反光板6位置固定,最终左侧、右侧、前侧、后侧的反光板6构成四棱台结构并支撑在灯板4上,将发射的光源汇聚呈一束光,然后通过手伸入两根弹簧8之间,抓住夹板9握持,从而可充当手电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便携式台灯,包括呈矩形的灯壳(1)、安装在灯壳(1)内的电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的顶部设有容纳槽(1a),所述容纳槽(1a)内设有可绕性金属管(3),所述可绕性金属管(3)连接有灯板(4);所述灯壳(1)的外侧竖直滑动安装有矩形挡框(5),所述矩形挡框(5)内的左侧、右侧、前侧以及后侧均铰接有反光板(6),所述反光板(6)上均滑动配合有铰接在矩形挡框(5)上的拨杆(7),所述拨杆(7)穿过矩形挡框(5)且可向上拨动使反光板(6)抬起;所述灯壳(1)的底部并排固定有两根弹簧(8),所述弹簧(8)的底部固定有夹板(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便携式台灯,包括呈矩形的灯壳(1)、安装在灯壳(1)内的电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的顶部设有容纳槽(1a),所述容纳槽(1a)内设有可绕性金属管(3),所述可绕性金属管(3)连接有灯板(4);所述灯壳(1)的外侧竖直滑动安装有矩形挡框(5),所述矩形挡框(5)内的左侧、右侧、前侧以及后侧均铰接有反光板(6),所述反光板(6)上均滑动配合有铰接在矩形挡框(5)上的拨杆(7),所述拨杆(7)穿过矩形挡框(5)且可向上拨动使反光板(6)抬起;所述灯壳(1)的底部并排固定有两根弹簧(8),所述弹簧(8)的底部固定有夹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便携式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4)可对中向下翻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途便携式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4)包括支撑座(43)、两个通过铰链相连的支板(41)、设置在支板(41)上的LED灯(42),所述支板(41)均铰接有1号连杆(44),所述1号连杆(44)均铰接有2号连杆(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俣璐
申请(专利权)人:刘俣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